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2025 年 7 月 26 日為「大罷免」首波 24 名國民黨籍立委罷免案投票日,7 月 20-26 日為投票倒數 1 週。
- 根據 IORG 資料庫,上週至少 4,648 則中共文本提及台灣(包括重要政治人物、主要政府部門、政黨),中共官媒發布 3,561 則最多,香港官媒 441 則次之。
上週中共:數據
- 上週中共提及民眾黨的比例較前一週上升 2.9 倍;同時提及民眾黨及國民黨(不提民進黨)的比例上升近 1 倍,內容多為報導藍白造勢活動,顯示中共在大罷免投票當週放大在野黨活動熱度。
- 新黨仍是中共最關注的小黨,侯漢廷、王炳忠等新黨政治人物批評大罷免、批評政府救災的發言持續獲中共官媒引述。
- 中共官媒選前回顧台灣立委罷免史的評論中提及時代力量、台灣基進等小黨,包含時任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罷免案、時任台灣基進黨立委陳柏惟罷免案。
- 我國國軍(「台军」)是上週中共最關注的台灣組織,旺中、聯合是上週中共最關注的台灣媒體集團,與上上週呈現相同趨勢。
- 館長呼籲台灣人「大聲講出我是中國人」、趙少康參與反罷免活動,成為上週中共最關注的名嘴前 2 名。
- 賴清德仍為中共提及最多的政治人物,柯文哲因羈押中收到投票通知單而受中共關注。
- 除受罷免挑戰的立委如徐巧芯、葉元之、王鴻薇,民進黨立委陳亭妃因抨擊政府風災救災不力而獲中共關注。
上週中共:官方說法
- 上週中共官方涉台評論次數較少,唯有發言人郭嘉昆讚賞南非將台灣駐處改名降級,以及批評日本縱容林佳龍訪日。
- 官媒如人民日報批評賴清德「團結十講」是「荒谬歪理」、「挑衅引战」,人民日報及新華社批評賴政府風災後救災緩慢,解放軍報批評日本「防衛白皮書」是「在台湾问题上指手画脚」。
上週中共:台灣人在中國
- 上週中國各地至少 34 場涉台活動,16 場活動以青年、學生為主要參與者佔比將近一半,包含 5 場實習、培訓活動。
- 上週台灣人參與人數 1,192 人,較上上週相比減少 54.5%,與 2024 選前相比則相當。相較於選前 3 週、選前 2 週,上週並沒有參與人數超過 500 人活動。
- 台灣參與者:前嘉義市議長蕭淑麗繼 2023、2024 年後再度參訪江西;透過「黑悟空」感受太原魅力、「全方位感受大陸強勁活力」的台灣青年。
- 中共參與者:層級最高者為江西台办主任蔡清平。
上週中共:台灣時事
- 上週中共最關注的台灣時事:大罷免(政治)、丹娜絲颱風災情(民生)
- 上週中共關注多項台灣時事:漢光演習(國防)、林佳龍訪日(外交)、美國推動台灣安全合作倡議(外交)、台師大抽血實驗爭議(教育)、黃仁勳赴北京參加鏈博會(經濟),論述主要負面抨擊民進黨施政、與美日的外交。
上週中共:精選美食
- 台灣麻吉:台灣烘培冠軍麵點師教學,想和大家做好麻吉。
- 山西陳醋:醋香中能聽到歷史呼吸。
資料來源
- 2025 年 7 月 20-26 日間,IORG 資料庫內中國政府組織、中國解放軍組織、中國政治組織、中共官媒、中共官媒品牌、中共官媒內容、中共官方連結媒體、中共官方認可媒體、中共官方認可網紅、中國國營企業、中國政治人物、香港官媒、澳門官媒提及台灣的文本共計 4,648 則。
- 微博貼文、YouTube 影片數量最多。
- 各來源之中,以中共官媒的 3,561 則最多,香港官媒 441 則次之,中共官媒內容(如「新闻来了 News Daily」) 155 則第三。
報告用語 | 搜尋條件 |
---|---|
提及台灣 | { 台灣, 台島, 賴清德, 蕭美琴, 卓榮泰, 韓國瑜, 吳釗燮, 徐斯儉, 林飛帆, 劉德金, 顧立雄, 林佳龍, 邱垂正, 沈有忠, 梁文傑, 蔡英文, 馬英九, 柯文哲, 黃國昌, 朱立倫, 民進黨, 國民黨, 民眾黨, 台當局, 台北當局, 中國台北, 中華台北, 總統府, 行政院, 立法院, 立法委員, 國防部, 外交部, 陸委會, 台立法部門, 台行政部門, 台防務部門, 台防衛部門, 台衛生部門, 台疾控部門, 台外事部門, 台司法部門, 台立法機構, 台行政機構, 台防務機構, 台防衛機構, 台衛生機構, 台疾控機構, 台外事機構, 台司法機構, 台立法機關, 台行政機關, 台防務機關, 台防衛機關, 台衛生機關, 台疾控機關, 台外事機關, 台司法機關, 島內民眾, 島內網民, 島內輿論, 島內媒體, 台媒, 台獨, 台軍 } 或以下任何搜尋條件 |
提及民進黨 | { 民進黨, 賴清德, 蕭美琴, 卓榮泰, 吳釗燮, 徐斯儉, 林飛帆, 劉德金, 顧立雄, 林佳龍, 邱垂正, 沈有忠, 梁文傑, 蔡英文 } |
提及國民黨 | { 國民黨, 韓國瑜, 馬英九, 朱立倫 } |
提及民眾黨 | { 民眾黨, 柯文哲, 黃國昌 } |
提及時代力量 | { 時代力量, 時力, 王婉諭 } |
提及小歐盟 | {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 小歐盟 } |
提及台灣綠黨 | { 台灣綠黨 } |
提及台灣基進 | { 基進, 王興煥 } |
提及親民黨 | { 親民黨, 宋楚瑜 } |
提及新黨 | { 新黨, 吳成典, 郁慕明, 侯漢廷, 王炳忠 } |
提及統促黨 | { 中華統一促進黨, 統促黨, 張安樂, 白狼 } |
提及台聯 | { 台灣團結聯盟 } |
報告用語及搜尋條件。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註:「台聯」和中共「台湾同胞联谊会」(如「全国台联」、某省市「台联」)字詞組合相同,另,「綠黨」和歐洲多國綠黨(如德國、英國)字詞組合相同,故先行排除。
平台 | 中共文本數量 |
---|---|
Facebook 華語粉專 | 356 |
YouTube 華語頻道 | 1,105 |
13 | |
微博 | 2,571 |
抖音 | 177 |
網站 | 426 |
總計 | 4,648 |
提及台灣的跨平台中共文本數量。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上週中共:數據
政黨:選前 1 週藍白聯合造勢活動獲中共放大,國民黨與民眾黨被同時提及的文本佔比上升近 1 倍
