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中共官方支持下的兩岸宗教交流:至少 116 場活動、40 間台灣寺廟、約 1.6 萬台灣人次赴中與會,中共利用台灣社會重要精神信仰塑造中國利益世界觀

IORG 週報第 120 期 2024.1.1-12.31

  • 作者 =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 發布 = 2025.10.22 9:00

摘要

資料分析

  • 本文以人機協作解析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央台办)(即「国台办」,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所屬「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內容,列舉 2024 年 116 場「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並整理、歸納活動祭祀主題、空間分佈、時間分佈、台灣人參與情形。
  • 2024 年 116 場中國涉台宗教活動,推估台灣與會人次約為 16,234 人次。116 場活動之中 75 場台灣與會人次可明確計算,總計 10,496 人次、平均每場約 140 人次,以此推估全年人次。
  • 164 位台灣人名為「中国台湾网」具名提及,其中 3 人參與複數場次。政治人物參與者中,民選公職以前總統馬英九(參與祭祀黃帝活動)、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參與祭祖活動)層級最高。所有曾任中央部會以上機關首長、縣市首長、立法委員、政治人物黨籍皆為 (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為前 籍)。
  • 86 個台灣組織為「中国台湾网」具名提及,其中 40 為寺廟,其他為民間組織。40 間寺廟主祀神祇以媽祖(13)最多,玄天上帝(6)次之。45 個社會團體類型包含協會(28)、宗親會(11)、基金會、聯誼會、同鄉會(2),另有 1 間公司行號(媒體)。組織所在地以台中市(16)最多,台北市(13)次之。
  • 87 位中國人名為「中国台湾网」具名提及,其中 6 人參與複數場次。官員之中以国台办主任宋涛層級最高(正部級),民革祖統委委員、湄洲媽祖「祖庙」董事長林金赞參與場次最多(6)。
  • 交流活動場次及中共官媒提及文本數量反映神祇在台灣信仰普及程度及參與交流人士之代表性。活動數量前 5 的祭祀主題為媽祖(29)、宗族先祖(27)、黃帝(7)、關公(5)、鄭成功、保生大帝、佛教(4)。提及文本數前 5 的祭祀主題為媽祖(38)、宗族先祖、黃帝(37)、關公(9)、炎帝(8)。
  • 媽祖為最熱門宗教交流主題,也是中共官方重視的兩岸交流主題。活動場次、提及文本數量皆為所有主題之中最多,2 場台灣與會人次超過千人的活動主題皆為媽祖,為福建省湄洲媽祖「祖庙」於「羽化升天」當月 10 月舉辦的祭祀活動。中共官方推動「两岸妈祖文化标准共通」,宣稱將「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增进台胞民族认同」。
  • 交流活動地點分布反應與台灣的地緣關係,以及當地代表性神祇在台灣的普及程度。臨海、靠近台灣、媽祖「祖庙」所在地的福建省(62),為活動場次最多的中國一級行政區,佔比過半。其次是臨海、靠近台灣、黃帝「三大行宮」之一所在地的浙江省(9),其次依序是河南省(8)、廣東省(6)、山東省(5)。
  • 交流活動場次最多的月份為 3、4、5、10、11 月(14、25、11、11、13)(超過 10 場),文本記載台灣與會人次前 3 的月份則依序為 10、4、3 月(3,160、1,650、1,178)。

對台影響

  • 中共堅持無神論、長期侵害宗教自由,同時以宗教掩護政治,利用台灣民眾重要精神信仰、文化習俗作為工具,透過涉台宗教交流活動實體連結特定台灣人士、寺廟、社會團體,增加其對台影響力。
  • 中共持續以宗教交流掩護政治宣傳,強化符合中國利益的世界觀,意欲為其「統一台灣」擴張野心增加正當性:「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國是台灣歷史文化的正統(祖國)」、「兩岸文化相同、根源相同、必然統一」,並否定台灣民主及台灣民意,將台灣認同說成是「民進黨當局」的「台獨史觀」,將台灣民選政府各項基於台灣主體性、民主正當性的兩岸政策說成是「民進黨當局」的「政治操作」、「阻礙兩岸交流及和平發展」。
  • 中共借宗教交流強化其「正統」「祖國」地位,宣傳論述依活動主題不同而有所差異。中共利用媽祖強調湄洲「祖庙」正統地位,利用黃帝、炎帝強調兩岸同屬「炎黄子孙」、「中华民族」,利用關公強調「忠于国家」、宣稱鄭成功「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提出两岸同属一中原型论述」,利用台灣民眾赴中祭拜宗族先祖宣稱中國是「家乡」,而台灣民眾是「台胞」「回乡寻根」。
  • 研究指出,中共借涉台宗教交流活動進行政治宣傳、滲透台灣基層、可能影響台灣選舉結果。IORG(2021)訪談宗教交流民間組織參與者、宮廟事務參與者、學者,發現中共透過兩岸宗教交流重塑宗教國族史觀、影響參與者政治認同,交流活動提供經濟利益,使特定台灣人士主動參與籌劃。古明君、洪瑩發(2022)、古明君(2023)研究指出,媽祖信仰在過去幾年已成為中共宗教治理積極運用的工具,兩岸的媽祖信仰社群互動不僅只是社會實踐,更具有兩岸政治的意涵。佘健源、劉玉皙(2024)研究則估算中共及台灣基層宮廟合作對選舉結果可能產生的影響力大小。

