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 關西機場

IORG 中國對台資訊操弄案例研析

  • 作者 = IORG 研究總部
  • 發布 = 2021.2.28 20:00
  • 更新 = 2021.3.1 18:00
時間區間

2018/9/5 至 9/15

關鍵字詞

關西機場、中國大使館派車、中國人先上車、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就可以上車跟祖國走

重要論述

  • B.11 = 中國大使館派車接送受困旅客,中國人先上車
  • B.12 = 台灣人自認中國人也可以上車

重要傳播節點

  • 微博「洪水猛獸 baby」
  •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
  • 中國《觀察者網》
  • PTT「czqs2000」
  • PTT「GuRuGuRu」
  • 台灣《蘋果日報》

摘要

中國駐外領事館介入

2018/9/5 微博帳號「洪水猛獸 baby」貼文表示中國大使館「派車到機場接人」,稍晚,中國媒體《觀察者網》刊登報導,除引述「洪水猛獸 baby」貼文,更描述現場有人表示台灣人只要「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就可以上車跟祖國走」,引起台灣新聞媒體報導。

假訊息進入新聞媒體、政論節目,成為高度關注話題

PTT 帳號「czqs2000」「問卦」、帳號「GuRuGuRu」分享在關西機場的親身經歷。由於「B.1 關西機場」事件觸及國家、身份認同議題,台灣新聞媒體開始大量報導,政論節目也密集討論該事件發展,使此一事件成為台灣當時輿論最熱門的話題。

選前時機敏感

事件之初 2018/9/5 即有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介入,發佈新聞稿表示「已聯繫日本關西機場安排轉移中國旅客事宜」。中國官方雖未直接宣稱「由中國大使館派車」,但「洪水猛獸 baby」在微博貼文中標記中共官媒、中共組織,疑似中國人在 PTT 上的發文,再加上選前 3 個月的敏感時機,IORG 合理懷疑,此事件為針對台灣的假訊息資訊操弄。

台灣新聞媒體缺乏查核,有助資訊操弄傳播

2018/9/15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發表查核報告,引述其與關西機場發言人的訪談,確認「中國大使館派車到機場接人」是一則假訊息,「關西機場事件」輿論逐漸平息。

背景

2018/9/4,日本關西國際機場受強烈颱風「燕子」襲擊,造成機場跑道及建築物淹水、停電,無法正常營運,自日本時間下午 3 時起封閉,數千名旅客受困機場。

「中國人先上車」

2018/9/5 12:23,微博帳號「洪水猛獸 baby」發佈貼文(圖 B.1.1),表示中國大使館「第一時間」與關西機場協調,「安排專車」讓中國遊客可以先離開機場,附上「秒拍」短片,並標記中國官媒如《新華社》、《人民日報》以及中共青年組織《共青團》的微博帳號。

圖 B.1.1 《觀察者網》報導內文引用螢幕截圖,應為微博帳號「洪水猛獸 baby」2018/9/5 12:23 貼文。圖片來源:IORG 下載於 2020/4/19 21:16 ,《觀察者網》原文已刪除。X-2RJ0-3204

9/5 稍晚 15:23,中國媒體《觀察者網》發表一則報導 X-2RJ0-6739原文最後更新於 2018/9/5 22:29:50),表示「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 5 日下午派出 15 輛巴士」、「優先接運中國旅客離開」。該報導中除了引用「洪水猛獸 baby」微博訊息(圖 B.1.1),還引述其他中國網友宣稱「有台灣旅客詢問是否能上車」、「得到的答案是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就可以上車」。

圖 B.1.2 《觀察者網》報導內引用螢幕截圖,可能為微博帳號「本-良品mini」9/5 17:42 貼文。圖片來源:《觀察者網》報導,IORG 下載於 2021/2/28 0:52。X-2RJ0-3667

