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別出門」可判定為資訊操弄

IORG 訊息可信度評量 ﹋ 時事練習題 ﹏ 第 1 題

  • 作者 = IORG
  • Published = 2022.6.9 12:00

大家,端午連假過得還好嗎?就在連假前,有民眾向 Cofacts 回報了一則訊息:「端午節別出門」。這正是應用「訊息可信度評量」4 步驟的好機會!和 IORG 一起用它來練習應用訊息可信度評量,強化資訊判讀力吧!

這樣的時事練習題,你覺得如何?關於「訊息可信度評量」的方法及定義,請參考《資訊判讀力》第 4 章。IORG 新書《資訊判讀力》在各大網路通路、實體書局都有販售,書裡也附有更多練習題,讓我們一起用真實案例,練習資訊判讀,強化台灣民主。

拆解訊息,分清「事實陳述」及「觀點」

  • 這則訊息夾敘夾議,事實陳述及觀點交替出現。例如第一句「轉傳中華民國衛福部前部長楊志良的建議」就是一則事實陳述,而「提醒國人千萬不要輕視本次的疫情」則是觀點。

查證「資訊來源」及「事實內容」是否正確且完整

拆解完訊息,下一步是查證每一則事實陳述的來源及內容,確保其正確且完整。

轉傳中華民國衛福部前部長楊志良的建議

  • Google 搜尋「楊志良」,可以查到楊志良於 2009 年 8 月 6 日至 2011 年 2 月 8 日擔任衛生署署長,在衛生署 2013 年改制為衛生福利部後,楊先生並未擔任過部長。
  • 另外,感謝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致電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確認他沒有說過這些話。

前線醫護⋯怎沒讓他們優先打?

  • 我國 COVID-19 疫苗接種按照職業、年齡、疾病風險有優先順序,其中第 1 優先者,即醫護人員。IORG 能找到最早的官方文件是 2020 年 7 月 6 日衛福部的會議記錄

從「事實」到「觀點」,檢驗推論過程是否合理

完成查證事實,下一步是檢驗推論,也就是檢查訊息提供的觀點是否有充足的證據支持,推論是否合理。

那些權貴蟑螂老鼠

  • 訊息提及「權貴」,可能引起讀者對政府、媒體、財團等等機構及權力人士既存的厭惡或不信任感,讓讀者和訊息內容產生「共鳴」。

老人⋯打死了,都可以推給慢性病

  • 陰謀論的特徵,是描述一個「邪惡而強力的集團」在密謀操控某些事。這句話描繪一個「邪惡而強力的集團」把所有接種疫苗後死亡長者的死因「都推給慢性病」。

第四劑能不能打,只要小小的觀察一下便知

  • 從訊息內容來看,「只要小小觀察就能知道疫苗能不能打」這個觀點的證據有 3 項,其中 2. 包含錯誤內容,3. 為陰謀論,因此這個觀點的證據不足。

用的藥副作用更大

  • 從訊息內容來看,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用的藥副作用更大」這個觀點。

判定訊息可信度

最後一步,就是累計前面步驟判定的標籤,綜合判斷這則訊息的可信度。

  • 根據定義, 都是 標籤,而 標籤。
  • 因為「端午節別出門」這則訊息獲得 1 個以上的資訊操弄標籤,因此可以判定為資訊操弄。

觀察其他特徵

除了訊息可信度評量既有的 4 步驟,查證事實、檢驗推論,我們也可以更仔細觀察訊息的其他特徵,並且思考這些特徵會對讀者造成什麼影響?

  • 例如「卓參」、「點贊」。

  • 例如「那些權貴蟑螂老鼠」,把人比做動物,這樣的訊息會讓我們「不把對方當人看」,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 例如「只要小小的觀察一下便知」,這樣的說法除了簡化複雜的實際情形,也可能增加訊息的權威感,讓讀者更容易相信。

  • 類似的訊息有許多「變形」,今年已經是第 3 年。早在 2020 年,不管是端午節、元宵節、母親節,都曾經出現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或陳時中指揮官提醒大家「別出門」的訊息。

IORG 訊息可信度評量時事練習題所使用的 Cofacts 資料,由 Cofacts 真的假的工作小組 Cofacts WG 以創用 CC 姓名標示 – 相同方式分享 CC BY-SA 4.0 條款授權釋出

  • 訊息可信度評量
  • 時事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