未來工作

  • 台灣社會各界對兩岸宗教交流的政治意涵及利弊得失意見不一,共識有待凝聚。中共發起涉台宗教交流活動,以其政治宣傳代表台灣民眾發言,擅自擴大解讀交流的政治意涵,加劇台灣社會內部爭議及分化。2024 年台灣大選前,路透社BBC 中文網報導指出中共透過台灣信眾人數最多的媽祖信仰介入台灣選舉,然而,台灣政治界、宗教界對中共行為的詮釋及其影響力存在不同看法。考慮中共可能以加劇台灣社會分化為其目的(之一)持續發起相關活動,台灣政策制定者、各界利害關係人、公共討論參與者不可不慎。
  • 2024 年中共官方支持的 116 場涉台宗教交流活動之中,多數參與者、寺廟、團體具體身分不明,和產業交流情況類似 DA 103。2024 年起,IORG 及學術研究者合作建構「兩岸交流公開資料庫」,持續連結新聞記者、公民團體投入調查、揭露資訊,以資料庫建構公開透明的共享事實基礎,促進公共討論、協助台灣社會形成共識。

研究方法

  • 本文以 IORG 資料庫所備份「中国台湾网」2024 年內發布所有文本共 7,346 則為分析對象,透過研究員及 OpenAI ChatGPT(GPT-4o-2024-11-20)人機協作分析文本內容。
  • 由 OpenAI ChatGPT 初步判定文本內容提及的兩岸交流活動,並進一步標定活動名稱、舉辦地點、與會人次、重要參與者等活動屬性。
  • 由研究員基於 ChatGPT 輸出結果確認文本所提活動舉辦地點在中國境內、活動內容為祭祀活動或是涉及宗教主題交流、且有「在台灣的台灣人」參與其中,滿足所有條件即列入「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共計有 194 則文本,提及 116 場不重複活動。

116 場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推估約 16,234 台灣人次與會

  • 經人機協作確認 2024 年全年共 116 場(不重複)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
  • 116 場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之中,可計算台灣與會人次的活動場次至少 75 場,共計 10,496 人次,平均每場約 139.95 人次,以此推估,2024 全年台灣人參與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總人次約為 16,234 人次。

164 位台灣人被具名提及參與中國涉台宗教交流,包含前總統馬英九、前立法院長王金平

  • 116 場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之中,至少有 164 位台灣人名為 「中国台湾网」具名提及,其中 3 人參與至少 2 場次。
  • 3 位台灣人參與複數場次:前國民黨副主席、代理主席林政則,孔子第 75 代傳人、前國民黨中央委員孔祥科,中華兩岸道教濟公文化協會會長、台中豐原偃月宮宮主張琪。
  • 為中共官媒具名提及且曾任民選公職、重要黨職、公職者,黨籍皆為國民黨、新黨(除顏清標 2000 年前為國民黨籍)。其中,層級最高者為前總統馬英九,2024 年 4 月訪中期間參與「2024(甲辰)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並與中共國台辦主任宋濤同台。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則於 11 月前往福建祭祖。DA 74 DA 76
  • 其他曾任立法委員、縣市首長、重要黨公職的政治人物參與者,包含前行政院長劉兆玄、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前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新黨榮譽主席郁慕明、新黨副主席林易陞、大甲鎮瀾宮董事長、前立委顏清標、前立委林滄敏、前金門縣長李柱烽、前國民黨秘書長李乾龍等人。
  • 3 位知名政治評論人參與者被提及,包括:郭正亮(中共官媒抖音愛用台灣人物)DA 100、區桂芝(多次接受中共官媒採訪)(央视)、黃智賢。

姓名

與會次數

身份

參與活動

林政則

2

  • 副主席、代理主席
  • 前新竹市長

孔祥科

2

  • 孔子第 75 代傳人
  • 現任社團法人台灣中華儒學會理事長
  • 中央委員

張琪

2

  • 現任中華兩岸道教濟公文化協會會長
  • 台中豐原偃月宮宮主

馬英九

1

  • 前總統

王金平

1

  • 前立法院長

劉兆玄

1

  • 現任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長
  • 前行政院長

郝龍斌

1

  • 副主席
  • 前台北市長

林中森

1

  • 前海基會董事長

郁慕明

1

  • 榮譽主席

林易陞

1

  • 現任 副主席兼秘書長

顏清標

1

  • 現任大甲鎮瀾宮董事長
  • 前立委

林滄敏

1

  • 前立委

李炷烽

1

  • 前金門縣長

李乾龍

1

  • 秘書長

郭正亮

1

  • 前立委
  • 知名政治評論人

區桂芝

1

  • 高中語文教師
  • 知名政治評論人

黃智賢

1

  • 知名政治評論人

2024 年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獲「中国台湾网」具名提及的重要台灣政治界、宗教界人士參與情形,依與會次數降冪排列。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86 個台灣組織被具名提及40 間寺廟、45 協會、宗親會、基金會、聯誼會、同鄉會、1 間媒體,寺廟以主祀媽祖、玄天上帝最多