據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提供的說法,「9 月 5 日晚間,微博出現大量相關貼文」(圖 B.1.3-4)。經 IORG 查證,其中微博帳號「本-良品mini」9/5 17:42 貼文內容與《觀察者網》報導內文提到「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就可以上車」的螢幕截圖(圖 B.1.2)中內容文字、emoji、空格、排版完全一致。

圖 B.1.3 9/5 晚間,內容含有中國使館接送中國遊客的微博貼文,其中包括中國媒體《觀察者網》及中國官媒《人民日報》。圖片來源:IORG 截圖於 2021/2/22 18:02-18:22。貼文連結:中國官媒北京時間《时间视频》影片貼文战略情报菌觀察者網人民日報X-2RJ0-4497 X-2RJ0-6198 X-2RJ0-7362 X-2RJ0-6094

圖 B.1.4 9/5 晚間,內容含有「中國人先上車」、「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就可以上車跟祖國走」的微博貼文。圖片來源:IORG 截圖於 2021/2/22 18:02-18:22。貼文連結:本-良品mini日本包车地陪乐程国际左奶奶在东京聚盈传媒X-2RJ0-7805 X-2RJ0-7158 X-2RJ0-9001 X-2RJ0-1137

經 IORG 查證,9/5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發文表示「经我馆积极协调,日方于 9 月 5 日上午 11 时 30 分启动集中转运中国旅客工作」。中國大使館僅宣稱「積極協調」,而非「派車」。

9/6 7:04,台灣 PTT 八卦版出現第一則相關貼文,暱稱「青山」的帳號「czqs2000」X-2RJ0-8819 以「有沒有關西機場中國人先上車的卦?」為題發表貼文,描述 9/5 在關西機場有台灣人詢問能不能和中國人一起上車的狀況。至此,「中國人先上車」一詞進入台灣資訊圈。

同日 8:53,台灣《蘋果日報》以「中使館派車接關西機場陸客,要台灣人自稱中國人可上車」為題,刊出文字報導,後標題改為「陸媒稱中使館派車接陸客,風災爭議報導始末X-2RJ0-3815

「親身經歷」加速輿論擴散

9/6 10:04,PTT 帳號「zoosleep」在「日旅版」轉貼蘋果日報新聞的貼文 X-2RJ0-1502,10:41 帳號「GuRuGuRu」貼文 X-2RJ0-5103,以「親身經歷」回應蘋果日報的報導內容。貼文內容描述 9/5 當天受困關西機場的狀況,提到有另一名台灣旅客告知中國大使館有派專車來接中港澳台的旅客,致電台灣駐日大阪辦事處卻得不到協助,但自己搭上「專車」的過程中完全沒有人要求必須自稱中國人才能上車,引起輿論廣大迴響,成為台灣新聞媒體報導、各大政論節目討論的議題。

以 Google Trends 查詢「關西機場」這個搜尋關鍵字 2018 年一整年在台灣的每週「搜尋熱度」,可以發現 2018/9/2 當週確實是 2018 年的最高峰(100),也是全年平均(10.5)的 9.52 倍(圖 B.1.5)。9/15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查核報吿發表當週為 40,後為 18、10。

圖 B.1.5:2018 年「關西機場」關鍵字在台灣的「搜尋熱度」趨勢變化。來源:Google Trends,資料下載於 2020/4/23 0:20,IORG 製圖。縱軸為特定區域及時間區間內「搜尋熱度」分數,以時間區間內最高點為基準,100 分代表該字詞的熱門程度在該時間區間內達到最高峰。50 分表示熱門程度為最高點的一半,0 分表示資料不足。

以「關西機場」為關鍵字,搜尋 IORG 社交媒體資料集中相關貼文的數量,同樣可以觀察到 2018 年 9 月初有個顯著的高峰(圖 B.1.5),單日貼文數量最高的是在 9/6 ,也就是台灣《蘋果日報》報導 X-2RJ0-3815 發佈當日。2018/12/21 高峰為前日蘇啟誠遺孀發表聲明。2019/3/5 日本 NHK 發表「假新聞害死外交官」專題影片,隔日即為另一個貼文數高峰(圖 B.1.6)。