- 大罷免投票前一週中共發布 997 則文本提及台灣政黨(藍綠白三大黨及其他主要小黨),佔中共文本總數 21.5%,較前一週(25.1%)略減少約 3.6%。
- 三大政黨中共 862 則提及民進黨;其次為國民黨的 335 則及民眾黨的 187 則。
- 民眾黨被中共提及的次數,在政黨文本中的佔比從前一週 6.5% 上升 2.9 倍來到 18.8%,原因與選前一週民眾黨政治人物參與各地選前造勢有關。
- 新黨仍為被中共提及最多的小黨,文本除提及新黨人士赴中參與活動外,侯漢廷、王炳忠等新黨政治人物批評大罷免、批評政府救災的發言持續獲中共官媒引述。
- 上週中共有 2 則文本提及時代力量,其一為報導「時代力量前主席」陳椒華發文批台南公務機關上班時間才救災被台南市府提告誹謗;另一為 「香港新聞網」回顧歷年台灣立委罷免案時提及「時任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罷免案。
- 「香港新聞網」回顧歷年台灣立委罷免案時也提及「時任台灣基進黨立委」陳柏惟罷免案。
- 親民黨在上週被 1 則中共文本提及,來自王炳忠於 「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政論節目上發言(影片 24:00 開始),呼籲台灣在野黨建立明年九合一選舉提名協商機制,仿效過去國民黨、親民黨、新黨整合經驗。
文本內容 | 文本數 | 政黨文本佔比 | 整體佔比 |
---|---|---|---|
民進黨 | 862 | 86.46 | 18.55 |
國民黨 | 335 | 33.60 | 7.21 |
民眾黨 | 187 | 18.76 | 4.02 |
新黨 | 25 | 2.51 | 0.54 |
時代力量 | 2 | 0.20 | 0.04 |
台灣基進 | 1 | 0.10 | 0.02 |
親民黨 | 1 | 0.10 | 0.02 |
統促黨 | 0 | 0.00 | 0.00 |
台聯 | 0 | 0.00 | 0.00 |
小歐盟 | 0 | 0.00 | 0.00 |
台灣綠黨 | 0 | 0.00 | 0.00 |
提及台灣政黨文本總數 | 997 | 100.00 | 21.45 |
中共文本總數 | 4,648 | 100.00 |
2025 年 7 月 20-26 日提及台灣主要政黨中共文本數量分布。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佔比單位為百分比(%),政黨文本佔比分母為提及台灣主要政黨文本總數,整體佔比分母為中共文本總數。
- 觀察三大黨被中共官媒提及的分布情況,上週提及民進黨的文本中有 64.3% 為單獨提及民進黨(未提及其他政黨),較前一週(75.7%)下降約 11.4%。
- 國民黨與民眾黨同時被提及的比例從前一週 13.8% 上升近一倍至 26.9%,文本多數為中共報導國民黨、民眾黨選前同場造勢,顯示中共在選前一週放大在野陣營活動傳播熱度。
文本內容 | 文本數 | 政黨文本佔比 | 整體佔比 |
---|---|---|---|
單獨 | 554 | 55.57 | 11.92 |
單獨 | 82 | 8.22 | 1.76 |
單獨 | 31 | 3.11 | 0.67 |
唯二 及 | 154 | 15.45 | 3.31 |
唯二 及 | 59 | 5.92 | 1.27 |
唯二 及 | 15 | 1.50 | 0.32 |
三黨皆提及 | 75 | 7.52 | 1.61 |
提及台灣政黨文本總數 | 997 | 100.00 | 21.45 |
中共文本總數 | 4,648 | 100.00 |
文本內容 | 單獨提及比例 | 同時提及民進黨 | 同時提及國民黨 | 同時提及民眾黨 |
---|---|---|---|---|
民進黨 | 64.27 | 100.00 | 26.57 | 15.55 |
國民黨 | 24.48 | 68.36 | 100.00 | 26.87 |
民眾黨 | 16.58 | 71.66 | 48.13 | 100.00 |
2025 年 7 月 20-26 日提及台灣主要政黨中共文本分布。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數據皆為佔比,單位為百分比(%),分母皆為提及該黨文本總數。
組織:中共最在意的台灣組織仍是「國軍」,最在意的媒體集團仍是「旺中」「聯合」,「台師大」文本數第 3 多
- 今年度漢光 41 號演習在 7 月 18 日(上上週四)結束。上週中共提及文本數最多的政府部門、單位是仍然是國軍(「台军」)(74),不過文本數僅上上週(239)的 30.96%。
- 上週中共提及文本數前 2 多的媒體集團「旺中」(59)(含提及「中國時報」及「中時新聞網」)及「聯合」(50)(含提及「聯合報」及「聯合新聞網」),分別為第 2 多、第 4 多。
- 上週中共提及文本數第 3 多的是因抽血研究引發爭議的台灣師範大學(52)(含提及「台師大」及「台灣師範大學」)。
排序 | 組織 | 文本數 |
---|---|---|
1 | 台軍 | 74 |
2 | 中國時報、中時新聞網 | 59 |
3 | 台師大、台灣師範大學 | 52 |
4 | 聯合報、聯合新聞網 | 50 |
5 | 台積電 | 39 |
6 | 立法院 | 28 |
7 | 台當局 | 21 |
8 | 中國台北代表團 | 13 |
9 | 中國台北大專體總 | 13 |
10 | 台高校 | 12 |
2025 年 7 月 20-26 日中共提及台灣組織文本數 Top 10,依文本數降冪排列。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名嘴:館長呼籲台灣人大聲講出是中國人,為提及文本數最高名嘴;趙少康因參與反罷活動而被大量報導
- 網紅陳之漢(館長)仍為政論名嘴提及文本數最高者,但罷免相關文本比例也較傳統名嘴低。其批評對象主要為「民進黨」(61)、「賴清德」(33)、及「美國」(19)。另外提及「中國人」(59)的大量文本數也與館長呼籲台灣人「大聲地講出我是中國人」的言論被報導有關。
- 趙少康為傳統政論名嘴中提及文本數及罷免相關文本最高者,與其參與反罷免活動發言被大量報導有關。
排序 | 名嘴 | 文本數 | 上週排序 | 變動 |