  • 116 場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中,至少有 86 個台灣組織為「中国台湾网」具名提及,其中有 40 間寺廟(含 39 間廟宇及 1 間佛寺)、45 個協會、宗親會、學會等社會團體、1 間公司行號(媒體)。
  • 按組織所在縣市分類,以台中市的數量最多(16),其次是台北市(13),再其次是桃園市、新北市(9)。
  • 按寺廟主祀神祇分類,以主祀媽祖的寺廟數量最多(13),其次是玄天上帝(6),再其次是玉皇大帝、五顯靈光大帝(2),主祀其他神祇的寺廟數量皆為 1 間。
  • 按寺廟所在縣市分類,以台中市的數量最多(10),其次是彰化縣(5),再其次是台南市(4)。
  • 社會團體類型包含協會(28)、宗親會(11)、基金會、聯誼會、同鄉會(2)。
  • 協會類型多元,例如學會(台灣中華奉元學會)、研究會(台灣中華歷史文化研究協會)、文化協會(中華兩岸道教濟公文化協會)、交流協會(台灣清水祖師文化交流協會)。
  • 11 個宗親會包含彰化縣賴羅傅宗親會、世界呂氏宗親總會、台北郭氏宗親會、苗栗縣黃姓宗親會、金門縣王氏宗親會、台中市王姓宗親會、台灣曾氏宗親會、高雄劉侯氏宗親會、金門李氏宗親總會、彰化縣林姓宗親會、台灣高雄李氏宗親會。2 個同鄉會包含桃園市山東同鄉會、台灣江蘇同鄉會。
  • 按社會團體所在縣市分類,以台北市的數量最多(12),其次是桃園市(7),再其次是新北市、台中市(6)。

類型

數量

寺廟

40

協會(包含交流協會、學會、研究會⋯等)

28

宗親會

11

基金會

2

聯誼會

2

同鄉會

2

公司行號

1

2024 年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獲「中国台湾网」具名提及的台灣組織類型列表,按數量降冪排列。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序號

縣市

組織

縣市

寺廟

縣市

社會團體

縣市

公司行號

1

台中市

16

台中市

10

台北市

12

新北市

1

2

台北市

13

彰化縣

5

桃園市

7

3

桃園市

9

台南市

4

新北市

6

4

新北市

9

雲林縣

3

台中市

6

5

彰化縣

7

宜蘭縣

3

苗栗縣

3

6

台南市

6

新北市

2

高雄市

3

7

高雄市

5

桃園市

2

彰化縣

2

8

雲林縣

4

高雄市

2

台南市

2

9

宜蘭縣

4

嘉義縣

2

金門縣

1

10

苗栗縣

4

台北市

1

宜蘭縣

1

11

嘉義縣

2

基隆市

1

雲林縣

1

12

基隆市

1

新竹縣

1

新竹市

1

13

新竹縣

1

南投縣

1

14

南投縣

1

屏東縣

1

15

屏東縣

1

連江縣

1

16

連江縣

1

苗栗縣

1

17

新竹市

1

18

金門縣

1

2024 年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獲「中国台湾网」具名提及的寺廟、社會團體、公司行號所在縣市列表,按數量降冪排列,所在縣市依研究員按公開資訊判定。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排序

主祀神祇

寺廟數量

所在縣市

1

媽祖

13

  • 台中市 4
  • 彰化縣 3
  • 雲林縣 2
  • 苗栗縣
  • 嘉義縣
  • 台南市
  • 屏東縣

2

玄天上帝

6

  • 新北市
  • 桃園市
  • 新竹縣
  • 台中市
  • 彰化縣
  • 宜蘭縣

3

玉皇大帝(天公)

2

  • 桃園市
  • 台南市

3

五顯靈光大帝

2

  • 宜蘭縣
  • 南投縣

5

觀世音菩薩

1

  • 新北市

5

關公

1

  • 雲林縣

5

鄭成功(延平郡王)

1

  • 台中市

5

廣澤尊王

1

  • 台南市

5

福德正神(土地公)

1

  • 彰化縣

5

楊府爺

1

  • 基隆市

5

黑面媽祖(昭佑三聖母)

1

  • 台南市

5

保生大帝

1

  • 台中市

5

白馬尊王

1

  • 連江縣

5

玉皇三殿下

1

  • 高雄市

5

玉皇三公主

1

  • 宜蘭縣

5

王爺

1

  • 嘉義縣

5

王母娘娘(西王母)

1

  • 台北市

5

中壇元帥

1

  • 台中市

5

三官大帝

1

  • 台中市

5

玄靈高上帝

1

  • 台中市

5

釋迦牟尼

1

  • 高雄市

2024 年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獲「中国台湾网」具名提及的台灣寺廟主祀神祇列表,按寺廟數量降冪排列。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87 位中國人名被具名提及:6 人參與複數場次,包含國台辦正、副主任、「湄洲妈祖祖庙董事长」等宗教界人士

