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中共:大罷免首波投票倒數 2 週

IORG 週報第 114 期 2025.7.13-19

  • 作者 =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 Published = 2025.7.24 21:00

摘要

  • 2025 年 7 月 26 日為「大罷免」首波 24 名國民黨籍立委罷免案投票日,7 月 13-19 日為投票倒數 2 週。
  • 根據 IORG 資料庫,上週至少 4,786 則中共文本提及台灣(包括重要政治人物、主要政府部門、政黨),中共官媒發布 3,538 則最多,香港官媒 414 則次之。

上週中共:數據

  • 民進黨仍然是上週中共最關注的台灣政黨,22.3% 文本提及民進黨,佔比較上上週增加 47.9%。
  • 民眾黨在上週獲中共關注,單獨提及(未提及他黨)文本佔比較上上週增加 7.5 倍,文本內容多為轉載台灣媒體報導柯文哲延押庭事件。
  • 新黨是上週中共提及文本數最多(20 則)的小黨,文本內容包含新黨人士赴中參與活動,或引述新黨政治人物侯漢廷、王炳忠批評民進黨的發言。
  • 上週中共 2 則文本提及統促黨,內容皆為引述總裁張安樂反對大罷免的說法。
  • 我國國軍(「台军」)是上週中共最關注的台灣組織,旺中、聯合是上週中共最關注的台灣媒體集團。
  • 網紅「館長」陳之漢是上週中共最關注的名嘴,首度超越所有傳媒名嘴,文本內容主要放大「館長」發起「中國強大論」、「台灣國防失敗論」、「疑美論」相關說法。
  • 賴清德仍然是上週中共最關注的政治人物,文本內容聚焦在罷免議題,並借「團結十講」、漢光演習、颱風災情批評賴清德作為。

上週中共:官方說法

  • 上週中共官員及發言人借 M503 航線銜接線開通、總統出訪過境美國、抗戰紀念活動、「團結十講」等議題批評民進黨及總統賴清德。
  •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华社以「團結十講」批評民進黨是「鼓吹台独」、「引战」、「黑白颠倒」。
  • 中国外交部、人民日报評論日本防衛白皮書是「对台湾议题说三道四」、「炒作中国威胁」。

上週中共:台灣人在中國

  • 上週中國各地至少 49 場涉台活動,22 場活動以青年、學生為主要參與者,包含 3 場就業實習、創業活動。
  • 上週台灣人參與人數 2,506 人,較上上週相比減少 54.5%,和 2024 選前相比仍多出 93.4%。500 人以上活動場次由上上週 5 場減為 1 場。
  • 台灣參與者:新黨副主席林易陞、多名參加「尋根之旅」的教師、學生、同鄉會、宗親。
  • 中共參與者:層級最高者為国台办副主任潘贤掌,多名省级台办主任、副主任。

上週中共:台灣時事

  • 上週中共最關注的台灣時事:大罷免(政治)、教育部「中國威脅」識讀教材(文化)、賴清德出訪中南美友邦(外交)、周杰倫註冊抖音帳號(娛樂)。
  • 上週中共將漢光演習(國防)、丹娜絲颱風災情(民生)等事件連結大罷免,批評民進黨專注大罷免而消極救災、宣稱漢光演習是為了「助攻」大罷免。

上週中共:精選美食

  • 上週中共宣傳提及美食:汕头牛肉火锅、宁波水蜜桃。

資料來源

  • 2025 年 7 月 13-19 日間,IORG 資料庫內中國政府組織、中國解放軍組織、中國政治組織、中共官媒、中共官媒品牌、中共官媒內容、中共官方連結媒體、中共官方認可媒體、中共官方認可網紅、中國國營企業、中國政治人物、香港官媒、澳門官媒提及台灣的文本共計 4,786 則。
  • 微博貼文、YouTube 影片數量最多。
  • 各來源之中,以中共官媒的 3,538 則最多,香港官媒 414 則次之,中共官方連結(如「观察者网」) 142 則第三。

報告用語

搜尋條件

提及台灣

{ 台灣, 台島, 賴清德, 蕭美琴, 卓榮泰, 韓國瑜, 吳釗燮, 徐斯儉, 林飛帆, 劉德金, 顧立雄, 林佳龍, 邱垂正, 沈有忠, 梁文傑, 蔡英文, 馬英九, 柯文哲, 黃國昌, 朱立倫, 民進黨, 國民黨, 民眾黨, 台當局, 台北當局, 中國台北, 中華台北, 總統府, 行政院, 立法院, 立法委員, 國防部, 外交部, 陸委會, 台立法部門, 台行政部門, 台防務部門, 台防衛部門, 台衛生部門, 台疾控部門, 台外事部門, 台司法部門, 台立法機構, 台行政機構, 台防務機構, 台防衛機構, 台衛生機構, 台疾控機構, 台外事機構, 台司法機構, 台立法機關, 台行政機關, 台防務機關, 台防衛機關, 台衛生機關, 台疾控機關, 台外事機關, 台司法機關, 島內民眾, 島內網民, 島內輿論, 島內媒體, 台媒, 台獨, 台軍 } 或以下任何搜尋條件

提及民進黨

{ 民進黨, 賴清德, 蕭美琴, 卓榮泰, 吳釗燮, 徐斯儉, 林飛帆, 劉德金, 顧立雄, 林佳龍, 邱垂正, 沈有忠, 梁文傑, 蔡英文 }

提及國民黨

{ 國民黨, 韓國瑜, 馬英九, 朱立倫 }

提及民眾黨

{ 民眾黨, 柯文哲, 黃國昌 }

提及時代力量

{ 時代力量, 時力, 王婉諭 }

提及小歐盟

{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 小歐盟 }

提及台灣綠黨

{ 台灣綠黨 }

提及台灣基進

{ 基進, 王興煥 }

提及親民黨

{ 親民黨, 宋楚瑜 }

提及新黨

{ 新黨, 吳成典, 郁慕明, 侯漢廷, 王炳忠 }

提及統促黨

{ 中華統一促進黨, 統促黨, 張安樂, 白狼 }

提及台聯

{ 台灣團結聯盟 }

報告用語及搜尋條件。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註:「台聯」和中共「台湾同胞联谊会」(如「全国台联」、某省市「台联」)字詞組合相同,另,「綠黨」和歐洲多國綠黨(如德國、英國)字詞組合相同,故先行排除。

平台

中共文本數量

Facebook 華語粉專

296

YouTube 華語頻道

1,115

Twitter

18

微博

2,794

抖音

0

網站

563

總計

4,786

提及台灣的跨平台中共文本數量。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上週中共:數據

政黨:新黨、統促黨政治人物批評民進黨發言、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延押庭報導獲中共官媒關注

  • 上週中共發布 1,200 則文本提及台灣政黨(藍綠白三大黨及其他主要小黨),佔中共文本總數 25.1%,較上上週(17.8%)增加約 41.0%
  • 三大政黨中仍以民進黨被提及最多次,共 1,066 則提及民進黨;其次為國民黨的 327 則及民眾黨的 78 則。
  • 新黨為被中共提及最多的小黨,主要來自中共提及新黨人士赴中參與活動,或中共引述新黨政治人物侯漢廷王炳忠批評民進黨的發言。
  • 上週中共有 4 則文本提及時代力量,除 1 則與時代力量譴責柯建銘「刑法 100 條」爭議發言有關外,另 3 則皆與時力黨主席王婉諭對「師大抽血研究」事件批評有關。
  • 值得注意的是上週中共有 2 則文本提及統促黨,內容皆為引述統促黨總裁張安樂發言稱反罷免若失敗則無人可以節制賴清德,後果「由岛内民众承担」。

