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宇:新型態「混合型戰爭」,錯假資訊已成武器

心慌保全來訪問 Ep.22

  • 作者 = 心慌保全
  • 編輯 = IORG 研究總部
  • 訪問日期 = 2020.12.1
  • 發布 = 2021.1.26 18:00

心慌保全以 IORG 的研究報告為出發點,約訪多位立法委員、議員、學者、專家,詢問他們對「中國對台資訊操弄」的看法。

第 22 集,我們訪問了立法委員王定宇,他以「關西機場」事件和之後發生的「甲子園」資訊操弄事件作對比,分析民主國家能對抗假訊息的因應方式。

就委員個人的政治工作經驗中,有沒有發現跟 IORG 報告中類似的情形?平常使用的社交、社群媒體有收到類似「資訊操弄」的訊息嗎?

我的工作是在國會,又在國防外交委員會裡面負責國安,加上我在媒體上的曝光度高,接收這類訊息的機會就大。

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當時第一時間我就外交系統查證發現這有問題,根本沒有非日本機場官方的車子可以開到機場接人,為了查證也問到日本官方,確認真的沒有。查證完成之後,那時我 po 了一個文說:「這是假消息!根本沒有中國遊覽車進到關西機場。」還附上 NHK 的相片,就橋斷掉那一塊。

可是那次就很有意思。我一 po 出來,就很明顯開始攻擊我說:「我散佈假消息」,我忘記是哪一個爆料公社,在我丟這個訊息之後,很明顯有一群從來沒出現在我的粉絲頁的人湧進來要我道歉,說「明明還有另外一半橋,為什麼要變造相片」等等,開始一直扭曲,把訊息做概念置換,變成我們明明貼出查證過後的訊息,卻被解釋成是假的。

當時狀況委員如何處理?

當時突然很大量,好像有指揮官一樣,把攻擊的聲浪全部導到我的粉絲頁。那要怎麼處理這件事情?首先,我們用最快的速度,行政院要求一個小時內再次確認,確實我 po 的那段橋有一半通,一半沒通;第二,最重要的核心命題是:中國的遊覽車並沒有進到關西機場,所以把這個核心訊息確認之後,我們就可以再進一步處理這個案例。

其實除了這個例子,還有類似很多情形。但是還好我的粉絲二、三十萬人,而且我從來沒有在粉絲頁花過廣告費,是一個一個累積起來的,所以當我們提供正確訊息時,我的粉絲頁的臉友會幫忙回擊,讓頁面裡聲音可以是平衡的。我個人相信,除了法律以外,網路上最有效的澄清力量,就是網路力量,對方透過網路放毒,你就要透過網路消毒。

我想這就像海浪一樣在比速度,而速度的取決在於訊息的內容,容不容易清楚瞭解、有不有趣、值不值得分享?假消息如此,真消息也是如此。而遏止的力量,也就是司法偵辦,會在裡面扮演「減速」的功能,它不會加速真消息的擴散,但有辦法去減緩假消息的擴散,當假消息擴散降下來,真訊息擴散提高,才能達到中共常講的叫「制腦權」,或者我們講的「認知空間作戰」。

我們一般用這三個標準,「惡意、傷害、虛假」來法辦所謂的假訊息。例如「嫦娥奔月」就是假訊息,但嫦娥沒有奔月不會造成社會傷害,就不需要被法辦。如果符合這標準的話,就需要司法或者檢調體系的介入,也許到最後不起訴,或最後只罰一千塊也無妨。真正目的是介入之後,在網路上有判決消息,會大大減緩錯假消息的散播,一旦減緩散播,而同時又有「有趣、值得分享、聽得懂」的真實訊息,那這個認知空間就會改觀。

共軍是編制內在做「網路制腦權作戰」這件事,對於網路的認知空間,如果我們理解是這麼一回事的話,它就不是單純的法律問題,而是一個速度的比賽。

地方民眾受到「資訊操弄」、「不實訊息」影響的程度如何?

關西機場事件過沒多久還有個後記,你們可以去 Google 查「甲子園」。當時東京巨蛋舉辦個比賽,那時出現一個訊息說:「有台灣觀光客去看球賽,因為日文不通被趕出來。」後來我特別注意蘋果日報這個新聞底下的留言,前面幾則都說:「注意喔!不要犯了跟關西機場一樣的錯誤,查證一下有沒有這樣的事情。」網友會互相提醒,一旦有提醒、有警覺,這個假消息散播速度就慢下了。

後來一查證根本沒有這回事,實際情況是我們台灣觀光客去看,然後尋求協助,也得到協助,被假訊息誤傳成「被驅趕」。但經由此事,就發現這個學習曲線有意義,在蘇代表的悲劇之後,沒多久東京球場也發生類似事情,民眾就自動開始查證、分享、提醒,同時做到了減緩錯誤訊息傳遞、分享正確訊息,所以這起事件,連掀起一個漣漪都沒有。

民主社會一般被認為很難去對抗錯假消息攻擊,因為我們有言論自由,開放多元,但經過這個案例你會發現,民主的透明,以及法律的執行,民主社會可以用一套屬於自己的方式去對抗,而且會更有效。

IORG 研究團隊在分析數個疑似中國資訊操弄的事件之後,觀察到在地協力者對訊息傳遞的重要性。就你的經驗來說,「在地協力者」影響力如何?應該如何因應這個問題?