  • 116 場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之中,至少有 87 位中國人名為「中国台湾网」所提及,其中 6 人參與至少 2 場次。
  • 「福建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林金贊參與 5 場次活動為最多,皆為媽祖為祭祀主題的活動。
  • 中共國台辦主任宋濤出席 3 場次活動為第 2 多,包含「台湾中华人间佛教联合总会捐赠文物仪式」、與前總統馬英九同台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與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會面的「台湾民意机构前负责人王金平在福建祭祖」。
  • 中共國台辦副主任仇開明、中國政協委員會副主席蘇輝、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副廳長肖長培、霞浦松山天後行宮董事會秘書長陳杰等政治人物及宗教界人士參與 2 場次活動為第 3 多。

姓名

與會次數

身份

參與活動

林金赞

5

  • 福建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
  •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 民革中央祖国和平统一促进委员会委员

宋涛

3

  •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正部级)
  •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仇开明

2

  •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副部级)

苏辉

2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副国级)

肖长培

2

  •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陈杰

2

  • 霞浦松山天后行宫董事会秘书长

2024 年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獲「中国台湾网」具名提及的重要中共官員、宗教界人士參與情形,依與會次數降冪排列。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祭祀主題:媽祖活動場次最多,宗族先祖、黃帝、關公、鄭成功、保生大帝、佛教次之,提及黃帝、宗族先祖、媽祖文本數相當

  • 116 場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依照活動主題與祭祀對象區分,場次前 5 多的主題依序為媽祖(29)、宗族先祖(27)、黃帝(7)、關公(5)、鄭成功、保生大帝、佛教(4)。
  • 依照活動被提及的文本數排序,整體而言與活動場次成正比,提及文本數前 5 多的主題依序為媽祖(38)、黃帝(37)、宗族先祖(31)、關公(9)、炎帝(8)。
  • 媽祖是活動場次最多,也是提及文本數最多的主題,可能同時反映中共官方對台統戰策略,以及媽祖信仰在台灣社會普及性。2023 年 9 月,中國国务院網站發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內容提及「支持莆田以妈祖故里、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等为载体,深化对台交流合作」、「发挥妈祖等民间信仰精神纽带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民间信俗交流活动」。
  • 祭祖是台灣民間社會普遍習俗,以宗親會等團體或個人名義的祭祖活動,場次、提及文本數皆居次。有 6 場祭祖活動同時涉及其他祭祀主題,例如「2024 台湾宫庙千人湄洲谒祖进香暨林氏宗亲祭祀妈祖典礼」、「纪念闽南李氏始祖五山君怀公诞辰 883 周年庆典暨闽台君怀文化交流活动」。此外,前立法院長王金平(3)、知名政治評論人郭正亮(2)前往中國祭祖行程亦被多則文本提及。
  • 黃帝是活動場次第 3 多、提及文本數第 2 多的祭祀主題,提及文本數(37)超過活動場次(7)5 倍。前總統馬英九在 4 月份進行卸任後第 2 次訪中,並在 4 月 4 日出席「2024(甲辰)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並與國台辦主任宋濤同台,該場活動獲 17 則文本提及。DA 74 DA 76
  • 佛教為主題的 4 場活動皆非祭祀活動,分別是「台湾佛光山如常法师一行来扬州参访考察」、「台湾中华人间佛教联合总会捐赠文物仪式」、「南华禅寺参访」、「2024 岁次甲辰台胞新春祈福活动」。

排序

祭祀主題

場次

佔比

文本數

1

媽祖

29

25.00

38

2

宗族先祖

27

23.28

37

3

黃帝

7

6.03

37

4

關公

5

4.31

9

5

鄭成功(延平郡王)

4

3.45

7

5

保生大帝

4

3.45

6

5

佛教

4

3.45

4

8

炎帝

3

2.59

8

8

孔子

3

2.59

7

8

陳靖姑(臨水夫人)

3

2.59

3

11

嫘祖

2

1.72

5

11

濟公

2

1.72

4

11

開漳聖王

2

1.72

2

11

玉皇大帝(天公)

2

1.72

2

15

伏羲

1

0.86

3

15

王母娘娘(西王母)

1

0.86

3

15

開閩三王

1

0.86

3

15

將軍祠(施琅、吳英)

1

0.86

2

15

三山國王

1

0.86

1

15

土地公(福德正神)

1

0.86

1

15

包公

1

0.86

1

15

文昌帝君

1

0.86

1

15

楊府爺

1

0.86

1

15

城隍

1

0.86

1

15

朱子

1

0.86

1

15

林公

1

0.86

1

15

五帝

1

0.86

1

15

舜帝

1

0.86

1

15

元始天王

1

0.86

1

15

趙公明(玄壇真君)

1

0.86

1

15

徐霞客

1

0.86

1

15

張聖君

1

0.86

1

15

白馬尊王

1

0.86

1

15

吳三公(菇神)

1

0.86

1

15

游氏仙姑

1

0.86

1

15

五山祖

1

0.86

1

15

清水祖師

1

0.86

1

15

葛仙

1

0.86

1

2024 年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主題列表,按活動數量降冪排列,佔比單位為百分比(%)。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與會台灣人次達千人 2 場活動皆為湄洲媽祖「祖庙」舉辦的媽祖祭祀活動,人數前 5 多的活動主題:媽祖、關公、嫘祖、黃帝、濟公