提及

文本數

政黨文本佔比

整體佔比

民進黨

1,066

88.83

22.27

國民黨

327

27.25

6.83

民眾黨

78

6.50

1.63

新黨

20

1.67

0.42

時代力量

4

0.33

0.08

統促黨

2

0.17

0.04

台聯

0

0.00

0.00

小歐盟

0

0.00

0.00

台灣綠黨

0

0.00

0.00

台灣基進

0

0.00

0.00

親民黨

0

0.00

0.00

提及台灣政黨文本總數

1,200

100.00

25.07

中共文本總數

4,786

100.00

2025 年 7 月 13-19 日提及台灣主要政黨中共文本數量分布。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佔比單位為百分比(%),政黨文本佔比分母為提及台灣主要政黨文本總數,整體佔比分母為中共文本總數。

  • 觀察三大黨被中共官媒提及的分布情況,上週提及民進黨的文本之中仍有 75.7% 為單獨提及民進黨(未提及其他政黨),整體與上上週差距不大;提及國民黨的文本中,單獨提及國民黨的比例則從上上週的 44.4% 下降至 29.7%,同時提及藍綠兩黨的比例則從 54.7% 上升至 64.5%,顯示上週中共提及國民黨時可能更傾向使用引述國民黨觀點批評民進黨的「以台批台」策略。
  • 值得注意的是,上上週中共提及民眾黨的文本中僅 1.7% 為單獨提及民眾黨,本期則大幅上升至 12.8%,原因為台北地院 7 月 15 日召開柯文哲延長羈押庭獲中共官媒轉傳相關報導。環球

提及

文本數

政黨文本佔比

整體佔比

單獨

807

67.25

16.86

單獨

97

8.08

2.03

單獨

10

0.83

0.21

唯二

171

14.25

3.57

唯二

21

1.75

0.44

唯二

5

0.42

0.10

三黨皆提及

40

3.33

0.84

提及台灣政黨文本總數

1,200

100.00

25.07

中共文本總數

4,786

100.00

提及

單獨提及比例

同時提及民進黨

同時提及國民黨

同時提及民眾黨

民進黨

75.70

100.00

19.79

5.72

國民黨

29.66

64.53

100.00

13.76

民眾黨

12.82

78.21

57.69

100.00

2025 年 7 月 13-19 日提及台灣主要政黨中共文本分布。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數據皆為佔比,單位為百分比(%),分母皆為提及該黨文本總數。

組織:中共最在意的台灣組織是「國軍」,私營企業是「兆億有限公司」,媒體集團是「旺中」及「聯合」

  • 上週中共提及文本數最多的政府部門、單位是國軍(「台军」)(239)則文本提及。其次是陸委會,共有 59 則文本提及。
  • 上週中共提及文本數最多的私營企業是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父親沈土城擔任代表人的兆億有限公司(48),其次是在 14 日清晨發生火警的三元能源公司(46)。
  • 上週中共提及文本數最多的私營媒體是 聯合報(44),其次是 中時新聞網(29)。最在意的媒體集團則是「旺中集團」(51),包含中時新聞網及中國時報(22)。

排序

組織

文本數

1

國軍(「台军」)

239

2

陸委會

59

3

兆億有限公司

48

4

三元能源公司

46

5

聯合報

44

6

國防部(「台防务部门」)

40

7

中時新聞網

29

8

台積電

25

9

台電

23

10

中國時報

22

2025 年 7 月 13-19 日中共提及台灣組織文本數 Top 10,依文本數降冪排列。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名嘴:網紅館長超越傳統名嘴,涉及「中國強大論」「台灣國防失敗論」「疑美論」發言獲中共放大

  • 中共官媒上週提及名嘴文本數較多者多為反對大罷免者,其中最高者為網紅陳之漢(館長),超越其他傳統媒體出身名嘴(如蔡正元、郭正亮、呂禮詩、介文汲)。游盈隆則因公佈罷免相關民調數字造成名次上升。支持罷免者僅有曹興誠在罷免相關文本中排名較前。
  • 提及館長罷免文本比例雖低,但文本數仍排名第 2。其他與館長同時出現的關鍵字包括賴清德/民進黨(39)、演習(24)、解放軍(17)、美國(10)、颱風(8)。其論述除批評民進黨政府,也放大解放軍強大形象,國軍非其對手,以及不應與美國結盟的「中國強大論」、「台灣國防失敗論」、「疑美論」。DA 101

排序

名嘴

文本數

上週排序

變動

1

陳之漢(館長)

68

2

+1

2

蔡正元

48

5

+3

3

郭正亮

30

1

-2

4

呂禮詩

18

8

+4

5

介文汲

18

12

+7

6

游盈隆

15

-

-

7

帥化民

14

10

+3

8

趙少康

14

3

-5

9

張延廷

13

9

-

10

周錫瑋

13

6

-4

2025 年 7 月 13-19 日中共提及名嘴的相關文本數 Top 10,依文本數降冪排列,上週排序以 - 表示:上週文本數為 0。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排序

名嘴

提及罷免

比例

上週排序

變動

1

游盈隆

12

85.71

-

-

2

陳之漢(館長)

7

10.29

4

+2

3

郭正亮

7

23.33

1

-2

4

曹興誠

7

100.00

3

-1

5

蔡正元

6

12.50

6

+1

6

趙少康

6

46.15

2

-4

7

黃揚明

6

75.00

-

-

8

呂禮詩

5

27.78

25

+17

9

張延廷

5

38.46

17

+8

10

黃奎博

5

100.00

-

-

2025 年 7 月 13-19 日中共提及名嘴,同時提及罷免的相關文本數 Top 10,依文本數降冪排列。比例分母為中共提及該人物的文本總數,單位為百分比(%),上週排序以 - 表示:上週文本數為 0。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政治人物:賴清德仍獲最高關注,中共官媒借演習、罷免、颱風、團結十講等時事批評

  • 政治人物中提及文本數最多者仍為賴清德,但罷免相關文本所佔比例較其他政治人物明顯較低。除了罷免,尚有許多文本提及「十講」(124)、「演習」(123)、「颱風」(115)、「關稅」(87)、「竄美」(65)等關鍵字。
  • 其他排名較高的政治人物多為參與反罷免活動的藍白政治人物。蔡英文主要因民進黨反對藍白普發 1 萬提案,而被提及過往發放現金券或消費券政策是「昨是今非」。沈伯洋則因國台辦宣佈對其父的相關企業實施制裁而有較多提及文本數。

排序

政治人物

文本數

上週排序

變動

1

賴清德

570

1

-

2

沈伯洋

81

25+

-

3

蔣萬安

43

2

-1

4

蔡英文

35

7

+3

5

朱立倫

34

4

-1

6

卓榮泰

31

25

+19

7

盧秀燕

29

9

+2

8

黃國昌

29

3

-5

9

柯建銘

22

10

+1

10

蕭美琴

21

25+

-

2025 年 7 月 13-19 日中共提及政治人物的相關文本數 Top 10,依文本數降冪排列。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排序