---|---|---|---|---|
1 | 陳之漢(館長) | 121 | 1 | +0 |
2 | 趙少康 | 75 | 8 | +6 |
3 | 郭正亮 | 34 | 3 | +0 |
4 | 蔡正元 | 23 | 2 | -2 |
5 | 周錫瑋 | 22 | 10 | +5 |
6 | 曹興誠 | 15 | 16 | +10 |
7 | 唐湘龍 | 14 | 23 | +16 |
8 | 謝寒冰 | 13 | 13 | +5 |
9 | 邱毅 | 12 | 12 | +3 |
10 | 介文汲 | 10 | 5 | -5 |
10 | 帥化民 | 10 | 7 | -3 |
10 | 王崑義 | 10 | - | - |
2025 年 7 月 20-26 日中共提及名嘴的相關文本數 Top 10,依文本數降冪排列,上週排序以 - 表示:上週文本數為 0。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排序 | 名嘴 | 提及罷免 | 比例 | 上週排序 | 變動 |
---|---|---|---|---|---|
1 | 趙少康 | 57 | 76.00 | 6 | +5 |
2 | 陳之漢(館長) | 29 | 23.97 | 2 | +0 |
3 | 郭正亮 | 21 | 61.76 | 3 | +0 |
4 | 蔡正元 | 13 | 56.52 | 5 | +1 |
5 | 曹興誠 | 11 | 73.33 | 4 | -1 |
6 | 唐湘龍 | 11 | 78.57 | 12 | +6 |
7 | 謝寒冰 | 10 | 76.92 | 14 | +7 |
8 | 王崑義 | 10 | 100.00 | - | - |
9 | 李鴻源 | 7 | 100.00 | 14 | +5 |
10 | 游盈隆 | 6 | 100.00 | 1 | -9 |
2025 年 7 月 20-26 日中共提及名嘴,同時提及罷免的相關文本數 Top 10,依文本數降冪排列。比例分母為中共提及該人物的文本總數,單位為百分比(%),上週排序以 - 表示:上週文本數為 0。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政治人物:賴清德罷免相關文本比例上升;柯文哲文本數因延押及收到投票通知單而增加;韓國瑜為藍營文本數最高者
- 政治人物中提及文本數最多者仍為賴清德,但與上週相比罷免相關文本所佔比例已大幅上升。除了過半賴清德相關文本提及「罷免」(229),其餘提及文本數較多的關鍵字還包括「美國」(105)、「颱風」(97)、「關稅」(81)、「十講」(65)、「演習」(47)。
- 柯文哲因在 21 日被裁定延押,且因在看守所中收到罷免投票通知單的爭議,使其文本數排名升至第 2 名。
- 韓國瑜因參與反罷免造勢,其發言受到大量報導,使其成為國民黨政治人物提及文本數最高者。
排序 | 政治人物 | 文本數 | 上週排序 | 變動 |
---|---|---|---|---|
1 | 賴清德 | 443 | 1 | +0 |
2 | 柯文哲 | 91 | 16 | +14 |
3 | 黃國昌 | 80 | 8 | +5 |
4 | 韓國瑜 | 68 | 11 | +7 |
5 | 朱立倫 | 63 | 5 | +0 |
6 | 蔣萬安 | 62 | 3 | -3 |
7 | 高虹安 | 58 | 25+ | - |
8 | 馬英九 | 54 | 17 | +9 |
9 | 林佳龍 | 52 | 25+ | - |
10 | 徐巧芯 | 45 | 18 | +8 |
2025 年 7 月 20-26 日中共提及政治人物的相關文本數 Top 10,依文本數降冪排列。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排序 | 政治人物 | 提及罷免 | 比例 | 上週排序 | 變動 |
---|---|---|---|---|---|
1 | 賴清德 | 229 | 51.69 | 1 | +0 |
2 | 柯文哲 | 67 | 73.63 | 25+ | - |
3 | 韓國瑜 | 63 | 92.65 | 8 | +5 |
4 | 高虹安 | 58 | 100.00 | 25+ | - |
5 | 朱立倫 | 57 | 90.48 | 5 | +0 |
6 | 蔣萬安 | 56 | 90.32 | 2 | -4 |
7 | 黃國昌 | 51 | 63.75 | 6 | -1 |
8 | 徐巧芯 | 40 | 88.89 | 9 | +1 |
9 | 盧秀燕 | 38 | 95.00 | 3 | -6 |
10 | 馬英九 | 33 | 61.11 | 14 | +4 |
2025 年 7 月 20-26 日中共提及政治人物,同時提及罷免的相關文本數 Top 10,依文本數降冪排列。比例分母為中共提及該人物的總文本數,單位為百分比(%)。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區域立委:受罷免挑戰的國民黨立委被提及次數較多;陳亭妃因抨擊風災救災不力而被報導
- 區域立委提及文本數較多者仍為徐巧芯、葉元之、王鴻薇等面對罷免的國民黨立委,若僅觀察提及罷免的文本,各立委相關文本中提及罷免的文本比例都高達八成甚至九成。
- 唯一未面臨罷免但文本數名列前茅的為民進黨立委陳亭妃,主要是因為風災過後抨擊救災不力受到報導。
排序 | 區域立委 | 文本數 | 上週排序 | 變動 |
---|---|---|---|---|
1 | 徐巧芯 | 45 | 3 | +2 |
2 | 葉元之 | 22 | 8 | +6 |
3 | 王鴻薇 | 21 | 1 | -2 |
4 | 陳亭妃 | 16 | 20 | +16 |
5 | 洪孟楷 | 13 | 21 | +16 |
6 | 李彥秀 | 12 | 12 | +6 |
7 | 廖偉翔 | 12 | 21 | +14 |
8 | 賴士葆 | 11 | 6 | -2 |
9 | 馬文君 | 11 | - | - |
10 | 羅廷瑋 | 11 | - | - |
2025 年 7 月 20-26 日中共提及區域立委的相關文本數 Top 10,依文本數降冪排列,上週排序以 - 表示:上週文本數為 0。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排序 | 區域立委 | 提及罷免 | 比例 | 上週排序 | 變動 |