排序

活動主題

文本發布日期

活動地點

祭祀主題

台灣與會人次

1

纪念妈祖羽化升天 1037 周年暨海祭妈祖祈福大典

10 月 12 日

福建省

媽祖

1,000

1

台湾宫庙千人湄洲谒祖进香暨林氏宗亲祭祀妈祖典礼

10 月 25 日

福建省

媽祖

1,000

3

2024(甲辰)年华夏母亲嫘祖故里拜谒大典

4 月 18 日

四川省

嫘祖

750

3

第三十三届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

6 月 19 日

福建省

關公

750

5

“溯源寻根”——两岸同胞黄帝陵祭祖典礼

8 月 13 日

陝西省

黃帝

400

5

2024 中华济公文化节暨甲辰济公成道 815 週年祭祀典礼

10 月 23 日

浙江省

濟公

400

7

2024 兩岸呂氏文化交流暨太公祭祀活動

3 月 27 日

浙江省

宗族先祖

350

7

“寻根圣君故里 促进闽台融合”福建·永泰 2024 年闽台张圣君信俗文化交流活动

8 月 27 日

福建省

張聖君

350

9

金门李氏宗亲交流

2 月 27 日

福建省

宗族先祖

300

9

台湾妈祖文化交流暨湄洲妈祖祖庙进香活动

3 月 4 日

福建省

媽祖

300

9

海峡两岸青年共祭轩辕黄帝大典活動

7 月 13 日

浙江省

黃帝

300

9

2024 湖北当阳关陵庙会暨海峡两岸礼拜关公仪式

9 月 29 日

湖北省

關公

300

9

“潘氏传统文化交流基地”揭牌活动

10 月 14 日

福建省

宗族先祖

300

2024 年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台灣與會人次前 10 列表,依台灣與會人次降冪排列。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中共官方推動「两岸妈祖文化标准共通」,以「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增进台湾民众的民族认同」

  • 9 月 14 日,凤凰网」發布文本標題「两岸妈祖文化标准共通试点项目获批立项」,內容包含「9 月 12 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下达两岸妈祖文化标准共通试点项目的通知》,湄洲岛两岸妈祖文化标准共通试点项目获批立项,将为加强两岸妈祖文化的交流合作,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提供支撑」。
  • 11 月 19 日,莆田新闻」發布文本標題「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莆田湄洲岛举行」,內容包含「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莆田湄洲岛开幕 [⋯] 现场举行了两岸文化传播联合研究院成立仪式、两岸妈祖文化标准共通试点授牌仪式、妈祖系列海洋数值预报模式开源仪式、妈祖搭心桥——项目推介签约活动」。
  • 11 月 26 日,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两岸妈祖文化标准共通试点授牌」,內容包含「近日,两岸妈祖文化标准共通试点授牌仪式在莆田湄洲岛举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作为两岸妈祖文化标准共通试点」、「推动两岸妈祖文化标准共通,让更多两岸同胞使用同一份技术标准、落实同一套管理规范,有利于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 中共官方推動「两岸共通标准」,除了茶業、生物醫藥產業、知識產權等經濟、產業主題,亦涉及「妈祖文化」等宗教、文化主題。「两岸共通标准」減少台灣特定產業、企業或團體與中國進行交流的成本,強化台灣社會各界對中依賴,可能升高我國受到中國政經脅迫的風險,亦有利於中共進行「两岸融合发展」、「增进台湾民众民族认同」等政治宣傳。DA 103

過半活動於福建省舉辦,「臨海、近台、神祇出生」省份名列前 5:浙江、河南、廣東、山東

  • 116 場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依地點(中國一級行政區)區分,過半數活動舉辦在臨海且靠近台灣的福建省(62)。媽祖活動場次最多(21),反映其「祖庙」所在地(福建省蒲田縣湄洲島),宗族先祖次之(16),反映台灣人口組成之中的閩南移民族群
  • 浙江省排序第 2 位(9),也是臨海且靠近台灣的中國省份。主要祭祀主題包含出生地在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的濟公(2),以及並列為「軒轅黃帝三大行宮」的「仙都黄帝祠宇」祭祀活動(2)。
  • 位在內陸的河南省排序第 3 位(8),主要祭祀主題是開漳聖王(2)。臨海近台的廣東省(6)排序第 4 位(6),主要祭祀主題是媽祖(2)。臨海的山東省(5)排序第 5 位,主要祭祀主題包含媽祖(3)、孔子(2)。

排序

行政區

次數

佔比

說明

1

福建省

62

52.54

臨海、近台、媽祖「祖庙」所在地

2

浙江省

9

7.63

臨海、近台、濟公出生地

3

河南省

8

6.78

主要及四主題:開漳聖王

4

廣東省

6

5.08

臨海、近台

5

山東省

5

4.24

臨海、孔子出生地

6

北京市

4

3.39

6

陝西省

4

3.39

8

安徽省

3

2.54

8

湖南省

3

2.54

8

天津市

3

2.54

11

四川省

2

1.69

11

江蘇省

2

1.69

11

湖北省

2

1.69

11

甘肅省

2

1.69

15

上海市

1

0.85

15

山西省

1

0.85

15

江西省

1

0.85

2024 年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地點、主要主題列表,活動地點以中國一級行政區區分,按活動數量降冪排列,佔比單位為百分比(%)。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活動場次以 3-5 月、10-11 月為多,台灣與會人次 10 月最多