政治人物

提及罷免

比例

上週排序

變動

1

賴清德

148

25.96

1

-

2

蔣萬安

36

83.72

2

-

3

盧秀燕

24

82.76

7

+4

4

蔡英文

16

45.71

6

+2

5

朱立倫

16

47.06

4

-1

6

黃國昌

16

55.17

5

-1

7

柯建銘

16

72.73

8

+1

8

韓國瑜

15

75.00

3

-5

9

徐巧芯

13

86.67

11

+2

10

卓榮泰

11

35.48

24

+14

2025 年 7 月 13-19 日中共提及政治人物,同時提及罷免的相關文本數 Top 10,依文本數降冪排列。比例分母為中共提及該人物的總文本數,單位為百分比(%)。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區域立委:除受罷免挑戰立委之外,民進黨籍的郭國文、林俊憲因風災及競選相關爭議受關注

  • 區域立委提及文本數較多者多為面對罷免的國民黨立委,包含徐巧芯、王鴻薇、賴士葆、傅崐萁、葉元之、鄭正鈐。
  • 本週有郭國文及林俊憲等提及文本數排名較高。郭國文主要因陪同賴清德勘災時賴發言引發爭議導致報導較多,林俊憲則因使用中國製競選提袋被質疑「雙標」。

排序

區域立委

文本數

上週排序

變動

1

王鴻薇

18

2

-1

2

郭國文

18

-

-

3

徐巧芯

15

1

-2

4

林俊憲

11

25+

-

5

吳思瑤

9

3

-2

6

賴士葆

8

6

-

7

傅崐萁

7

11

+4

8

葉元之

7

11

+3

9

黃捷

6

-

-

10

鄭正鈐

6

-

-

2025 年 7 月 13-19 日中共提及區域立委的相關文本數 Top 10,依文本數降冪排列,上週排序以 - 表示:上週文本數為 0。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排序

區域立委

提及罷免

比例

上週排序

變動

1

徐巧芯

13

86.67

1

-

2

王鴻薇

10

55.56

3

-1

3

賴士葆

8

100.00

5

+2

4

傅崐萁

7

100.00

10

+6

5

郭國文

6

33.33

-

-

6

林俊憲

6

54.55

24

+18

7

吳思瑤

5

55.56

2

-5

8

林沛祥

5

100.00

25+

-

9

葉元之

4

57.14

8

-1

10

黃捷

4

66.67

-

-

10

李彥秀

4

100.00

4

-6

10

林德福

4

100.00

12

+2

10

陳玉珍

4

100.00

10

-

2025 年 7 月 13-19 日中共提及區域立委,同時提及罷免的相關文本數 Top 10,依文本數降冪排列。比例分母為中共提及該人物的總文本數,單位為百分比(%),上週排序以 - 表示:上週文本數為 0。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政黨及政治團體:罷團獲關注程度超越民眾黨

  • 政黨及政治團體文本數中最高者仍為民進黨及國民黨。國民黨相關文本或因中共官媒刊出黨史相關文章,使得與「罷免」同時出現的文章比例較上週低。
  • 「側翼」除了出現在罷免相關文本,也用於黃仁勳訪中周杰倫入駐抖音事件中嘲諷民進黨側翼。

排序

提及

文本數

同時提及罷免

文本數

提及罷免比例

1

民進黨

740

民進黨

162

21.89

2

國民黨

370

國民黨

122

32.97

3

罷免團體

41

罷免團體

39

95.12

4

民眾黨

29

民眾黨

20

68.97

5

側翼

16

側翼

11

68.75

2025 年 7 月 13-19 日中共提及台灣政黨及政治團體文本數及同時提及罷免文本數,依文本數降冪排列。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提及政黨包括提及該政黨完整名稱,提及罷免團體包括提及「罷免團體」或「罷團」。

上週中共:官方說法

  •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蔣斌、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皆就民航局啟用 M503 航線 W121 銜接航線一事回應,表示台灣海峽不存在中線,啟用銜接航線符合國際規範,無需和台方協商。兩部門發言人並批評民進黨政府藉機渲染中國軍事威脅、搞政治操弄、引發兩岸對立。
  •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皆有就賴清德可能出訪巴拉圭並過境美國的新聞回應,除「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並歡迎巴拉圭「早日加入中拉友好合作的大家庭」。
  • 針對抗日戰爭紀念活動,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於 16 日批評民進黨政府以取消退休俸要求退伍軍人不得赴中參與統戰活動。17 日,外交部長助理洪磊則在相關活動中強調「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於 16 日批評賴清德「團結十講」是「错漏百出的“台独”歪理邪说大杂烩」,並批評賴清德是「不折不扣的“和平破坏者”、彻头彻尾的“战争贩卖者”、名副其实的“麻烦制造者”」。
  •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於 15 日批評日本發佈之「防衛白皮書」是炒作「中国威胁」,並強調「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人民日報 19 日「钟声」評論文章對此有進一步論述。

機關

發言人

日期、場合

焦點

發言內容

国防部

发言人蒋斌

7 月 14 日例行記者會「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應記者詢

中國啟用 M503 航線 W121 銜接線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根本不存在什么“海峡中线”。有关航线的设立和启用是主管部门根据民航发展管理需要开展的一项常规工作,对两岸同胞都有利。民进党当局为一党之私,借此渲染所谓“大陆军事威胁”,妄图制造安全焦虑,升高对立对抗,阻挠两岸交流,不得人心、不会得逞。

当前两岸关系紧张动荡的根源,在于民进党当局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希望广大台湾同胞看清民进党当局的谋“独”真面目,认清“台独”分裂的严重危害,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国防部

发言人蒋斌

7 月 14 日例行記者會「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應記者詢

台灣對美軍購

民进党当局企图“倚美谋独”,不惜“媚美卖台”,用台湾民众的血汗钱向美国缴保护费,拿美制武器给自己壮胆打气,完全是打错了算盘、自欺欺人。“以武拒统”是绝路,“台独”武装妄图以卵击石、挑衅引战,最终只能是粉身碎骨、自取灭亡。

外交部

发言人林剑

7 月 15 日例行記者會應記者詢

賴清德出訪過境美國

关于巴拉圭同中国台湾地区保持所谓“邦交”的问题,中方已经多次表明严正立场。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大义、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拉美国家,包括巴拉圭各界人士来华参访。他们最大的感慨,是巴拉圭不能再继续“背对”中国、做国际社会的“异类”,应该早日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在与中国关系上做出改变。我们奉劝巴拉圭现政府不要再逆时代潮流而动,被“台独”势力操纵利用,而是要倾听巴拉圭人民的心声,早日作出真正符合本国人民根本和长远利益的正确选择。我们也希望有关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认清大势,慎重处理涉台问题,早日加入中拉友好合作的大家庭。

关于你提到的赖清德可能过境美国问题,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坚决反对台湾当局领导人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窜美,坚决反对美方以任何形式纵容支持“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行径。美方应认清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慎之又慎处理台湾问题。

外交部

发言人林剑

7 月 15 日例行記者會應記者詢

中日關係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有关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正当合理,同其他国家开展的军事合作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国台办