---|---|---|---|---|---|
1 | 徐巧芯 | 40 | 88.89 | 1 | +0 |
2 | 葉元之 | 21 | 95.45 | 9 | +7 |
3 | 王鴻薇 | 20 | 95.24 | 2 | -1 |
4 | 洪孟楷 | 13 | 100.00 | 19 | +15 |
5 | 李彥秀 | 12 | 100.00 | 10 | +5 |
6 | 廖偉翔 | 12 | 100.00 | 19 | +13 |
7 | 羅廷瑋 | 11 | 100.00 | - | - |
8 | 馬文君 | 10 | 90.91 | - | - |
9 | 賴士葆 | 9 | 81.82 | 3 | -6 |
10 | 黃健豪 | 9 | 100.00 | 19 | +9 |
10 | 羅明才 | 9 | 100.00 | - | - |
2025 年 7 月 20-26 日中共提及區域立委,同時提及罷免的相關文本數 Top 10,依文本數降冪排列。比例分母為中共提及該人物的總文本數,單位為百分比(%),上週排序以 - 表示:上週文本數為 0。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政黨及政治團體:各政黨提及罷免文本數大幅上升
- 本週各政黨排名雖無大變動,但或因大罷免選舉將近,各政黨提及罷免之文本數及比例均較上週大幅提升。
排序 | 提及 | 文本數 | 同時提及罷免 | 文本數 | 提及罷免比例 |
---|---|---|---|---|---|
1 | 民進黨 | 640 | 民進黨 | 357 | 55.78 |
2 | 國民黨 | 375 | 國民黨 | 280 | 74.67 |
3 | 民眾黨 | 84 | 民眾黨 | 69 | 82.14 |
4 | 罷免團體 | 70 | 罷免團體 | 65 | 92.86 |
5 | 側翼 | 39 | 側翼 | 30 | 76.92 |
2025 年 7 月 20-26 日中共提及台灣政黨及政治團體文本數及同時提及罷免文本數,依文本數降冪排列。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提及政黨包括提及該政黨完整名稱,提及罷免團體包括提及「罷免團體」或「罷團」。
上週中共:官方說法
- 本週中共官方涉台發言次數較少。僅有就南非將台灣駐處改名降級以及林佳龍訪日等新聞等做出回應。
- 就南非將台灣駐處改名降級消息,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於 24 日例行記者會讚賞南非舉措「是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的积极行动,符合联大第 2758 号决议精神,也是中南新时代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应有之义」。
- 就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訪日一事,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於 25 日「紧急约谈」日本駐華使館首席公使橫地晃,定調「日方纵容林以所谓“私人身份”窜访,为其从事反华分裂政治活动提供舞台,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機關 | 發言人 | 日期、場合 | 焦點 | 發言內容 |
---|---|---|---|---|
外交部 | 7 月 24 日例行記者會 | 南非更名台北代表處 |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南非政府独立自主采取上述举措,是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的积极行动,符合联大第2758号决议精神,也是中南新时代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应有之义。中方对此表示赞赏,并愿继续与南非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 | |
外交部 | 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 | 7 月 25 日「紧急约谈」日本駐華使館公使 | 林佳龍訪問日本 |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和两国间基本信义。日方纵容林以所谓“私人身份”窜访,为其从事反华分裂政治活动提供舞台,发出严重错误信号。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中方敦促日方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在台湾问题上所作郑重承诺,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此事恶劣影响。 |
2025 年 7 月 20-26 日中共國防部、外交部、國台辦發言人及重要官員涉及台灣的發言內容。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上週中共:人民日報等重要官媒
- 「人民日报」刊登兩篇學者投書批評賴清德「團結十講」。其中王英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一直對台行使代表權及管轄權,並聲稱「台湾当局的事实管辖并不具有合法性」,駁斥賴清德「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台灣」說。朱衛東則指團結十講的前四講是「充满挑衅、错漏百出的奇谈怪论、荒谬歪理」,是為了「对内继续搞斗争乱台毁台,对外还是挑衅引战」。
- 「人民日报」「钟一平」及國務院「新华社」兩篇評論批評賴清德政府「救灾行动一直低效缓慢」及「沉迷政治操弄、罔顾民生福祉」。