  • 116 場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依活動舉辦地點(中國一級行政區)區分,活動場次的高峰為 3-5 月及 10-11 月。
  • 3-5 月間共有 50 場次活動,按祭祀對象區分以媽祖、宗族先祖(7)活動場次最多,超過 2 場次活動的有佛教(3)、保生大帝、延平郡王、黃帝、炎帝(2)。
  • 10-11 月間共有 24 場次活動,按祭祀對象區分以媽祖(7)活動場次最多,超過 2 場次活動的有宗族先祖(4)、保生大帝(2)。
  • 台灣與會人次超過 1,000 的月份有 3 月、4 月、6 月、8 月、10 月,3、6、8 月略高於千人,4 月超過 1,600 人,10 月則超過 3,100 人。
  • 台灣與會人次最多的 10 月份有 2 場次活動達 1,000 人次,皆為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媽祖「祖庙」舉辦的媽祖祭祀活動。

文本發布月份

場次

可計算台灣與會人次

推估台灣與會人次

2024-01

8

190

301

2024-02

4

300

475

2024-03

14

1,178

1,866

2024-04

25

1,605

2,543

2024-05

11

517

819

2024-06

6

1,109

1,361

2024-07

4

342

542

2024-08

7

1,060

1,680

2024-09

8

615

974

2024-10

11

3,160

5,007

2024-11

13

420

666

2024-12

5

0

0

2024 年中國涉台宗教交流活動各月份活動場次、可計算台灣與會人次列表,活動月份以文本發布月份為準。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中共官宣利用重要精神信仰強化中國利益世界觀:媽祖、黃帝、炎帝、關公、鄭成功、宗族先祖

媽祖:中共官宣強調兩岸「神同源、人同根、文同脉」,民眾到湄洲媽祖「祖庙」是「回家」,兩岸媽祖文化「标准共通」「增强台湾妈祖信众民族和文化认同」

  • 1 月 1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莆台同胞跨年祈福盛典系列活动福建湄洲岛举行」,內容包含「彭立表示,妈祖文化一直是两岸民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从很早开始,两岸就因妈祖来往密切,两岸神同源、祖同根是不可磨灭的事情」。
  • 2 月 29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福建湄洲妈祖祖庙节后迎来多批台湾宫庙代表」,內容包含「千百年来,以“立德、行善、大爱”为精神内涵的妈祖文化已成为联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人同根,神同源”,在台湾,妈祖信众多达 1600 万人,约占台湾人口的三分之二」。
  • 3 月 20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两岸青年福建开启第三次信俗渊源寻根之旅」,內容包含「福州市台江区弘圣传统文化交流服务中心理事长林志军说,此次两岸青年伴着象征忠、孝、节、义、仁的 5 尊福神徒步寻根,岳武穆王的忠、广泽尊王的孝、水部尚书的节、关圣帝君的义、天后妈祖的仁,都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归属」。
  • 4 月 17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台湾苗栗县三妈文化协会来泉开展民俗文化交流」,內容包含「参访团成员表示,“前几年受疫情影响中断了交流,时隔 5 年再次来到霞段宫参访非常激动,两岸信仰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感觉非常亲切,希望以后每年两岸的妈祖宫庙都常来常往!”」。
  • 4 月 28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八闽千姿)千年祖庙续薪火 妈祖文化播四海」,內容包含「台湾台南善化庆安宫、印尼泗水惹班福善宫、新加坡兴安天后宫等世界各地的妈祖宫庙及其信众,不约而同携分灵妈祖回到湄洲祖庙谒祖进香,俗称“天下妈祖回娘家”。与此同时,湄洲祖庙妈祖又分灵到了秘鲁、新加坡、印尼等地」、「2009 年 9 月,以妈祖祭典为主要内容的“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截至目前,全世界从湄洲祖庙分灵出去的妈祖宫庙有一万多座,遍及 50 个国家和地区,妈祖信众达3亿多人。」、「近年来,湄洲妈祖金身重走“海丝路”,已赴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巡安。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林金赞表示,祖庙将聚焦“妈祖信俗”保护这一主题,开展以“妈祖祭典”“天下妈祖回娘家”“湄洲妈祖巡天下”等为重点的信俗固态保护、活态传承,当好妈祖信俗的“传承人”」。
  • 5 月 6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台湾文化艺术交流团走进汕尾」,內容包含「大家同谒妈祖、共祈平安,纷纷表示,两岸同胞人同根、神同源、文同脉,很多隔阂因为妈祖而打破,希望两岸继续以妈祖文化为纽带,加强各领域交流交往,推动两岸民心相通、心灵契合」。
  • 10 月 12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纪念妈祖羽化升天 1037 周年 海祭妈祖祈福大典在福建湄洲岛举行」,內容包含「记者了解到,本次祈福大典共有来自台湾地区的120多家妈祖文化机构、1000 多位台胞参与。对于台胞来说,每次到湄洲妈祖祖庙,都是“回家”。当下,以妈祖文化为纽带联结的两岸同胞情谊越来越深厚」。
  • 11 月 26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两岸妈祖文化标准共通试点授牌」,內容包含「项目申报单位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台湾妈祖联谊会根据有关工作机制和要求,规范妈祖文化技术标准、管理规范,进一步提升妈祖文化的影响力,增强台湾妈祖信众的民族和文化认同」、「推动两岸妈祖文化标准共通,让更多两岸同胞使用同一份技术标准、落实同一套管理规范,有利于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黃帝、炎帝:中共官宣強調兩岸同屬「炎黄子孙」、「血浓于水」,黄帝是「华夏始祖」「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重要情感纽带」

