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RG 於 2019 年成立,由台灣媒體工作者、學者、資料科學家及公民運動者組成,以科學研究方法調查中國對台認知戰,以深入了解中國對台「資訊操弄」及「滲透」在台灣大眾傳媒、網路資訊空間、在地草根社群之中各種樣態,建構訊息傳遞、滲透路徑的網絡。
IO 指的是 information operation,也是 IORG 的研究主題之一:在「認知戰」(cognitive warfare)框架下的「資訊作戰」及更廣義的「資訊操弄」。資訊操弄就像病毒一樣,會不斷的進化,我們相信,提升公民「資訊判讀」的能力,提升整體公民社會的「抗體」,是最有效、終極的防衛機制。
基於公開資訊與公民參與的價值,IORG 串連台灣各地的草根運動者及社群,形成了解、對抗資訊操弄及滲透的台灣在地網絡,亦能透過網絡,強化公民運動者、社區團體的組織、研究能力。
為什麼要研究中國對台認知戰?
長久以來,中國為併吞台灣,「資訊操弄」及「滲透」一直是其重要手段。
近年來,中國對台公開及隱密的影響力持續增加。中國共產黨及其附隨組織,收編台灣企業、媒體、公民組織,加強對台資訊作戰,以台灣為試驗場,發展認知戰的工具、戰術及戰略,協助其政治宣傳、加深政治分化、危害台灣主權、侵蝕台灣人民對民主的信任。此一發展正嚴重影響區域和平穩定,引起全球民主國家的關注。研究及反制,勢在必行。
2020 年度計畫
研究報告
2020 年間,IORG 會釋出 3 份報告,將研究資料及成果與社會大眾、新聞媒體及研究機構分享。我們相信,IORG 的研究成果能夠增進社會大眾對資訊操弄、認知戰的具體理解,促進跨國交流、合作,加強防衛民主全球伙伴關係。
在地連結及工作坊
2020 年間,IORG 正在全台各地,與在地研究團隊、公民組織、文化教育機構協力舉辦工作坊。我們相信,資訊操弄、外國滲透的面貌複雜、多變,且高度在地化。這些工作坊是雙向溝通的契機,能將研究成果直接、面對面的分享給更多人,共同發展反制資訊操作的有效方法,也能收到更多元的經驗及看法,減少研究的偏誤,更全面地建構認知戰的面貌。
組織資訊揭露
2019 至 2020 年,IORG 的經費來自「戰爭與和平報導研究所」(Institute for War and Peace Reporting,簡稱 IWPR)。IWPR 是一個國際非政府組織,支持世界各地具有衝突、危機和轉型中國家的公民社會倡議行動。更重要的是,為了促進言論自由、加強課責、建立多元包容的社會,並協助在地媒體及公民組織發展機構的制度化。
IORG 目前並未成立法人,財稅相關事務,目前由台灣獨立媒體《沃草》為法人,與 IORG 成員協力處理。除財稅相關事務外,IORG 團隊在預算規劃、組織決策、調查研究、內容推廣上皆為完全獨立運作,與《沃草》互不影響干涉。
數據資料公開
IORG 相信反制認知戰的急迫性,也同時相信,研究結論必須基於可公開檢驗的科學方法,以數據支持論述,減少臆測、避免煽動性的修辭。
IORG 持續主動,以自動、半自動、人工方式蒐集具研究價值的資料,也透過與學者、專家的合作,取得具研究價值的資料。
目前,IORG 備有「網路內容資料庫」、「社交媒體資料庫」、「即時訊息資料庫」3 項格式化資料庫。
「網路內容資料庫」包含台灣電視新聞、新聞網站、內容農場、中國官媒、類官媒、中國媒體的報導、文章資料,資料由來自 IORG 主動蒐集,或來自台灣公民黑客社群「g0v 台灣零時政府」社群專案《0archive 零時檔案局》、《newsdiff》、《tvlogger》等。
「社交媒體資料庫」包含 Facebook、微博、微信公眾號、Twitter 貼文資料、YouTube 影片資料,台灣在地社交媒體如 PTT、Dcard 貼文資料。資料由 IORG 主動蒐集,或來自 g0v 社群專案《0archive 零時檔案局》。
「即時訊息資料庫」包含 LINE、Facebook Messenger 訊息資料、Facebook 封閉社團貼文資料,資料由 IORG 地方調查團隊主動蒐集,或來自 g0v 社群專案《Cofacts 真的假的》的開放資料。
另外,IORG 亦備有訪問逐字稿、中國對台滲透等非格式化資料。
在不違反資料原始授權條款,亦不會危及資料提供者安全的狀況下,IORG 致力公開各式資料、分析成果、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