- 「解放军报」兩篇投書中強調中國於二戰後取得台灣主權的法理基礎、批評各國聯合國第 2758 號決議「散布“台湾地位未定”谬论」以及日本企圖透過新版「防衛白皮書」文字「在台湾问题上指手画脚」。
- 「人民日报」多則報導為中國官員於茅利塔尼亞、克羅埃西亞、吉爾吉斯等外賓會面時,外賓重申「一中原則」的發言。
中共官媒 | 日期 | 版面 {{w-4}} | 發言人 | 內容摘錄 |
---|---|---|---|---|
人民日报 | 7 月 20 日 | 茅利塔尼亞總理艾賈伊 | 毛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愿在加兹瓦尼总统和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的指引下,同中方加强毛中战略伙伴关系,服务两国发展。 | |
人民日报 | 7 月 20 日 | 唐中东 | 毛里塔尼亚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积极响应中方各项倡议主张。 | |
新华社 | 7 月 20 日 | 新华社记者 | 台风“丹娜丝”近日在台南、嘉义、云林等台湾中南部地区造成重大灾情,民进党当局救灾迟缓引发民众强烈不满,赖清德的种种言行被岛内民众和舆论怒批“作秀”“冷血”。一场天灾,撕下了赖清德虚伪面具,其沉迷政治操弄、罔顾民生福祉的本性暴露无遗。 | |
解放军报 | 7 月 21 日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徐永智 | 渲染“中国威胁”。除老调重弹称日本面临“二战后最为严峻、复杂的安全环境”、称中国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外,新版《防卫白皮书》还诬称中国“以实力单方面改变现状”,编造中国军力对日本的“危害”。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罔顾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企图在台湾问题上指手画脚,妄称“台海局势稳定事关我国安全和国际社会稳定”。日本大肆炮制虚假叙事,不过是为其搞“以台制华”、鼓动相关国家与中国对抗的行径进行辩护,进一步凸显了日本干预地区事务的险恶用心。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日本军国主义曾给中国和亚洲邻国带来深重灾难,如今其非但不认真反省,反而再次表现出扩张军备的危险态势,严重违背日本“和平宪法”和“专守防卫”原则,严重破坏战后国际秩序,给亚太地区和平安宁带来重大挑战。日本应深刻汲取历史教训,在军事安全领域谨言慎行,并停止对华抹黑指责,切实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在台湾问题上所作承诺,以实际行动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 |
人民日报 | 7 月 22 日 | 克羅埃西亞外長拉德曼 | 克政府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 |
人民日报 | 7 月 23 日 | 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统治过台湾”的谬论当休矣」 | |
解放军报 | 7 月 23 日 | 李龙 |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重要国际法文件,明确宣布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进一步维护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战争受害国权益,为处理战后领土主权问题提供了依据。 当前,个别国家奉行单边主义,从自身霸权出发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合则用、不合则弃”,动辄毁约退群,欠费断供,甚至公然开历史倒车,蓄意歪曲攻击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散布“台湾地位未定”谬论,公然挑战联合国权威和战后国际秩序。 | |
人民日报 | 7 月 24 日 | 钟一平 | 「“丹娜丝”台风救灾现场沦为赖清德的政治秀场」 | |
人民日报 | 7 月 24 日 | 朱卫东 | 「赖清德“团结四讲”谬论“乱台裂台毁台”」 | |
人民日报 | 7 月 26 日 | 吉爾吉斯總統扎帕羅夫 | 扎帕罗夫请赵乐际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诚挚问候。他表示,吉方坚定支持中方在台湾、涉疆、涉港、涉藏等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的立场,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 |
2025 年 7 月 20-26 日人民日報等重要官媒提及台灣的文本及內容。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上週中共:台灣人在中國
上週至少 34 場涉台活動在中國各地舉辦,約 1,192 位台灣人參與,與 2024 選前相比相當
- 中共中央台办、国台办及旗下網站「中国台湾网」上週發布 39 則文本報導中國各地 34 場涉台活動。
- 依據文本內容,上週約有 1,192 位台灣人在中國各地參加涉台活動。
- 整體而言,參與人數與選前 3 週(5,511)相比減少 78.37%、與選前 2 週(2,506)相比減少 52.43%,與 2024 年台灣總統大選前 2-5 週(1,296)相比減少 8.02%。
- 與選前 3 週(5 場)及選前 2 週(1 場)相比,上週沒有台灣人參與人數超過 500 人的活動。