  • 4 月 4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甲辰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举行」,內容提及「随后,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清华,全国政协副主席蒋作君,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马利怀,全国侨联副主席高峰,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等人敬献花篮」、「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自汉代起,中华民族就开始祭祀黄帝的活动。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成为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重要情感纽带」。
  • 4 月 4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中新时评:马英九率台青参祭黄帝固本荣枝」,內容提及「马英九此番率台湾青年人参祭黄帝,有“躬身写史”之效,以实际行动为台湾的中国史叙事和中华文明认同正本清源」、「马英九当天指出,今天能带着台湾的年轻人到陕西亲自祭黄帝 “感到意义重大”。他希望随同到访的台青 “透过这次难得的机会,要更加牢记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根源,以及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
  • 4 月 5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郁慕明十次赴陕谒轩辕:是一段旅程,更是个人心意表达」,內容提及「作为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有“中华第一陵”之誉的黄帝陵,在郁慕明心中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凝聚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 4 月 6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日月谭天丨公祭轩辕黄帝,体认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使命」,內容提及「正在大陆寻根、交流的马英九先生带领台湾青年学子参加了典礼。谭主注意到,岛内舆论将祭黄帝陵视为马英九此行的“重要一站”,因为“拜祭黄帝是同根同脉同文化的共识”」、「在公祭轩辕黄帝的过程中,“海峡两岸骨肉相连,民族根脉不可分离”有了更深刻的注脚。谭主相信,两岸中华儿女必将携手同心,共同承担起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
  • 5 月 15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甲辰年海峡两岸同胞神农炎帝故里民间交流系列活动在高平举行」,內容提及「海内外炎黄子孙共拜华夏始祖,共融血脉亲情,凝聚共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伟力」、「在亲密热烈的互动交流中,两岸同胞感受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深化民族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展望携手同心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
  • 7 月 13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共同传承中华文化 海峡两岸青年共祭轩辕黄帝」,內容提及「海峡两岸同胞同宗同祖、血脉相连,此次两岸青年共祭轩辕黄帝大典,对于深化海峡两岸青年的交流合作、融洽青年同胞感情、增进台湾青年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 9 月 23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两岸同胞齐聚湖南炎陵 共溯文化根脉叙同胞情谊」,內容提及「台湾新党副主席、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林易陞说,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交流大会的举办,为两岸同胞搭建了一座心灵相通的桥梁,让大家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不解之缘」。

關公:中共官宣詮釋關帝文化「教导中华兒女忠诚于国家、民族、家庭」,彰顯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血脉相连」

  • 6 月 19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两岸民众相聚福建东山共庆关帝文化」,內容提及「关帝信仰文化源远流长,是两岸共同的民间信俗,彰显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血脉相连」、「“关圣帝君以忠义仁勇著称于世,千百年来,他的精神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连接海峡两岸同胞心灵的桥梁。”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杨荣辉说,关帝文化教导人们要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忠诚于家庭,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应得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继承和发扬」。
  • 9 月 27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2024 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交流暨关林朝圣大典在洛阳举行」,內容提及「关帝信仰文化源远流长,是两岸共同的民间信俗,彰显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血脉相连。每年都有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大批炎黄子孙前来关林拜谒。1994 年至今,由中国古代秋季祭拜武圣关公大典活动演变而来的关林朝圣大典已连续举办 30 届」。
  • 9 月 29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湖北当阳举办 2024 关陵庙会暨海峡两岸礼拜关公仪式」,內容提及「“关公在台湾民众心中享有极高的地位,他的忠诚、义气、仁爱和勇敢成为许多台湾家庭所推崇的道德准则。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两岸的和平发展,也离不开共同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信仰。” 一位来自台湾的嘉宾在仪式结束后感慨道」。
  • 10 月 27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10 家台湾分灵宫庙赴泉州通淮关岳庙谒祖溯源」,內容提及「“在台湾众多的民间信仰中,关公是最受欢迎和崇拜的神明之一,所以主祀关公的庙宇众多。”台湾台中大雅区建兴宫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孝民告诉记者,每次来到泉州都倍感亲切,语言、风俗习惯都很相似。通过此次“分灵认证”活动,助力台湾各个宫庙找到“根”」。

