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期週報以 2022 年 3 月 19 日至 5 月 13 日期間 Cofacts 回報訊息及查核結果的資料為研究範圍。
- 2022 年 3 月 19 日至 5 月 13 日期間,COVID-19 疫情相關訊息約佔所有回報訊息數量的 3 成。
- 在 COVID-19 疫情主題的架構下,IORG 選定「疫苗」、「共存」、「篩檢」為議題,而疫苗是回報數量最多的議題。
- 依查詢量排序,錯誤科學資訊是最常見的謠言內容。
- 一則「新的防疫觀念」謠言無論在疫情整體或是 3 項議題中,查詢量均位居前 3 名,內容「染疫視為第四劑疫苗」、「小孩發燒 48 小時會退」、「沒事不用快篩」包含錯誤科學資訊,推論沒有證據,更假借「醫師」、「主任」、「局長」等頭銜。以 IORG 《資訊判讀力》第 4 章「訊息可信度評量」判讀這一則謠言,可得到「包含錯誤內容」、「沒有證據」、「錯誤來源」、「不當訴諸權威」4 項標籤。
- 一則「取消實驗針劑護照」謠言,內容摘錄呂丹宜女士的發言,其中包含錯誤科學資訊,訊息以「科學家」、「前副總統呂秀蓮的姪女」增加可信度,並以「實驗針劑」、「強制施打」,製造政府防疫政策侵害人民身體健康的印象,可能造成讀者的恐懼及對政府的不信任。以 IORG《資訊判讀力》第 4 章「訊息可信度評量」判讀這一則謠言,可得到「包含錯誤內容」、「不當訴諸權威」、「引起情緒」3 項標籤。
- 本期週報謠言範例包括多項今年 2022 年 3 月以前的既存謠言,即使多有查核或澄清,仍持續出現在 LINE 封閉群組,甚至產生新的變體。IORG 認為,應是封閉聊天群組和公開社交平台的生態及使用者習慣差異,造成查核或澄清無法有效進入封閉群組,改變讀者觀點。
「Cofacts 真的假的」是台灣第一個強調「資料開放」、「群眾協作」的事實查核平台。資料開放除了對研究者提供非常大的幫助,也提供大眾檢視、再度查核的機會,使成果更能取信於民;而群眾協作,則是讓大眾重新找回資訊判讀能力的關鍵,讓事實查核得以成為一個有機協作的社群。IORG 推薦讀者加入 Cofacts 真的假的 LINE 好友,一起回報可疑訊息,協助事實查核及科學研究。
榮總感染科主任退休 現任雙和醫院~ 劉永慶醫師
現在也兼任台北市衛生局防疫委員 他所提供的資訊
新的防疫觀念,分享給大家~
1. 這一波 omicron 99.64% 無症狀,中重症 0.04%,比流感低很多,不用擔心
2. 快篩開始轉變用途,是做有症狀的再快篩,目的是確認是否是 COVID-19 ,若中重症要積極治療。輕症也沒什麼藥物,兩天就好。
3. 小孩染疫第一天會燒到 39,家長不用驚慌,48 小時會退。
4. 無症狀非必要不用去醫院快篩,維持醫療人員的量能。
5. 染疫可以視為第四劑,產生免疫力。所以部屬花蓮醫院封院,裡面照常運作沒有隔離,一週後就變成醫療人員都有免疫力的最強醫院。
6. 疫情要結束,就是這一波要群體免疫,所以不用驚慌,打滿三劑即便染疫也是無症狀,就獲得免疫。疫苗是防止中重症,而不是獲得真正的完全免疫,這個觀念要清楚。
7. 個人與居家的防疫,只是在保護「沒打滿疫苗的人」,防止擴散太快,是要防止「沒有打疫苗的人中重症爆量癱瘓醫療體系」。
8. 等中央核定,很快會實施無症狀到輕症在家隔離,由基層醫療院所醫生視訊/電話看診,藥師送藥到府(輕症沒藥,是其他疾病若需要)
9. 因此,足跡沒有意義,匡列也是最小範圍(親密接觸者,如一公尺內面對面脫口罩吃飯等)其餘不再匡列不用採檢隔離
請同仁熟悉新的防疫觀念,留意還沒有跟上新觀念的防疫要求,就可以保持正常生活運作。
無症狀-輕症與病毒共存,
中重症醫療照顧清零
群體免疫到達一定比例解封。
黎明前的時刻,更新防疫觀念,迎接新生活。
「新的防疫觀念」謠言內容。資料來源:Cofacts 真的假的。
在這個影片我已經完整呈現我的資歷,在疫苗的議題。我想我不必場場演講都說了
呂丹宜博士 / 美國自然醫療醫師(前副總統呂秀蓮姪女)
新冠疫苗的迷思與真相
1. 強制施打理由:降低感染率、降低重症率、Omicron 疫情嚴峻、Omicron 感染力極強
2. 停止強制施行實驗性製劑的施打,還回我們身體的自主權。
3. 氧化石墨烯,奈米級的刀片對身體的戕害極大,呼籲政府停止催針!