发言人陈斌华

7 月 16 日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

兩岸交流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 16 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诚挚邀请台湾青年尤其是从来没有到过大陆的台青朋友来大陆走一走、看一看,欢迎更多台湾青年参与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与大陆青年交友交心、携手前行,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不断汇聚青春力量。

暑期历来是两岸青年交流旺季,陈斌华在介绍 7 月至 8 月两岸青年交流活动情况时作上述表示。他指出,随着暑期的到来,两岸青年交流的热度像盛夏的温度一样高涨,一系列两岸青年交流活动陆续举办,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参访交流、学习实习、就业创业提供平台,为两岸青年交流交往交心、走近走亲创造条件。

他介绍,7 月初以来,两岸青年峰会、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开营式、陕台文化交流周、海峡两岸(鄂台)青年荆楚行、鲁台青年文化交流节、台湾青年天府行、“爱北京 爱台湾”系列征文征集颁奖活动、2025 “WAY!来深圳”台湾青年深圳实习活动、2025 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活动等两岸青年朋友喜闻乐见的交流活动纷纷开展,两岸青年积极响应,踊跃参与。

他表示,接下来,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筑梦珠江·广州台湾交流季、筑梦珠江·展翅飞翔——2025 年台湾大学生广州实习体验活动、龙岩第三届“五洲客家音”文化交流会、海峡两岸(连城)青少年棒球文化节等一系列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即将在江苏、广东、福建等地陆续登场。

陈斌华应询介绍了近日在浙江举行的第八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的有关情况及成果。7 月 10 日至 15 日,第八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在浙江杭州及嘉兴、宁波、温州、金华等地举行。本届论坛规模约 1000 人,自岛内前来参会的台湾青年 700 余名。论坛以“两岸薪火,青春力量”为主题,举办了开幕式、主旨演讲、台湾青年代表向大陆非遗大师拜师以及浙台青年交流季、“海峡杯”两岸名校棒垒球精英赛等活动。两岸青年还分赴浙江多地参加主题研习营。

他还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台湾同胞研究基金项目”,为促进两岸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国台办

发言人陈斌华

7 月 16 日例行新聞發佈會應記者詢

要求中配提交喪失原籍證明

民进党当局刻意针对在台定居落户多年、甚至 20 多年的陆配,在早已超过追诉期的情况下,限期要求他们补缴所谓“丧失原籍证明”,是典型的违法滥权、与民为敌行为,已遭到岛内舆论和台湾社会的抨击和反对。

广大在台定居落户的陆配群体已是台湾社会的重要成员,是台湾同胞的家人、亲人,也在不同岗位上为台湾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民进党当局区别对待、蓄意打压,再次暴露其“台独”本性,表明其口中的“民主”、“人权”都是骗人的鬼话。

祖国大陆是广大陆配的娘家。我们十分关心陆配群体在岛内的生活和处境,风雨来时,于情于理都要为他们遮风挡雨。对于迫害大陆配偶的“台独”打手帮凶,我们绝不轻饶,将依法追责,严惩不贷。

国台办

发言人陈斌华

7 月 16 日例行新聞發佈會應記者詢

新編識讀中國威脅教材

民进党当局罔顾事实,歪曲历史,企图借新编教材渲染所谓“大陆威胁”,煽动“反中抗中”,散播“台独”主张,继“台独课纲”之后进一步毒害台湾青少年。其行可恶,其心可诛。我们对此予以强烈谴责。

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万里河山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家园。在祖国大陆这片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有辉煌的中国历史,有灿烂的中华文化,古圣先贤、诸子百家生活过,屈原、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苏东坡吟唱过。这里有万里长城、九曲黄河、滚滚长江,这里有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这里有亿万勤劳勇敢的人民、有举世公认的发展奇迹。这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传承与骄傲,不是民进党当局胡编乱造什么教材所能抹杀得了、诋毁得了的。我们欢迎台湾同胞多来大陆走走看看,饱览江山如此多娇,体会身为堂堂正正中国人的自豪。

国台办

发言人陈斌华

7 月 16 日例行新聞發佈會應記者詢

台灣對中投資比例下降

面对变乱交织的外部环境,大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部分指标持续改善、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海关总署近日公布,今年上半年,大陆货物贸易进出口共 21.79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9%,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 13 万亿元,增长 7.2%。据台湾地区金融监管机构公布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台湾上市、上柜公司大陆投资获利 1156 亿元新台币,创历史同期新高。

这充分说明,两岸经济合作和融合发展正在持续惠及两岸企业与民众,大陆是台商台企稳定、安全、可为的投资目的地。民进党当局为一党一己之私,一再唱衰大陆经济,阻挠两岸经济合作,强推所谓“脱钩断链”,蛮干胡来,注定徒劳。

国台办

发言人陈斌华

7 月 16 日例行新聞發佈會應記者詢

懲戒台獨頑固份子

“台独”顽固分子一方面谋“独”挑衅言论嚣张、态度猖狂,打着“抗中保台”的旗号攻击抹黑两岸交流合作;另一方面虚伪双标、唯利是图,本人借“独”敛财,其家属从两岸贸易中获利。这样的害群之马、无耻之徒,被依法惩戒,被舆论揭露抨击,完全是咎由自取。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决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合情合理合法。民进党当局在岛内蓄意罗织罪名、打压异己,大搞“绿色恐怖”;“台独”顽固分子涉“独”言行恶劣,谋“独”活动猖獗。他们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假民主、真独裁”,所作所为完全违背民主精神、严重侵犯基本人权,有何颜面奢谈民主?!

国台办

发言人陈斌华

7 月 16 日例行新聞發佈會應記者詢

退伍軍人參與中國統戰活動或取消退休俸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进党当局将纪念抗战胜利诬称为“统战伎俩与认知作战”,充分暴露其逆历史潮流而动、反人类社会共同价值的丑恶面目。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斗争。80 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我们邀请国民党老兵参加纪念活动,是对历史事实的尊重,是对他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功绩的褒扬。民进党当局不仅不举办抗战纪念活动,还威胁恐吓这些抗战老兵,其心可诛,其行可耻,必将遭到广大台湾同胞的坚决反对。

国台办

发言人陈斌华

7 月 16 日例行新聞發佈會應記者詢

中國商務部公告對 8 家實體列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究竟是谁在大肆谋“独”挑衅,破坏台海和平稳定?是谁在违背台湾社会主流民意,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合作?又是谁“唯美是从”、“卖台求荣”,大搞“脱钩断链”,损害两岸经贸合作?两岸同胞看得很清楚,民进党当局无从抵赖。

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8 家台湾地区实体蓄意配合“台独”分裂势力“以武谋独”,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将它们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必要举措,是维护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正常秩序和两岸同胞利益福祉的正义行动,合理合法,正当必要。

国台办

发言人陈斌华

7 月 16 日例行新聞發佈會應記者詢

中國啟用 M503 航線 W121 線接線

M503 航线在上海飞行情报区内,启用M503 航线 W121 衔接航线,是大陆民航空域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符合国际民航组织规范,无需与台方协商。

民进党当局借机搞政治操弄、污蔑抹黑大陆,意在混淆视听、欺骗岛内民众,煽动两岸敌意对立,不得人心,注定徒劳。

国台办

发言人陈斌华

7 月 16 日例行新聞發佈會應記者詢

賴清德過境美國

我们坚决反对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坚决反对赖清德以任何由头、任何形式“过境”窜美。美方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慎之又慎处理台湾问题,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正告赖清德当局,“倚美谋独”枉费心机、注定失败。