「青年、學生」為主要參與者活動仍是上週主軸,5 場次活動以職場實習、技能培訓為主題
- 上週 34 場涉台活動類型包含青年交流、體育競賽、就業實習及培訓、新媒體參訪、文化交流、產業交流、辯論、義剪。
- 台灣人參與人數最多的活動是在廣東省廈門舉辦的青年交流活動「青春在‘鹭’上暨两岸青年 Party 交流活动」(300)。
- 有 16 場活動以青年、學生為主要參與者,佔比將近一半(47.06%),其中有 5 場次活動以職場實習、技能培訓為主題,包含「2025 “相约醋都 放飞梦想” 台湾大学生实习体验营」、「湖里区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研习营」、「“WAY!来深圳” 2025 年台湾青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实习活动」、「2025 “星光闪耀 潮起两岸” 电商创业体验营暨第十一期台湾青年电子商务培训班结营典礼」、「海峡两岸(宿迁)台湾青年互联网营销技能大赛」
- 多名台灣青年、學生、教師赴中參與交流活動,與選前 3 週、選前 2 週呈現相同趨勢。
台灣參與者:前嘉義市議長蕭淑麗繼 2023、2024 年後 3 度參訪江西;透過「黑悟空」感受太原「文脈魅力」的台灣青年;「全方位感受大陸強勁活力、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青年參訪團
- 前國民黨籍、前嘉義市議長蕭淑麗與嘉義市婦女聯合會參訪江西省,並在 7 月 23 日與江西省台办主任蔡清平、副主任沈兵秋會面。蕭淑麗及嘉義市婦女聯合會繼 2024 年 9 月、2023 年 11 月後,再度參訪江西並與中共官員會面。
- 「台湾青年李东宪」參與「品游山西暨寻根问祖两岸新媒体联合采风活动」,過程中「指着会动的冰箱贴等特色文创和《黑神话:悟空》等 IP 产品说,“这些都是太原软实力的呈现,希望台湾同胞能顺着文化IP的风潮,亲身感受文脉魅力”」。
- 「30 名台湾青年参访团」參與「"传承非遗文化 共叙两岸情谊"暨 2025两岸青年非遗文化体验活动」,過程中「全方位感受大陆在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强劲活力,深刻体会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温情」。
中共官員參與者:層級最高者為省級台辦主任、副主任
- 上週中國參與者層級最高者為江西省台办主任蔡清平,出席參與「嘉义市妇女联合会参访团在赣参访」。
- 江西省台办副主任沈兵秋出席參與「嘉义市妇女联合会参访团在赣参访」,江苏省台办副主任郭玉振出席參與「2025 “星光闪耀 潮起两岸”电商创业体验营暨第十一期台湾青年电子商务培训班结营典礼」、「海峡两岸(宿迁)台湾青年互联网营销技能大赛」。
活動名稱 | 指導、主辦、承辦、協辦單位 | 台灣參與 | 中共官員 | 來源 |
---|---|---|---|---|
福州市仓山区百龄安养院义剪活动 |
| |||
同源共响 民乐传情暨文化交流专场 |
| |||
江西旅台同乡会到上饶参访交流 |
| |||
全国台联第二十二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黑龙江分营 |
| |||
第三届湖台青年“追梦 筑梦 圆梦”交流暨体育嘉年华活动 |
|
| ||
2025“相约醋都 放飞梦想”台湾大学生实习体验营 |
| |||
青春在‘鹭’上暨两岸青年Party交流活动 |
|
|
| |
湖里区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研习营 | ||||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南昌)青年学生交流营 |
| |||
“一脉相连 情牵两岸――两岸中华文化沙龙”活动 |
|
| ||
第四届“携手同心、提笔同行”两岸湖笔文化交流活动 |
| |||
品游山西暨寻根问祖两岸新媒体联合采风活动 |
| |||
台湾亲子团宁波海曙研学体验 |
| |||
“WAY!来深圳”2025年台湾青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实习活动 |
|
| ||
榕台同心暑期社会实践队实地调研活动 |
| |||
两岸青少年天津静海团泊体育中心跆拳道交流 |
| |||
开封市杞县涉台知识读书会 |
|
| ||
"传承非遗文化 共叙两岸情谊"暨 2025两岸青年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
|
| ||
暑期“返家乡”大学生台胞台属参加“喜看家乡新面貌”活动 |
| |||
第五届中国新电商大会 |
| |||
第十二届台湾青年岭南行暨“粤美乡村体验营” |
|
| ||
2025“嘉速运球・南篮争霸”两岸高校青年篮球赛 |
| |||
2025鄂台师生文史教学观摩交流会 |
| |||
2025 “星光闪耀 潮起两岸”电商创业体验营暨第十一期台湾青年电子商务培训班结营典礼 |
| |||
海峡两岸(宿迁)台湾青年互联网营销技能大赛 |
|
| ||
“台心引航・青春同行”开封市龙亭区臺胞臺属学子参访 |
|
| ||
台湾青年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暨中国陶瓷文化研习营 |
|
|
| |
嘉义市妇女联合会参访团在赣参访 |
|
| ||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参观学习活动 |
| |||
第二十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 |
|
| ||
2025“青春同行”两岸新媒体创享嘉年华活动 |
| |||
2025桂台青少年五人制足球邀请赛 |
| |||
第17届鲁台青少年武术文化交流活动暨开幕式 | ||||
台资企业助力文旅文创产业融合发展推介会 |
|
2025 年 7 月 20-26 日「中国台湾网」發布文本提及的涉台交流活動、參與單位、台灣人參與者、中共官員。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上週中共:台灣時事
