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ofacts 真的假的編輯交流天地,IORG 製圖。
當通訊軟體成謠言溫床
台灣人普遍使用的 LINE 以封閉的 1 對 1 聊天或群組為主,封閉的環境保護了個人隱私,但也因為缺乏即時查證資訊的方法或管道,成為謠言傳散的溫床。如何遏止封閉系統內假訊息的擴散?這個問題催生出「Cofacts 真的假的」。
一開始我們想要解決的,是關於婚姻平權議題的漫天假訊息。
Cofacts 共同發起人 Billion
時間回到 2016 年,婚姻平權法案條文甫通過一讀,正反兩方掀起激烈網路論戰,關於同性伴侶的惡意謠言遍佈社交網絡,Cofacts 另一位共同發起人 Johnson 認為,通訊軟體四處流竄著假訊息,有如密閉的毒氣室,其中,對於不熟悉搜尋引擎、網路生態的長者,特別容易造成情緒恐慌。
群策群力,共建資料庫
察覺假訊息風雨欲來,Johnson 號召其他台灣公民黑客社群 g0v 零時政府參與者,成立「Cofacts 真的假的 LINE bot」專案,結合一群熱心工程師、設計師、文字編輯,共同開發闢謠機器人。LINE 的使用者可以把 Cofacts 加為好友,隨時將有疑問的訊息傳給 Cofacts,讓機器人協助查找資料、回應,是一套連結社交媒體訊息與事實查核的全民協作系統。
Cofacts 是一個「開源專案」,意思是任何人都能加入貢獻,協助改進軟體。不會寫程式,也能志願成為「協作編輯」,參與資訊搜集與查核工作。而 Cofacts 機器人之所以能協助分辨訊息真偽,就是仰賴由志工編輯協作維護的龐大資料庫,將從各處搜集來的證據、資訊,手動撰文、建檔。
隨著 LINE 的訊息量急速成長,有限的人力要兼顧回應速度與品質,會越來越吃力,難保能否時刻給予最真確的資訊。因此,Cofacts 強調,他們的定位不以直接回答「真的假的」為首任,而是提供開放協作的科技平台、討論流程與工具,讓各方觀點在 Cofacts 之中並陳,讓使用者能在被充分告知的情況下,判斷眼前訊息。
擴大線下連結範圍,建立信任
Billion 說,Cofacts 的用意不在於替使用者斷定真偽,而是引起使用者覺察的動機,以此跨出媒體識讀、資訊判讀的第一步。「我們覺得這是好的練習,練習批判性思考、練習去質疑現有的權威或現有的資料,無形中培養出對資訊的敏感度。」透過這些練習,對資訊層層檢視,養成接收訊息前先查資料的習慣。
不過,根據團隊觀察,Cofacts 的使用者仍集中在台北、新北,中南部的使用者仍然不多。Billion 笑著說:「我今年的大目標是要把台語練得非常好,希望可以到各鄉鎮,全台語演講。」
如 Billion 所說,團隊在 2021 年的重點任務,就是親自走訪台灣各地,促成更多協作者參與,也能面對面宣導,讓不擅使用科技工具的人,有接觸 Cofacts、用 Cofacts 查詢資訊的機會。「協作這件事情,需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跟覺察。我們需要建立社群、定期舉辦線下聚會,實際跟人連結,藉由實際接觸,減低被當成政治操弄團體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