4. 伊維菌素是拿來「治病」的驅蟲藥劑,不是「保健」,請勿亂服藥。
5. 保險沒有醫生證明,如何理賠。
6. 對媒體一言堂的警示,養成批判式的思辨能力,為自己做最好的決定。
7. 口罩效用的迷思。
呼籲政府:
• 取消實驗針劑護照,我們不做白老鼠
• 我們要拿回我們身體的主導權
• 請本著愛護台灣人民的心,取消疫苗護照!
https://bit.ly/355W2RB
「取消實驗針劑護照」謠言內容。資料來源:Cofacts 真的假的。
背景
2022 年 3 月 19 日,台灣單日新增 COVID-19 確診本土案例破百。2022 年 4 月 14 日,新增近千確診案例,28 日,單日新增確診案例首度破萬。隨著本土 COVID-19 疫情升溫,疫情相關的謠言的內容和傳播狀況如何呢?本期週報使用 Cofacts 真的假的 2022 年 3 月 19 日至 5 月 13 日期間回報訊息及查核結果資料,試著回答這些問題。
2022 年 3 月 19 日至 5 月 13 日期間,COVID-19 疫情相關的回報訊息,佔全部回報訊息的 28.90%。
疫情下的三大焦點:疫苗、共存、篩檢
自 2020 年 COVID-19 全球疫情爆發以來,要不要打疫苗、疫苗相關政策,一直都是政治人物、新聞和民眾關注的焦點;今年,台灣本土疫情再度升溫,和病毒「共存」或是維持「清零」政策,成為爭點;在本土疫情下,快篩試劑及 PCR 採檢更成為民眾日常生活切身相關的議題。因此,IORG 選定「疫苗」、「共存」、「篩檢」3 項議題作為研究標的,以 Cofacts 資料觀察相關 LINE 訊息的內容型態及傳播趨勢。
於 2022 年 3 月 19 日至 5 月 13 日期間獲得回報或查詢的 Cofacts 訊息共 23,079 則。以 IORG 訂定的搜尋條件加以篩選,可得 COVID-19 疫情相關 6,509 則回報訊息,參考 Cofacts 社群查核結果,判斷為「謠言或個人意見」有 2,571 則。
同樣是 COVID-19 疫情相關,一則回報訊息可能涉及不同的議題。其中,疫苗相關回報有 2,776 則(佔疫情相關 42.65%),判斷為「謠言或個人意見」有 888 則;共存相關回報有 103 則(佔疫情相關 1.58%),判斷為「謠言或個人意見」有 26 則;篩檢相關回報有 573 則(佔疫情相關 8.80%),判斷為「謠言或個人意見」有 146 則。
謠言或個人意見
在 Cofacts 平台上,同一則回報訊息可能會有來自不同 Cofacts 使用者的相異查核結果,而針對每一項查核結果,其他使用者可以給予「讚」或「倒讚」的評價。因此,IORG 將查核結果編碼,並以其所得的「讚」及「倒讚」加權,藉此計算一則回報訊息的得分,以此判斷該則訊息為「謠言或個人意見」、「不是謠言」、「無法判斷」。
- if 含有錯誤訊息 or 含有個人意見 then f = -1
- else if 含有正確訊息 then f = +1
- else if 不在查證範圍 then f = 0
r = sum ( f * ( num. of likes - num. of dislikes ) )
- if r < 0 then 謠言或個人意見
- else if r > 0 then 不是謠言
- else 無法判斷
COVID-19 疫情相關
訊息內容包含下列任一關鍵詞: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疫苗、防疫、隔離
疫苗相關
COVID-19 疫情相關,且訊息內容包含下列任一關鍵詞:疫苗
共存政策相關
