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從第一線接觸民意的經驗,評估台灣目前受到資訊操弄的程度為何?
每天早上醒來,打開手機,我的 LINE 大概都是上千通訊息,有些是輕而易舉判斷就是假消息,甚至是惡意造假的那種,但有些連我自己都會愣一下,無法第一時間肯定真假。我們一張開眼、一上工,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馬上去向行政部門,求證這些政策是不是被誤傳或造假了,接著馬上再請行政部門,針對這些訊息,提出回應的文字或者是圖卡,讓我們來協力去澄清。
LINE 上面也有很多支持者,會傳各種消息,來直接問我「這是真的嗎?委員這是真的嗎?」所以我說這件事情是非常可悲的,民主自由、言論自由的台灣,讓我們的政府,不管是立法委員、立法部門,或者是行政部門甚至行政首長疲於奔命在消弭各種謠言。每天政府一開門,我們沒有辦法先向全民宣導正向的事情或是政績,反倒將心力用在消毒謠言,去釐清然後反制,我覺得這是非常嚴重的內耗。
我覺得臉書還好一點,畢竟臉書是公開的,如果有謠言,很多人會主動跳出來,在下面的留言串幫忙澄清,可是 LINE 群組,相對比較封閉,使用者年齡也比較高一點,本身並沒有那麼完整的資訊蒐集能力,或本身獨立思考能力也比較有限,因此在 LINE 上,使用者資訊落差比較高,我們目前也只能以自身的力量,接收到訊息再幫忙查證跟回覆,但真的很花時間。
根據 IORG 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積極在對台進行資訊操弄,委員認為台灣有什麼方法可以保護自己或反制?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的大外宣越來越嚴重,他們無所不用其極的用 sharp power(銳實力)針對我們,雖然台灣不是單一被鎖定的國家,但絕對是他們攻擊的重點,發展越演越烈,網絡越來越綿密。
我認為在 2018 年那場選舉,民進黨遭逢非常慘烈的教訓。中國的資訊操弄,在 2018 年是開花結果的,民進黨當時還沒有佈建出完整的一個反制機制。
反制機制應當分成三個層次。第一,是我們有沒有足夠的快速回應建構流程,就像我現在每天收到的假訊息,可以向黨團求證、向黨中央求證、向行政部門求證,或是有專人,快速製作圖卡廣傳回應。在 2018 以前,我們每天被攻擊大量的不實消息,卻沒有完整的快速反制系統,導致全盤潰散;第二,那時候全面被中國操弄的狀況下,台灣人民的心理機制,也沒有建立起「先懷疑、查證再轉傳」的習慣;第三,教育端的深化,是到現在都還欠缺的,這三個層次 我們都還逐步在改進。
2018 年,我們是連第一個層次都沒有,以至於一夕之間被打趴,到了 2020 年,經過兩年的檢討,我們非常嚴肅的去面對假消息,了解「建立反制機制」有多麼重要。上述的三個層次,現在第一層做得相對健全,公民的素養跟心理機制也慢慢的強化了,這就也是為什麼,現在每天會有很多選民,看到訊息會主動先丟來問,他知道第一關「先查證」。
目前在法規上還有不足之處嗎?會想建議行政、立法部門分別可以做什麼?
要針對資訊操弄,絕對不只是單一立法,立法只是一個作為「查出確實是惡意滲透行為」的警示工具,其實我認為這都已經是相對末端。
我反而覺得,應當是先思考能怎麼管理這些「協力者」,你看「中天新聞」,那些造假新聞的裁處,最後等結果下來,都已經事過境遷了,早已過了反制的時效,跟已經造成的社會傷害,是相當不對等的。
我的專業是教育,我期待能夠從國教到高教,都能研發出一套防治假訊息的相關課程和訓練,
長期培養我們獨立思考能力和公民素養。台灣的公民教育,確實還需要再被建構,我覺得必須從教育端開始,例如融合式的思辨式課程規劃,國小、國中可以有不同的教材教案。
例如國小、國中可以從遊戲或演練,讓孩子知道,在資訊爆炸的現今,怎麼去過濾訊息;那高教、大學以上,可以鼓勵成立類似題目的社團、組織或工作坊,或是像我們現在在推廣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鼓勵學生跟老師,以台灣現在社會的重要議題為出發點,去討論並找出解決方案,讓年輕人的創意,能夠來進行社會改造。
教育端整體來說,還沒有看到政策著力在此,這也是我非常希望能夠來建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