鄭成功:中共官宣凸顯鄭成功「收复台湾」「贡献」,強調「爱国主义」「提出“两岸同属一中”原型论述」「维护国家统一」,批評「民进党当局」「利用郑成功建构台独史观」

  • 4 月 3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台南市文化协会来汕头开展郑成功文化交流」,內容提及「周芷茹会长、郑道聪创会会长表示,台南市文化协会将探索与汕头等粤东城市建立郑成功文化交流的常态化机制,组织岛内郑成功信众分批走访汕头郑成功历史足迹,缅怀郑成功驱逐荷夷、开发宝岛、教化惠民的丰功伟绩;引导两地信众共同弘扬郑成功爱国主义精神,携手推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
  • 4 月 16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台中市清水圣文宫到成功故里谒祖进香」,內容提及「两岸同胞列队在开台圣王——郑成功座像前,进香祈福,行鞠躬礼,祈求“国姓爷”佑庇两岸和谐、风调雨顺,感恩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夷、开发宝岛、教化惠民的丰功伟绩,弘扬爱国御辱、忠诚为民、敢于斗争、奋发图强的成功精神。现场气氛隆重而热烈」。
  • 8 月 27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纪念郑成功诞辰 400 周年」,內容提及「2024 年是民族英雄郑成功诞辰 400 周年。回顾历史,缅怀郑成功复疆建台壮举,隆重纪念郑成功伟大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郑成功提出了“两岸同属一中”的原型论述,明确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彰显了台湾归属中国版图的历史事实和法理依据」、「郑成功英勇抗击西方侵略势力的功绩及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共同历史记忆」。
  • 8 月 28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两岸台胞在京纪念郑成功诞辰 400 周年暨收复台湾 362 周年」,內容提及「两岸台胞民间交流促进会 27 日在北京举办纪念郑成功诞辰 400 周年暨收复台湾 362 周年两岸交流活动」、「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视频致辞表示,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在台传承中华文化,彰显两岸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中华民族的历史事实」、「台湾学者、统一联盟党主席戚嘉林表示,我们应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评价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代意义」。
  • 8 月 30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两岸台胞民间交流促进会到信阳市参访交流」,內容提及「收复台湾 362 周年、两岸同胞将永远铭记这段共同的历史,守护保卫好共同的家园」。
  • 9 月 2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评论:对于郑成功的历史评价 民进党当局含糊不得」,內容提及「看似高调“纪念”,实则移花接木。民进党当局将郑成功歪曲为“外来者”和“在台独立政权”代表人物的形象,利用郑成功加速建构“台独史观”,割裂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联系」。

宗族先祖:中共官宣強調宗親會及名人赴中祭祖是「寻根」「感受血脉相连」「共叙血脉亲情」「爱国爱乡」,宣稱「民进党当局」「政治操作切割不断两岸联结」

  • 5 月 17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台湾彰化江氏宗亲回祖籍地福建永定寻根谒祖」,內容提及「来自台湾彰化县的 43 位江氏宗亲,近日回到祖籍地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镇寻根谒祖,追寻家族的历史脉络,感受血脉相连的亲情」。
  • 6 月 9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首届闽台同宗村族谱交流大会在福建石狮开幕」,內容提及「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原副馆长、闽台谱牒文史专家朱定波介绍,福建是广大台湾同胞最主要的祖籍地,闽台同宗村约有 1.2 至 1.5 万对。“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大会,助力更多台湾同胞实现族谱对接、寻根谒祖、认祖归宗,进一步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 7 月 1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巧遇姻亲搭桥引线,台胞组团赴福建南安恳亲谒祖」,內容提及「两岸李氏宗亲在山腰祖祠举行祭祖活动,向先祖鞠躬行拜谒礼,用最虔诚的情感和传统的仪式,缅怀先祖、祈求保佑、感恩追始,共叙血脉亲情」、「两岸李氏同胞从李氏历史渊源、字辈族谱姻亲往来等方面话家常、谈发展,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彰显了拳拳赤子心、殷殷爱族情以及爱国爱乡情怀」。
  • 10 月 16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台湾各地曾氏宗亲会到福建南安寻根谒祖」,內容提及「台湾曾氏宗亲理事长联谊会总会长曾煜池率彰化县曾氏宗亲会、台中市曾氏宗亲会等全台各地曾氏宗亲会一行 60 余人到曾氏开闽龙山发源地福建南安官桥镇成竹村前曾白石家庙寻根谒祖,慎终追远,交流互动,感受祖地家乡人民的热情,共话两岸曾氏骨肉亲情」、「通过此次活动,台湾曾氏宗亲了解了龙山曾氏入闽、赴台的历史,见证了两岸曾氏宗亲的同根同源和割不断地骨肉亲情,践行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传承了祖地文化,促进了两岸曾氏宗亲情感沟通、文化交流、心灵契合,进一步深化了两岸融合发展」。
  • 11 月 25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港台腔:台湾同胞不做“无根漂萍”」,內容提及「台湾民意机构前负责人王金平近日回到福建漳州老家祭祖,并参访厦门、莆田、南平等地。在民进党当局极力破坏两岸关系、阻挠两岸交流的当下,岛内知名人物回乡祭祖并展开文化交流的举动再次说明,政治操作割不断两岸之间的血脉亲情和历史文化联结挡不住两岸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人心所向」。
  • 12 月 16 日 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標題「“两岸一定要带着这种亲情、祝福向前走”」,文本內容內容包含「“两岸血脉不可分割,让我们从此携手共进,共创两岸和平共荣” 郭正亮希望更多台湾民众踏上回乡寻根之路,这不仅是为了缅怀祖德,更是两岸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之责」。
  • 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