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坚持和恪守,是大义所在、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希望有关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认清大势,慎重处理涉台问题,早日加入中拉友好合作的大家庭。

国台办

发言人陈斌华

7 月 16 日例行新聞發佈會應記者詢

團結十講

赖清德所谓“团结十讲”充斥着谎言与欺骗、敌意与挑衅,刻意扭曲、割裂历史,七拼八凑、大肆兜售“台独”分裂谬论,煽动两岸对立对抗,可谓错漏百出的“台独”歪理邪说大杂烩和在岛内蛊惑人心的“台独”社会动员,充分表明其“台独”本性冥顽不化,充分证明其是不折不扣的“和平破坏者”、彻头彻尾的“战争贩卖者”、名副其实的“麻烦制造者”。

当前台海局势紧张动荡的根源是民进党当局和赖清德顽固坚持“台独”立场、不断进行谋“独”挑衅,在“台独”分裂的邪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决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任何分裂祖国的势力和行径,必将遭到全中国人民的迎头痛击!

外交部

部长助理洪磊

7 月 17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致詞

抗日戰爭

铭记历史,就要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质疑。中方愿同各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携手建设一个和平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交部

发言人林剑

7 月 18 日例行記者會應記者詢

蕭美琴批評中國軍事姿態

台湾是中国的台湾,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的事。台海的真正现状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海和平的最大威胁是“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势力纵容支持。无论民进党当局说什么做什么,都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改变不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更改变不了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

2025 年 7 月 13-19 日中共國防部、外交部、國台辦發言人及重要官員涉及台灣的發言內容。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上週中共:人民日報等重要官媒

  • 中共官媒以 人民日报」「钟一平」與 解放军报」「钧声」等集體筆名評論、新華社多篇學者的具名評論,批評賴清德團結十講內容鼓吹「台独」、「引战」、「黑白颠倒」。
  • 人民日报」「钟声」評論文章針對日本公佈之「防衛白皮書」中批評日方「对台湾问题说三道四」、「公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並重提日本對台殖民統治以及「对中国人民负有严重历史罪责」。
  • 「人民日报」另就「抗战胜利」、「台湾光复」紀念活動、台商赴中發展狀況有相關報導。
  • 央视「新闻联播」及 「人民日报」多則報導為中國官員與澳洲、南非、馬爾他、茅利塔尼亞等外賓會面時,外賓重申「一中原則」的發言。

中共官媒

日期

版面

發言人

內容摘錄

人民日报

7 月 13 日

第 7 版

禾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也是台湾光复 80 周年,《台湾义勇队档案》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具有积极意义。两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理应一道努力讲好《台湾义勇队档案》文献遗产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共同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携手共创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人民日报

7 月 13 日

第 7 版

報導

台商台企对扎根大陆发展充满信心——“大陆始终是充满机遇的沃土”

新华社

7 月 13 日

署名文章:赖清德所谓“团结”邪说中的十处谬误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振广

6 月 24 日,赖清德以“团结”为幌子,再次鼓吹“台独”分裂谬论,煽动两岸敌意对抗,加剧撕裂台湾社会。所讲内容黑白颠倒、逻辑混乱,强词夺理,难以自洽,引起台湾民众更多反感。赖清德此讲与首讲一样错漏百出,本文仅择其中最为荒谬的十处谬误予以批驳,以正视听。

人民日报

7 月 15 日

第 3 版

馬爾他副總理兼外交旅遊部長博奇

马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合作,愿继续为促进欧中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人民日报

7 月 15 日

第 4 版

钟一平

赖清德才是应被打掉的“杂质”

新闻联播

7 月 15 日

第 3 則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

澳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

新闻联播

7 月 15 日

第 7 則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

澳方高度重视并致力于构建稳定、建设性的双边关系,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愿同中方加强高层往来及各领域对话沟通。

人民日报

7 月 16 日

第 1 版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

澳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

人民日报

7 月 16 日

第 3 版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

澳方高度重视并致力于构建稳定、建设性的双边关系,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愿同中方加强高层往来及外交、经贸等各领域对话沟通,不让分歧定义双边关系。

人民日报

7 月 17 日

第 12 版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

国台办: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值得两岸同胞共同纪念

新华社

7 月 17 日

署名文章:赖清德所谓“国防”邪说中的谬误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郑剑

7 月 1 日,赖清德进行所谓“团结十讲”的第四讲“国防”,继续宣扬“台独”分裂主张,鼓噪“反中抗中保台”,空谈和平,实则引战,是蛊惑台军官兵和台湾民众充当“台独”炮灰的又一次叫嚣。全篇讲话延续前三讲的谎话连篇、强词夺理,仍然谬误百出。

解放军报

7 月 17 日

第 3 版

钧声

鼓吹分裂猖狂谋“独”难逃历史审判——驳赖清德所谓“团结十讲”

新闻联播

7 月 17 日

第 2 則

南非副總統馬沙蒂萊

南非高度重视南中新时代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两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合作发展强劲。

人民日报

7 月 18 日

第 1 版

南非副總統馬沙蒂萊

南非高度重视南中新时代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两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合作发展强劲。

人民日报

7 月 19 日

第 3 版

钟声

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隐藏危险图谋

日方在白皮书中对台湾问题说三道四,无端指责“中国在台湾周边的军事活动日益加剧”,却对日方在台湾问题上频频越线、公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只字不提。从今年 2 月日美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写入“支持台湾有意义参与国际组织”,到 3 月日本政府出具答辩书声称 1972 年《中日联合声明》“不具法律约束力”,再到 5 月起日本法务省允许在日户籍的台湾民众将原籍地登记为“台湾”……日方一系列恶劣行径,严重侵蚀中日关系政治基础和两国间的基本信义,暴露其借台湾问题强军扩武、谋取地缘政治私利的危险图谋。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纯属中国内政,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不容任何外来干涉。日本曾对台湾殖民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对中国人民负有严重历史罪责,尤其应当谨言慎行。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日本政府正面临经济低迷、民众不满等多重压力,内阁支持率持续走低。日方一些政客企图通过操弄涉台议题谋求政治私利,在国内政治博弈中占据主动,这种做法不会得逞。

新闻联播

7 月 19 日

第 1 則

茅利塔尼亞總理艾賈伊

毛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愿在加兹瓦尼总统和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的指引下,同中方加强毛中战略伙伴关系,服务两国发展。

2025 年 7 月 13-19 日人民日報等重要官媒提及台灣的文本及內容。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上週中共:台灣人在中國

上週至少 49 場涉台活動在中國各地舉辦、約 2,506 位台灣人參與,較上上週活動數多 11.4%、人數減少 54.5%,較 2024 年選前人數仍多 93.4%

22 場活動以「青年、學生」為主要參與者,其中有 3 場以職場實習及創業為主題

  • 7 月 16 日,新华网」發布報導,內容提及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記者會上發言「随着暑期的到来,两岸青年交流的热度像盛夏的温度一样高涨,一系列两岸青年交流活动陆续举办,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参访交流、学习实习、就业创业提供平台,为两岸青年交流交往交心、走近走亲创造条件」。
  • 7 月份適逢台灣各級學校暑假,多位台灣青年、學生、教師赴中參與交流活動,呈現與上上週相同趨勢。DA 113