主題 | 事件 | 文本數 | 中共世界觀 |
---|---|---|---|
政治 |
| 395 |
|
民生 |
| 87 |
|
政治 |
| 55 |
|
外交 |
| 52 |
|
教育 |
| 42 |
|
國防 |
| 37 |
|
經濟 |
| 20 |
|
外交 |
| 11 |
|
美食 |
| 3 |
|
2025 年 7 月 20-26 日中共關注台灣時事、世界觀。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政治/罷免投票為民進黨的「政治暴力」,動用大量資源剷除異己,不但惡化兩岸關係、破壞和平,也引發台灣民眾間的衝突、分裂
- 上週有 395 則提及罷免的中共文本,文本內容多引用在野黨政治人物、陸續表態的泛藍意見領袖、網紅等言論,抨擊民進黨發動罷免為政治暴力,「破壞兩岸和平」「增強民眾彼此間仇恨、衝突對立」。
- 中國官媒引用國民黨政治人物言論指責民進黨政治暴力,動用資源剷除異己、破壞和平。例如,「马英九:为什麽换了民进党执政后,两岸关係开始不稳定与恶化?」(中国台湾网)「韩国瑜:民进党用 “台湾地区所有资源”,罢免国民党 31 席“立委”,“这是一场政治大屠杀,把反对党杀光光”。」(凤凰网)「蒋万安:民进党这次发动无差别大罢免,却讲不出任何正当理由。」(看看新闻KNEWS)
- 「厦门广电」引用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妻子陳佩琪的的言論「若民进党通过 “大罢免” 夺取臺立法机构主导权,柯文哲将陷入 “永无出狱之日” 的困境。」抨擊民進黨獨裁。
- 「凤凰网」引用館長陳之漢的言論「若两岸开战,臺湾两分钟内就会投降,唯一避战的方式,就是认同两岸都是中国人。」暗指大罷免可能引發兩岸戰爭,而台灣在地利位置上很難防守,一旦開戰會立即投降,併呼籲「避免两岸擦枪走火的方法就是靠两岸认同」。
- 中共官媒聲稱民進黨發起的大罷免造成民眾之間紛爭、衝突不斷。「臺媒报导,臺北某夜宵店内日前因客人讨论政治议题,遭隔壁桌顾客暴力攻击,引发严重肢体冲突[...]民进党当局推行“大罢免”,使臺湾社会充满暴戾之气,导致此类冲突不断发生」。(天天看一廈)
民生/賴清德「德不配位」「天怒人怨」「不顧百姓死活」「目中無災民」,丹娜絲風災讓他精心構築的台獨幻象崩塌,越來越多島內民眾感慨「對岸」才是真的為民
- 上週有 87 則提及丹娜絲風災的中共文本。
- 7 月 20 日,「环球网」發布「北平锋」的文章「赖清德,“德”不配位,天怒人怨」,宣稱「赖清德精心构筑的“台独”幻象和政治人设,在“丹娜丝”台风的狂暴洗礼下轰然崩塌」、「从虚构“台独史观”到“丹娜丝”台风中的冷酷表现,从煽动“大罢免”到民调“死亡交叉”,赖清德的政治骗术在现实与民意的双重夹击下土崩瓦解」。
- 7 月 20 日,「凤凰网」發布「台风肆虐后,目中无民的赖清德现了形」,宣稱「清德在风灾发生数日之后才前往灾区视察,却以“应由民间自助”回应灾民需要协助的诉求 [...] 赖清德高高在上的冷血回应迅速引发岛内舆论挞伐」「岛内学者指出,越来越多的岛内民众对赖清德虚伪的“为民”感到失望透顶,还有不少民众在感慨,“什么才是真的为民,看看对岸就知道了”」「有岛内网友注意到几乎和台湾风灾同时发生的贵州榕江洪涝灾害,留言表示,“看到一些解放军救灾的场景,还有救援结束后,百姓列道挥泪送别救援人员的画面,每一幕都让人感动”」。
- 7 月 20 日,「澎湃新闻」發布「热评两岸丨勘灾狂甩“金句”,赖清德为谋“独”不顾百姓死活」,宣稱「说来说去,赖清德玩的还是“民生让位于政治”的老戏码,就如岛内舆论说的,台湾年年遭遇风灾,即使照抄往年作业也不至于这样难看,显然赖清德和民进党当局的心思全不在灾情和民众身上」「赖清德傲慢、冷血的样子,正是他一直以来无视民生、永远把政治放在第一位的思维延续」。
政治/民進黨大撒幣、豢養親綠網紅、「百工百業挺罷免」是民進黨花錢公關操作、青鳥就是賴清德的政治打手
- 提及罷免的中共文本中,上週有 55 則提及青鳥、百工百業挺罷免和親綠網紅的文本。
- 7 月 21 日,台灣百萬網紅志祺七七於臉書發布大罷免爭議懶人包影片,「凤凰网」抨擊其「亲绿网红爽拿臺当局数千万元标案」「外界对他的评价是,明明是深绿、1450,日常却装成中立派,非常虚僞」,聲稱民進黨在為推動台獨立場「大撒币豢养很多网红、“文化人”」。
- 7 月 24 日,台灣各方網友於 Threads「百工百業挺罷免」主題中,陸續發文公開自己的職業並表態支持罷免。中共官媒藉聲稱此為民進黨私下發起的網路輿論操作,主題的發文多為有領當局補助的公關操作。「有臺网友随机找了55篇“百工百业挺罢免”的文章进行分析,发现关键语句出现高度重複性,且自我身份铺陈、政治啓蒙、理念转变、“仇中”论述等,都有固定模式结构,该网友指出,这种“模板式说帖”的写作方式与公关公司的标准操作手法相似」。(中国台湾网)
- 7 月 24 日,「环球网」報導連結賴清德與青鳥間的關係,聲稱青鳥就是民進黨的政治打手。「今年以来,赖清德不断利用民进党的集会对大罢免下达动员令 [...] 此外,民进党“立委”吴思瑶及民进党秘书长林右昌都多次扬言,要让“青鸟”飞向全台。这些都充分证明,“青鸟”就是民进党的政治打手」。
外交/日方縱容台外事部門負責人林佳龍「竄日謀獨」,中方強烈抗議,絕不容忍
- 上週有 52 則提及林佳龍訪日的中共文本。
- 7 月 25 日, 中央社報導「林佳龍赴日考察世博 與高市早苗會面引關注」。
- 7 月 25 日,「中国外交部」發布「外交部亚洲司负责人就台湾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窜访日本向日方提出强烈抗议」,內容宣稱「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紧急约谈日本驻华使馆首席公使横地晃,就台湾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窜访日本一事进行严正交涉,提出强烈抗议」、「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和两国间基本信义。日方纵容林以所谓“私人身份”窜访,为其从事反华分裂政治活动提供舞台,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7 月 26 日當天,中共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的發言,獲 「环球时报」、「看台海」、「中国新闻网」等 45 個中共相關微博帳號傳播。