圖 B.1.6 IORG 社交媒體資料集 2018/8/1 至 2019/4/30 含有「關西機場」關鍵字詞的貼文數、分享數分佈。來源:IORG 社交媒體資料集,IORG 製圖。

事實查核、政府機關反應

「B.1 關西機場」事件在台灣自 9/6 出現第一則新聞報導開始,相關輿論至少持續到 9/15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刊出查核報告,關西機場發言人河井勇樹先生確認「中國優先派車至機場接人」是假訊息為止。2019/4/17 NCC 做出決議,認為包括壹電視新聞台、三立新聞台及 TVBS 新聞台等頻道,和東森電視台「關鍵時刻」、中天電視台「新聞深喉嚨」等政論節目報導此事件時「針對事實查證應更加注意周延」,並要求限期改善。2019/5/29 監察院發佈的調查報告中,也完整紀錄整起事件的假訊息內容及散佈情況。

台灣新聞媒體有助於假訊息傳播

IORG 雖查無中國政府直接介入「B.1 關西機場」事件假訊息傳播的證據,微博帳號「洪水猛獸 baby」在貼文中標記官媒帳號,還附上影片意圖提高訊息真實性,再加上選前 3 個月的敏感時機,讓 IORG 合理懷疑這是一次針對台灣的假訊息攻擊。

微博、中國媒體《觀察者網》並非台灣人獲取訊息的來源,如「B.1 關西機場」事件真的是中國對台發動的一次資訊作戰,「中國大使館派車往關西機場營救受困之中國旅客」的假訊息究竟是如何在台灣產生如此大的輿論跟影響呢?

IORG 認為,造成此結果的原因主要有 3:

國家、身份認同議題吸引注意,台灣新聞媒體主動散播相關訊息

《觀察者網》的報導中,除了提及「中國大使館派車到機場接人」這則假訊息之外,加入了「台灣人自稱中國人就可以上車」的故事,使得「關西機場事件」直接觸及台灣內部的一個敏感議題:國家和身份認同。而為了確保「台灣人自稱中國人就可以上車」這個資訊能夠進入台灣資訊空間,吸引台灣新聞媒體、政論節目注意,對輿論和社會造成影響,才會有 PTT 帳號「czqs2000」主動的發文。經過調查,「czqs2000」貼文的 IP 紀錄來自中國,且根據他在 PTT 論壇的其他貼文,此帳號應是一名來自北京的新聞攝影師 X-2RJ0-3136

記者習慣自社交媒體取材

台灣新聞媒體記者撰寫報導時經常會參考社交媒體如 Facebook 或 PTT 等平台上的貼文。IORG 推論,因 PTT 貼文導致《蘋果日報》記者循線發現《觀察者網》報導並引用,讓訊息更進一步傳播。

缺乏內部事實查核機制

如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決議中的內容,台灣新聞媒體缺乏一套完善的內部事實查核機制,在想搶先報「新」聞的風氣下,少有媒體願意多花時間查證自己所報的新聞,因而容易淪為中國資訊操弄的「打手」。

上述 3 個原因,讓「中國大使館派車到機場接人」的假訊息,及其引申出「台灣人自稱中國人就可以上車」的訊息得以從中國微博的一則貼文,演變成一時台灣輿論的中心、激起社會對立。雖然《自由時報》在 9/7 20:37 就曾刊登一篇標題為「日本救災中方爆假訊息;黨政人士:蓄意占我國便宜」的新聞 X-2RJ0-5543,顯示事件初期其實也有「此事件可能是假訊息」的觀點,可惜此一觀點當時並未成為新聞媒體、政論節目的討論方向,直到確認「中國優先派車接人」為假訊息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