台灣參與者:新黨副主席林易陞、多名「寶島師生」「同鄉會」「宗親」參加「尋根之旅」

中共官員參與者:層級最高者為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海協會,多位省台辦主任、副主任參與活動

活動名稱

指導、主辦、承辦、協辦單位

台灣參與

中共官員

來源

追梦珠海暨圆梦湾区 2025 台青暑期职场实习营

  • 珠海市台港澳事务局
  • 林同学,来自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台湾青年

中国台湾网

景台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

  • 来自台湾花莲县的青少年

中国台湾网

两岸同心・篮途同梦”2025 年浙台青年三人制篮球邀请赛

  • 林老师,台湾篮球协会青年队领队
  • 张书豪,嘉义青年队队员

中国台湾网

第十三届单车天使圆梦公益活动暨2025台湾青年湖州两山骑迹活动

  • 湖州市台办、市体育局指导
  • 南太湖新区相关部门和湖州市自行车运动协会、台湾单车天使协会联合主办

中国台湾网

2025 年兰台高校暑期研修营

  • 来自台湾多所高校的师生

中国台湾网

第三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山东省台办、山东省教育厅指导
  • 潍坊市台办、潍坊市教育局主办,潍坊市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潍坊鲁台经贸洽谈会服务中心、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潍坊护理职业学院等院校共同承办
  • 参赛院校代表
  • 郭庆志,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副处长
  • 陈端梅,潍坊市副市长、市工商联主席

中国台湾网

台湾蜜桃之旅参访团

中国台湾网

2025 年海峡两岸(厦门)青少年排球友谊赛

  • 摩尔赛(厦门)文化体育有限公司、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共同主办
  • 台湾地区共有 19 支优秀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生排球队参加,总人数达 420 人

中国台湾网

2025 暑期两岸青年创业研习营

中国台湾网

甬台電商直播創造營

  • 台湾青年进行电商直播学习,共计 40 人

中国台湾网

第八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宁波研习营暨“阳明文化”研学营

  • 台湾大学生小张
  • 宁波市台办相关负责人

中国台湾网

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暨体验之旅

  • 台湾花莲县青少年交流团一行 20 馀人
  • 林雨婷,花莲的参与者
  • 刘尚霆,台胞小朋友
  • 刘晨妤,台湾大学生

中国台湾网

丽台民宿沙龙

  • 台湾的民宿主理人

中国台湾网

两岸大学生在沈开展交流活动

  • 来自台湾清华大学等两岸高校师生交流团
  • 练同学,台湾元智大学学生
  • 朱同学,与企业发展对接专业相关的台湾大学生

中国台湾网

2025 年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活动

  • 全国台联、福建省台联、厦门市台联、漳州市台联共同主办
  • 张同学,来自台湾,首次参加活动

中国台湾网

拓印方寸承文脉 两岸同心向未来 手工活动

  • 开封市禹王台区台办
  • 台属秦女士

中国台湾网

厦门市湖里区凤湖宫杨氏家庙寻根谒祖

  • 金门杨氏宗亲一行 36 人
  • 金门杨氏宗亲杨城玉
  • 湖里区委台办主任方旭明

中国台湾网

海峡两岸纪念刘铭传首任台湾巡抚 140 周年大会暨多场分活动

  • 台湾新党副主席、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林易陞
  • 台胞代表、刘氏宗亲
  • 安徽省委常委张西明
  • 国台办交流局副局长孙广星

中国台湾网

2025 台湾青年学生徽文化夏令营

  • 来自台湾的 60 馀名台青台胞
  • 台湾青年学生60名

中国台湾网

甬台電商直播創造營

  • 数十名前来学习的台湾青年
  • “00后”台湾应届毕业生宇淇
  • 盛彰,美食主播
  • 培郁,美食主播
  • 雅晴,宁波媳妇
  • 江北区台办相关负责人

中国台湾网

第八届“医者心・两岸情”两岸青年研习营

  • 台湾地区 23 所高校师生代表
  • 林老师,台湾地区参与教学交流
  • 张同学,台湾地区青年学生

中国台湾网

第十一届两岸青年创客工作坊暨第二届两岸教师发展交流会

中国台湾网

第三届“海外台湾青少年江苏夏令营”

  • 60 名台湾青少年
  • 国台办、江苏省台办相关领导

中国台湾网

“尋根筑夢”暑期青年交流團活動暨文化交流

  • 缙云旅台同乡会

中国台湾网

青台教师研学交流活动

  • 台南市、高雄市、台中市、彰化县等大中小学 51 名教师

中国台湾网

2025 海峡两岸职业教育论坛

  • 中华职业教育社、福建省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台湾多家社会团体共同主办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承办
  • 台湾多家社会团体
  • 中华职业教育社副总干事、党组成员冯大军
  •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欧美同学会会长黄如欣
  •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

中国台湾网

第十四届台湾青年研习营暨海峡两岸青年非遗技艺研学体验营活动

中国台湾网

“樂越山海 相遇湖南”2025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活動之乙巳年兩岸同胞共祭舜帝典禮

中国台湾网

同心杯足球友谊赛

  • 台湾青少年足球交流队

中国台湾网

台州2025年冠军少年竞技训练营

  • 台湾代表队领队张教练

中国台湾网

筑梦珠江・广州台湾交流季

中国台湾网

2025 年台湾大学生广州实习体验活动

  • 台湾大学生

中国台湾网

2025 台湾学生中原文化夏令营

  • 来自宝岛的 17 名师生

中国台湾网

2025 连台科技产业投资促进会

  • 中关村创业学院执行院长、台企东方渔谷(上海)科技集团公司执行长余昱钧
  • 上海市台协科创行业工委会总干事、凌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资深总监陈德扬
  • 中关村人才协会海峡两岸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工委会会长李正
  • 成御媒体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李俊龙
  • 友达数位科技服务(苏州)公司市场部总监王也

中国台湾网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南昌)青年学生交流营

  • 南昌职业大学主办
  • 南昌市台胞台属联谊会、台北市江西同乡会共同承办
  • 台湾政治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20馀所高校学生
  • 江西省台办主任蔡清平
  • 民革江西省委会主委熊皓
  • 南昌市委常委饶绍清
  • 江西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雷杰华
  • 江西省台办副主任沉兵秋
  • 南昌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志刚

中国台湾网

2025 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

  • 台青黄琬茹,诚品书店苏州营运总监,介绍文化交流经验
  • 台青林家萱,北京古韵华夏工作室创始人,分享创新文化及创业经验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潘贤掌

中国台湾网

2025 年海峡两岸(上饶)高校“鹅湖会讲”暨青年学生书院文化研习营

  • 来自台湾高校的 36 名师生
  • 吴同学,关注新能源产业的学生

中国台湾网

跨海相遇 乐享非遗:赣台青年非遗文化体验夏令营

  • 来自台湾地区的台湾大学、大同大学、台中科技大学、龙德高中等学校学生
  • 毛同学,参与活动的台湾学生

中国台湾网

赣台客韵和鸣:两岸客家山歌共咏情交流座谈会

  • 姜云玉,台湾客家山歌艺术团团长

中国台湾网

2025 桂台青少年五人制足球邀请赛

  • 来自台湾的球员及教练员
  • 广西体育总会副总会长梁剑波
  • 广西桂台经贸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阳行志
  • 广西桂台经贸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林承格