教育/台師大「抽血換學分」事件引發輿論風暴,台當局只顧著大罷免,豎起「教育布」
- 上週有 42 則提及台師大抽血實驗爭議的中共文本。
- 7 月 21 日,「中国台湾网」發布「女足教练逼学生“抽血换学分” 台湾师范大学道歉」,宣稱「对于台师大的回应,岛内各界仍有大量质疑。台师大一直未对采集血样的去向给出清晰的说法;一桩漏洞百出、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所谓“实验计划”,为何在台师大能持续这么长时间?谁是真正的幕后操盘人?台当局科学委员会核准的这项“计划”,到底是在实验什么?目的又是什么?至今仍然没有答案」。
- 7 月 22 日,「閱台海」發布影片「台師大「抽血換學分」事件持續引發全台輿論風暴。台網友:這是犯罪,台當局卻只顧著「#大罷免」!呼籲應儘快徹查台教育部門及事件背後黑幕 #台師大 #台灣 #抽血換學分」。
- 7 月 25 日,「香港新闻网」發布「台輿論:“大罷免”無論成敗,台灣民眾都是最大輸家」,內文引用 7 月 25 日 「聯合新聞網」發布作者「戴世瑛」的說法「綠營執政後,全面掌控檢調、司法、立法、監察等權力,卻在疫苗、快篩、雞蛋、光電、對外談判乃至近日台師大女足隊抽血等事件中,竪起一面面“經濟布”“衛福布”“農業布”“教育布”」,宣稱「有媒體擔憂,若“大罷免”成功,台灣恐將淪為“大黑箱”,民眾的“知情權”將遭受嚴重剝奪」。
國防/漢光演習落幕後爭議仍在發酵,文職幕僚穿軍服顯示賴清德「除了擺拍什麼都不會」、美軍並未交付所有「愛國者」顯示沒有完全信任台灣
- 上週有 37 則提及漢光演習的中共文本,本屆漢光演習於 7 月 18 日結束,仍舊有零星的批評。
- 7 月 20 日總統辦公室主任陳羿伶、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於漢光演習期間穿軍服陪同總統賴清德視導,引發不少民眾討論。 「环球网」引用黃國昌對此的抨擊「“我只能说毫不令人意外”,赖当局官员最擅长各种作秀摆拍,完全不在意是否把事情做好。」反諷賴只做表面功夫「除了摆拍什么都不会」。
- 「看台海」引述軍事專家杜文龍的意見「美方并未全数交付“爱国者”杜文龙:台军花钱甘当“冤大头”」聲稱儘管台美在軍事上有許多合作,為保護自身的導彈機密,沒有完全信任台灣。
經濟/黃仁勳於北京鏈博會表示「全球供應鏈不可能脫鉤」,反證賴清德「非紅供應鏈」策略不現實、與產業脫鉤,台灣民眾也對此感到疑慮和擔憂
- 上週有 20 則提及黃仁勳 7 月 23 日赴北京參加「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論述多為引述黃仁勳「全球供應鏈不可脫鉤」,反向抨擊賴清德要與民主盟友共同打造「非红供应链」。
- 7 月 23 日, 「环球网」引用台灣名嘴趙少康「中分析称,黄仁勋“话中有话”,直指“全球供应链彼此依存」、台灣民嘴陳揮文「黄仁勋已明确表示“全球供应链不可能脱钩”,那麽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赖清德力推的“非红供应链”策略是否过于理想化?」暗指賴清德的「非紅供應鏈」策略不現實、與產業脫鉤。
- 7 月 25 日,「凤凰网」引用台灣輿論對此的抨擊,反應台灣民眾對賴清德政策的疑慮和擔憂,「”岛内舆论反问赖清德:“非红供应链”行得通吗?黄仁勋的表态在岛内引发热议。臺湾网友纷纷留言点贊,称“老黄又说实话了”,并表示“看看赴美投资设厂的臺积电就知道,美国没办法重建完整产业链,反倒是巧取豪夺比较在行”」。
外交/美國推動台灣安全合作倡議「鼓催武裝台灣」,台灣只是美國的一個棋子,被利用來消耗、挑釁中國
- 7 月 18 日美國眾議院通過 2026 年「2026 財政年度國防撥款法案」,明列可動用 5 億美元推進台灣安全合作倡議,美國可提供軍備及關鍵作戰訓練等協助台灣抵禦中國侵略。
- 上週有 11 則提及台灣安全合作倡議的中共文本,論述多為美國試圖引發戰爭、撤僑拋棄台灣等疑美論(IORG)。
- 7 月 21 日,「环球网」指稱此為「美国国会鼓吹“武装臺湾”」並引用品傳媒於 7 月 19 日的報導「在看似臺美关係“稳固”的同时,华盛顿智库此前发佈报告,示警各方应准备“撤侨计划”,并可将撤侨行动纳入环太军演,因此传言美国在臺协会也有“撤侨计划”,造成臺湾“疑美论”再起」。
- 7 月 21 日,「东南卫视」表示台灣只是美國利用的一個棋子。「美国赶在2027年以前要来搞各种各样的什麽安全倡议把臺湾打造成火药库其实重点都在于美国一直讲的把臺湾变成所谓毒蛙 [...] 美国要的是想尽办法利用臺湾去消耗大陆去挑衅大陆然后最后臺湾的安危如何美国是毫不在意」。
美食/增進兩岸理解與友誼的「好麻吉」、從醋香中能聽到歷史呼吸的山西醋
- 7 月 22 日, 「海峡导报社」微博帳號發布影片「【台湾面点师教大陆小朋友做麻吉:希望能和大家做“好麻吉”】」,「来自台湾南投的麵点师林湘芸」在 7 月 21 日於「东孚街道孚美社区文明实践站」舉行的「心艺相融 台湾青年人才交流公益活动」中表示,希望透過麻吉製作的教學「和大家做好麻吉」。影片字幕包含「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台湾烘焙冠军林湘芸老师教学,通过甜点教学,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樑,增进两岸的理解与友谊」說法。
- 7 月 22 日,「中国台湾网」發布文章「把热爱写在大地上 | 现场评论①」,宣稱在「品游山西暨寻根问祖两岸新媒体联合采风活动」期間,「海峡两岸的二十余名媒体记者和新媒体人」在「醋香四溢的东湖醋文化园,两岸媒体人近距离感受到古老的酿醋技艺,切身体验到山西醋的无穷魅力。走进一间展示古代酿醋技艺的作坊,空气中弥漫着发酵的醋香,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