符合剛提的三條件「假的、傷害性大、故意的」類型的假訊息,被傳散出來基本上都是透過兩個模式,第一,協作者可能是媒體,把假訊息轉換成真實的報導,這有點像洗錢,把一個錯假消息洗成境內社會新聞的內容,大量散佈出去;第二個模式,在假訊息被製造出來,網友傳散分享,根據調查甚至有的是製造當下那一秒,分享者就分享了,這當然就是協力者。

目前難處理的是第一種模式,主流媒體電視台、報紙,直接引用變新聞。很多新聞源頭就是一個農場文,經過中國的媒體,例如環球時報,後來變成台灣的報紙,然後就變新聞,一般人看到新聞,總覺得有公信力,這最難處理。所以我認為政府在這部分的澄清動作要更大,要求媒體更正,透過快速的更正、提供訊息、趕快分享。

美國大選的錯假消息量也很大,我們很像看戲的,可是我們也變成那齣戲的一部分,我每天在觀察流量,有的人喜歡川普,就算他覺得訊息太誇張了,還是會分享。

而美國大選的假訊息,在三個要件「假的、故意的、造成傷害的」裡面,沒有符合「造成傷害」,所以在國內不屬於偵辦範圍,沒有煞車的力量,就很明顯讓美國總統大選的錯假消息,在台灣社會傳得很快。

所以這三個元素,你拿掉其中一個就制止不了,這是一個反證,沒有當作「煞車」的司法或制約力量之後,你就算要澄清,也澄清不來。

蔡總統在 520 就職演說中,提到我國正面臨「認知戰」以及「超限戰」威脅,您認為台灣正面臨什麼樣的非傳統戰爭威脅呢?又什麼樣的威脅最嚴重、迫切需要解決呢?

我們研究現代戰爭,有一個名詞叫「hybrid warfare」,叫做「混合型作戰」。混合型戰爭跟以往不一樣,過去是兩邊罵一罵、吵一吵,我打你、你再打我這樣,但現在戰爭可能會錯假訊息先走,癱瘓你的指揮體系。

最近典型是克里米亞,烏克蘭怎麼失去克里米亞,你如果看克里米亞地區的議會,是 97% 挺烏克蘭,只有 3% 是偏俄羅斯,那最後怎麼被吃掉?黑海艦隊怎麼變成俄羅斯的?克里米亞就是很典型的混合形戰爭,先用錯假訊息,讓人民認知判斷錯誤,背離自己的政府,讓現有的政府沒辦法下指令,戰爭就很好打。

所以在「hybrid warfare」裡,錯假訊息已經成為武器。政府面對這個該怎麼處理?第一個在阻斷上,如果真達到戰爭的規模,可以阻斷境外東西進來,一旦戰爭,怕敵軍散佈假訊息,平常我可以法辦,在戰爭的時候,我當然就把你截斷掉,建立即時截斷的科技能力,我相信不只台灣,全世界都有這技術。

在我國,如果在戰爭時期,製造散佈錯假訊息,當然會有很重的法律制裁,但平常時期就比較難,我們看到很多錯假訊息,他用浮動的 VPN,例如有墨西哥、巴西、東歐等等,但最後導向都是中國還有港澳。

中國的網軍,在上海浦東有個指揮大樓,香港也有。他們建置的人相當多,我們簡單分成兩大派,一派是屬於「硬功」,駭進你的網絡、控制你的網絡;另一派我們講「軟攻」,代表訊息的騷亂,讓你社會付出成本,讓你社會離心離德、彼此仇恨,這在中共叫做「原子化社會」,把你的社會變成一塊一塊。我們三個人本來一國的,都是這個國家的公民,卻被分化成藍的、綠的,再進一步分成南部、北部⋯⋯等等,一直把你分成小塊,所以稱之為「原子化」。

那我們能做的,對內其一方法:找到「協作者」。不管是透過《國安法》,或一般錯假訊息合用的法律來法辦他;再來,建立一套讓正確訊息得以傳播的機制,這是唐鳳政委、羅秉成政委,他們現在很努力在做的事情。我們在 COVID-19 做得還不錯,在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台灣對假訊息澄清效率很明顯提高,因為防疫慢慢累積民族自信心,大家相信 CDC(中央疫情指揮中心)。

總歸我們現在做的,重點就是先去減緩錯假訊息的傳播速率。透過法律、特別法針處理它的散佈,能夠「踩煞車」;而正確的訊息,需要做到妥善溝通,訊息包裝得有趣又清楚,方便傳散。這兩個一起來做,讓民主社會不斷地練習,民主社會有自我療癒的能力,我對台灣民主體制是有信心的。

你現在隨便打電話去跟你鄰居說,恭喜你中一百萬,十個人有九個會說:「你是詐騙集團。」你再哭兩下說:「我是你兒子,我被綁架了!」,十個人有十個會掛掉。台灣社會也許一開始遇到假訊息,容易被混淆,但如果政府跟人民溝通足夠,透明化程度夠、民眾的信任感也夠,這個民主社會去對抗假消息的能力不會輸給獨裁社會。

  • 資訊操弄
  • 立委
  • 王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