中国台湾网

龙台农业现代化产业合作专项对接

  • 黑龙江省台办主办
  • 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农科院、哈尔滨市台办协办
  • 来自岛内从事农业、食品、商贸等领域的台商台青
  • 黑龙江省台办副主任刘辛

中国台湾网

“炬神电子杯”2025年第七届海峡两岸篮球邀请赛

  • 台湾省新北市私立中信高级中学队、桃园市中原大学队2支队伍

中国台湾网

浙台(苍南)青少年骑行交流活动

  • 台湾地区单车协会莫队长
  • 台湾地区单车协会会长杨先生

中国台湾网

第十二届台湾青年岭南行之孙中山历史文化探寻营

  • 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主办
  • 中山市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江门五邑海外联谊会承办
  • 民革中山市委会、中山市青年联合会、中山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山市台湾同胞台胞亲属联谊会协办

中国台湾网

义剪服务暨两岸民间交流活动

  • 驻马店籍返乡台胞马英
  • 驻马店台胞台属志工小分队的成员
  • 驿城区台办陈主任

中国台湾网

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宜春参访交流

  • 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一行 20 人
  • 台胞陳德偉,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成员

中国台湾网

甬台大学生夏令营

  • 20多位台湾大学生

中国台湾网

2025 年 7 月 13-19 日「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提及的涉台交流活動、參與單位、台灣人參與者、中共官員。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上週中共:台灣時事

主題

事件

中共世界觀

政治

  • 大罷免
  • 關稅談判
  • 曹興誠請辭全社會韌性委員會顧問
  • 民進黨為罷免黑箱操作台美關稅
  • 台灣民調顯示多數人不支持罷免、賴清德滿意度重挫
  • 大罷免新興「台獨標誌人物」曹興誠被賴清德請辭

國防

  • 漢光演習
  • 漢光演習意外事故頻傳,反應台軍實力不足
  • 演練範圍擴及連鎖超市,實為「擾民鬧劇」
  • 台灣淪為美軍附庸,收購美軍二手裝備、讓美軍監視演習
  • 此次演習是民進黨為宣傳大罷免的政治手段

民生

  • 丹娜絲颱風災情
  • 民進黨只在乎大罷免,救災消極
  • 賴清德南下勘災頻失言,態度傲慢、惹民怨,失去南部鐵票倉支持

文化

  • 教育部完成「中國威脅」識讀教材
  • 民進黨推台獨教材毒害青少年
  • 是賴清德「洗滌人心」工程的關鍵環節

外交

  • 賴清德出訪中南美洲友邦
  • 賴清德竄美是台獨份子的分裂行徑
  • 向美國繳交的保護費由台灣民眾埋單,島內媒體、藍營民代也不贊成

娛樂

  • 周杰倫註冊抖音帳號粉絲超過 2,200 萬
  • 綠營支持者、青鳥因此崩潰、大防破
  • 台灣網友批評青鳥反應過激、不講理

精選美食

  • 汕頭牛肉火鍋
  • 寧波水蜜桃
  • 圈粉台灣籃球網紅的神級牛肉火鍋
  • 讓人感受鄉村蓬勃脈動、飽含情意的水蜜桃

2025 年 7 月 13-19 日中共關注台灣時事、世界觀。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政治/民進黨為罷免投票「黑箱操作」台美關稅、台灣民調表示大部分選民不同意大罷免,賴清德滿意度重挫、新興「台獨標誌人物」曹興誠被賴清德請辭

  • 上週有 227 則提及罷免的中共文本,主要論述方向與 IORG 分析大罷免相關資訊操弄論述一致,藉形塑賴清德、民進黨負向形象連結「罷免不正當」的觀點。文本內容延伸上上週中共對罷免的論述主題,持續加深台灣時事的負面影響與大罷免的連結。DA 111 DA 113
  • 中共官媒指稱民進黨為利於罷免投票,黑箱操作台美關稅談判。「关税谈判进展缓慢,可能与民进党操弄的“大罢免”有关。岛内舆论评论称,台湾的谈判犹如黑箱操作,只剩下政治考量」环球网)「目前台湾社会舆论普遍质疑,赖清德当局是想将关税谈判刻意拖过“大罢免”投票日,以免影响民众投票意向。」海峡飞虹
  • 中共官媒引用台灣民意基金會的選前封關民調結果,說明賴清德滿意度重挫、大部分民眾其實不同意大罷免。例如,「岛内民调:赖清德满意度重挫 5.8%,再现“死亡交叉”」凤凰网)「民调:48% 受访者不同意“大罢免”」香港新聞網
  • 另外,中共官媒強調曹興誠於罷免選舉最後關頭「被请辞」,實為曹興誠於罷免活動中「一时“独”声鹤起,成为“台独”标志人物」,賴清德「唯我独尊,“赖系”之下,已容不得其它派系,怎会允许再来一个“曹派”」形塑賴清德獨裁形象,暗指曹興誠被請辭,間接連結罷免「绿色恐怖」的意象。中国台湾网

國防/漢光演習意外事故頻傳,反應台軍實力不足,更將演練範圍擴及連鎖超市,實為「擾民鬧劇」;收購美軍二手裝備、讓美軍監視演習,台灣淪為美軍附庸;此次演習是民進黨為宣傳大罷免的政治手段

  • 上週有 186 則提及漢光演習的中共文本。
  • 中共官媒藉漢光演習期間多起意外發生、波及民眾,形塑台灣國軍能力不足,引發台灣人民不滿。例如「台军 “汉光演习”上演“军事真人秀”」厦门广电)「“撞”況連連 #臺軍演十天至少七起事故# 遭諷“花式撞車秀”」央视网)「然而这场被寄予“验证台军战力”厚望的演习,开演仅数日便事故频发,沦为岛内舆论嘲讽的“大型闹剧”。」海峡之声
  • 此次漢光演習針對假想解放軍進入台灣城鎮,演練「縱深防禦」及「持久作戰」,加入連鎖超市參與演練。厦门卫视」報導表示「日前,一场在超市举行的防空避难演习引发台湾民众强烈不满,被迫参与的购物者中有人晕倒,更有民众高喊“我想离开”。」批評將演練範圍擴及至民間場所,實為「扰民闹剧」。
  • 中共官媒亦引述網紅館長陳之漢的言論,批評台灣國防實力遠不及解放軍,台灣人應認清自己的能力。「台湾网红“馆长”:没眼看“汉光演习”,台军战术装备都过时怎么打解放军导弹 2,000 公里外,都能送到你家」东南卫视)。
  • 中共延續上週連結漢光演習與美國的關聯,傳遞美國把台灣當作棋子的疑美論(IORG)。例如,「这些由美国“在台协会”安排的现役、退役人员,名为“指导”实为“监视”,暴露了台军早已沦为美军“附庸”的现实」「耗费巨资购买美军二手装备,将防务预算提升至GDP的 3%,把台湾变成美国“印太战略”的棋子」海峡之声
  • 中共官媒延續上週聲稱漢光演習為民進黨為罷免選舉的政治手段。「而这些闹剧的背后,是民进党清晰的政治算计。赖清德将 7 月定为“团结月”,与“大罢免”投票日形成时间呼应,试图借军演转移岛内矛盾」海峡飞虹

