解密中國對台認知戰:資訊操弄及網絡分析

2020.10.20 IORG「解密中國對台認知戰:資訊操弄及網絡分析」記者會

  • 作者 =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 Published = 2020.10.20 12:00

台灣研究團隊 IORG 今(20)日舉辦「解密中國對台認知戰:資訊操弄及網絡分析」記者會,發布最新報告,以公開、可檢驗的資料科學方法,證實中共對台資訊操弄及人際滲透的行動及其網絡,其目的是要改變台灣民眾的認知。IORG 團隊指出,中共對台資訊操弄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在地協力者」的投入,例如部分政論節目名嘴、主流媒體及 Facebook 專頁,其客觀行為顯然有助於受操弄資訊的傳播。IORG 也認為,因應中國對台資訊操弄最根本有效的方法,是提升台灣公民社會的資訊判讀能力與促進公民參與。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孟雨荷表示,IORG 這份報告是台灣對國際提出貢獻的好例子,當前許多國家都遭到假訊息操弄,他國若能借鑑台灣的經驗與研究,就是一種 Taiwan Can Help。

資訊操弄的關鍵:台灣在地協力者

IORG 發布的報告中,分析七則資訊操弄事件並繪製網絡圖,呈現對台資訊操弄重要的關係人和組織,以及資訊傳遞的路徑。其中受國人關注的武漢肺炎,相關資訊操弄主要圍繞三個論述:「美國流感比武漢肺炎更致命」、「美國透過武漢軍人運會傳播武漢肺炎病毒」,以及「美國流感就是武漢肺炎」,而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 3 月 12 日推特上的發文定調,要求美國為疫情負起責任。

IORG 認為,「在地協力者」是中國對台資訊操弄的重要關鍵,具代表性的是政論節目名嘴,如趙少康在 TVBS《少康戰情室》提到「美國流感比武漢肺炎更嚴重」、潘懷宗在東森電視《這不是新聞》錯誤引用中國論文指出「美國是病毒源頭」、汪潔民在東森電視《57爆新聞》中引用中國官媒報導暗示「美國在軍運會散佈病毒」。

IORG 共同主持人游知澔強調,報告中對「在地協力者」的定義,與個人的主觀意願無關,取決於客觀行為上是否協助中國操弄資訊的傳遞。IORG 共同主持人王希也提到,本份報告所指出「在地協力者」現象,並非針對任何特定人物或組織,目的是提醒台灣公民社會對資訊操弄的防衛意識。

中國資訊操弄是要混淆視聽

逢甲大學資工系助理教授王銘宏認為在資訊操弄研究中,最難的是封閉群組中的資料汲取,因為涉及到個資、隱私等疑慮,因此也是未來台灣相關研究所需要突破之處。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兆年則表示,資訊操弄是中國在地緣政治架構中,爭取霸權的手段,目的是講述「中國的威權模式比西方的民主模式更好」。而要解決根源性問題,除了健全的民主制度,更必須強化社會信任,以及培養社會對多元和差異的包容性。

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陳婉宜則以基金會先前發布的「2019 台灣民主價值與治理」民意調查為例,68.7% 受訪者表示假消息的流傳會影響自己的公共事務的判斷,更有 91.7% 的受訪者認為假消息的流傳,會影響其他民眾對公共事務的判斷。

立法委員陳柏惟指出,最近幾天在斐濟發生台灣和中國之間的外交衝突,也是中共放假消息說台灣先動手。其實中國不是要你相信、或不相信某事情,而是要讓你搞不清楚訊息的真假。

最後 IORG 表示,目前已在台灣各地舉辦超過 30 場工作坊,參與者近 1000 人,除了分享研究成果,也提升公民社會的資訊判讀能力。IORG 呼籲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新聞媒體、社交平台、事實查核民間機構等等單位,釋出更多公開資料與開放資料,以促進對認知戰的研究。

記者會資訊

時間

2020 年 10 月 20 日(週二)10:00 – 10:50

地點

Pinkoi 品品學堂(台北市中正區襄陽路 1 號 6 樓 B 室)

主辦

IORG

與談

  • 王希,IORG 共同主持人
  • 游知澔,IORG 共同主持人
  • 王銘宏,逢甲大學資工系助理教授
  • 黃兆年,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 陳婉宜,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
  • 陳柏惟,立法委員
  • 孟雨荷,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
  • 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