民生/民進黨只專注於大罷免、救災消極,賴清德南下勘災頻失言,態度傲慢、罔顧災民受苦,已逐漸失去南部「鐵票倉」的支持

  • 上週有 93 則提及丹娜絲颱風災情的中共文本,論述多透過災情對民生經濟等負面影響、賴清德勘災時與災民的對話,抨擊賴清德救災消、不管民怨,只在乎大罷免。
  • 2025 年 7 月 6 日,丹娜絲颱風來襲造成台灣中南部災情嚴峻。颱風後一週,有關當局著手進行救災,賴清德亦南下勘災,與災民的互動對話引發不少討論。
  • 中共官媒擷取賴清德勘災時的爭議發言,形塑賴清德消極救災、不顧民意的傲慢形象。「面对民众“请求调动台军协助清运垃圾”的诉求,赖清德却直接抛出“不能事事靠台军,要善用民力”的回应 [...] 对于勘灾过程中遇到当地民众喊话“不要作秀,要实质的帮助”,赖清德竟然充耳不闻,掉头就走」香港新聞網)。
  • 环球网」引用颱風台灣網友的發言「岛内网友在社交媒体分享台南灾民的心声,台南灾民呛声“后悔投票给民进党”“台南市长还去吃烤鸭”。有网友直言,“好想看到台南变天”。」表示民進黨已逐漸失去「铁票仓」南部選民的支持。
  • 中共官媒聲稱民進黨只專注於「大罢免」,救災消極。例如,引用台北市長蔣萬安的批評「台风已过境一周,台湾人民还在受苦 [...] 现在还在一心搞“大罢免”,绿营这场“护台大绕境”,已经成为“笑不出来的笑话”」中国台湾网)。

外交/賴清德竄美是台獨份子的分裂行徑,台獨金孫又要「慷慨解囊」,向美國繳交的保護費由台灣民眾埋單,島內媒體、藍營民代也不贊成

  • 7 月 15 日, 中央社報導「傳總統 8 月出訪過境美國 府:若有確定安排適時公布」。
  • 上週有 79 則提及賴清德總統計劃出訪並過境美國的中共文本,論述主要將賴清德總統出訪形容為「窜美」「台独份子的分裂行径」,強調「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並放大台灣在野黨。
  • 7 月 15 日,中国外交部」發布「2025 年 7 月 15 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內容引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路透社記者的提問「关于你提到的赖清德可能过境美国问题,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坚决反对台湾当局领导人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窜美,坚决反对美方以任何形式纵容支持“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行径」。
  • 7 月 16 日,中国台湾网」發布「赖清德被爆 8 月将“过境”窜美 蓝营民代称“令人忧心”」,宣稱「中国国民党民代林沛祥认为,特朗普是商人个性,什么事情都是“提钱来谈”,赖清德为保“执政”稳定,如果美国真提出需求,赖清德不会拒绝,令人担心」。
  • 7 月 17 日,中国台湾网」發布「赖清德即将窜美“朝圣”,“台独金孙”又要慷慨解囊!」,宣稱「这场打着所谓“外交”幌子的政治表演,本质上是又一次“倚美谋独”的拙劣复刻,而所谓的“投资贸易安排”,不过是用台湾民众的血汗钱维系“金元外交”的老把戏」、「令人不齿的是,这场闹剧的高额成本,最终要由台湾民众埋单。有台媒披露,赖清德此次“出访”将有半导体、绿能光电等领域人士陪同,计划公布的“投资贸易安排”,实则是民进党当局维系“邦交”的“保护费”」。

文化/民進黨推台獨教材毒害青少年,是賴清德「洗滌人心」工程的關鍵環節

  • 賴總統日前表示為因應中國威脅,指示教育部深化學生的相關識讀教育,7 月 9 日教育部表示目前已有 13 篇補充教材完成審查。(中央社
  • 上週有 65 則提及賴清德總統指示教育部深化因應中國威脅教材事件的中共文本,論述主要將識讀教材視為「台独教材」,認為民進黨企圖「洗脑」學生,且此舉引發「岛内各界强烈担忧」。
  • 国台办」7 月 16 日記者會上,發言人陈斌华表示民進黨「企图借新编教材渲染所谓大陆威胁,煽动反中抗中,散播台独主张,继台独课纲之后进一步毒害台湾青少年。其行可恶,其心可诛」。
  • 环球网」引用 聯合報社論稱「识读中国教育既是赖17条的落实,也是赖清德〈洗涤人心〉政治工程的关键环节」、「赖清德宣称要“打掉杂质”,在校园制造“绿色恐怖”」。
  • 香港新聞網」以「民進黨欲推台獨教材 輿論斥荼毒洗腦學生」為標題,內文以不具來源的方式宣稱「此舉引發台灣社會各界強烈擔憂,輿論普遍批評這是系統性台獨洗腦,將嚴重危害青少年認知與兩岸關係」。

娛樂/周杰倫註冊抖音帳號,超過 2,200 萬粉絲關注,青鳥崩潰、大破防,其他台灣網友反諷青鳥反應過激、不講理

  • 周杰倫近日註冊抖音帳號「周同學」,已逾 2,220 萬粉絲關注,引發台灣網友討論。
  • 上週有 12 則提及周杰倫註冊抖音帳號的中共文本。
  • 中共官媒表示綠營支持者「青鸟」因此崩潰、大防破,反應青鳥激進、不理性的負面形象。例如,「周杰伦开抖音账号粉丝超 2,000 万,“青鸟”破防竟呛“别用台湾健保”,网友讽“青鸟一直崩溃”」环球网
  • 今日海峡」 引用台灣網友反諷凸顯青鳥反應過激、不講理「“怎么这么多人以为健保是什么稀世珍宝”、“青鸟一直崩溃唉”、“健保的给付是民众缴交的健保费,又不是民进党、青鸟的钱,在叫什么叫!”、“无脑的青鸟傻傻分不清楚”」。

美食/隱藏 MVP 的汕頭神級牛肉火鍋;讓人感受鄉村蓬勃脈動、飽含情意寧波水蜜桃

  • 閱台海」貼文稱「吃遍 #汕頭 才是隱藏 MVP!」,內文引述至中國交流的「籃球網紅小姐姐」吳筱帆:「來這邊主要的目的不是只有打籃球 [...] 我們肯定是要來汕頭這邊多吃這邊的美食」「一到的時候我們就吃了汕頭這邊最厲害的牛肉火鍋 [...] 吃下來整個就覺得超讚的」。
  • 中国台湾网」報導台灣青年至寧波參訪,展開「两岸共富桃林」的摘採,引述台灣青年的反饋「水蜜桃很大颗,很甜,我觉得比台湾的拉拉山水蜜桃还好吃」,宣稱「台青捧着硕大的水蜜桃,难掩喜悦之情。当地果农热情介绍了奉化水蜜桃的百年种植历史,让台湾青年们对这片土地上的“甜蜜经济”有了直观认识,更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蓬勃脉动」「一箱箱饱含情意的水蜜桃很快被抢购一空」。
  • 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