COVID-19 疫情相關,且訊息內容包含下列任一關鍵詞:清零、共存
篩檢相關
COVID-19 疫情相關,且訊息內容包含下列任一關鍵詞:快篩、PCR
COVID-19 相關訊息,4 成為謠言或個人意見
2022 年 3 月 19 日至 5 月 13 日期間 COVID-19 疫情相關的 Cofacts 回報訊息,未查核訊息佔 5 成,「疫苗」、「共存」、「篩檢」3 項議題未查核訊息約佔 6 成。
COVID-19 相關訊息有查核且被判斷為「謠言或個人意見」的訊息佔四成,「疫苗」相關「謠言或個人意見」佔該議題訊息總數 3 成,而「共存」、「篩檢」議題相關「謠言或個人意見」則各佔 2 成 5。
如觀察有查核的訊息,COVID-19 疫情相關且被判斷為「謠言或個人意見」的訊息佔有查核訊息總數的 80.17%,表示獲得 Cofacts 社群查核的 COVID-19 相關訊息之中,超過 8 成的訊息被判斷為「謠言或個人意見」。在疫苗相關回報訊息之中,「謠言或個人意見」佔有查核訊息數量的 86.13%;在共存相關回報訊息之中,「謠言或個人意見」佔有查核訊息數量的 74.29%;在篩檢相關回報訊息之中,「謠言或個人意見」則有查核訊息數量的 73.74%。
有無查核 | 判斷結果 | COVID-19 | 疫苗 | 共存 | 篩檢 |
---|---|---|---|---|---|
有查核 | 謠言或個人意見 | 2,571 39.50% | 888 31.99% | 26 25.24% | 146 25.48% |
有查核 | 不是謠言 | 523 8.04% | 107 3.85% | 6 5.83% | 45 7.85% |
有查核 | 無法判斷 | 113 1.74% | 36 1.30% | 3 2.91% | 7 1.22% |
無查核 | 無 | 3,302 50.73% | 1,745 62.86% | 68 66.02% | 375 65.45% |
加總 | 6,509 100% | 2,776 100% | 103 100% | 573 100% |
COVID-19 疫情、疫苗、共存、篩檢 4 項議題相關訊息有無查核及其判斷結果。單位:則/欄百分比。
新生訊息佔據民眾過半注意力
IORG 將 2022 年 3 月 19 日後第一次回報至 Cofacts 平台的訊息稱為「新生訊息」,在此之前回報的訊息則稱為「既存訊息」,以此觀察民眾在 Cofacts 平台對新生、既存訊息查詢量的變化。
2022 年 3 月 19 日至 5 月 13 日,COVID-19 相關既存訊息查詢量為 504,717,佔查詢總量的 43.98%,新生訊息查詢量則為 642,976,佔 56.02%。Cofacts 平台所統計的查詢總量,超過一半被新生訊息佔據,反應新生訊息已大量出現在台灣資訊環境之中,佔據民眾注意力。
2022 年 3 月 19 日至 5 月 13 日期間 COVID-19 疫情相關 Cofacts 訊息的查詢量,淺色為既存訊息的查詢量,深色為新生訊息的查詢量。
民眾查詢回報訊息,6 成為謠言或個人意見
另外,2022 年 3 月 19 日至 5 月 13 日期間民眾查詢被判斷為「謠言或個人意見」COVID-19 疫情相關訊息的查詢量合計達 715,247,佔 COVID-19 疫情相關訊息總查詢量的 62.32% 。這並不代表民眾平時接收的訊息有 6 成是謠言,但民眾在 Cofacts 平台關注的訊息,有高達 6 成含有錯誤資訊或個人意見,比例仍然相當高。
2022 年 3 月 19 日至 5 月 13 日期間 COVID-19 疫情相關 Cofacts 訊息的查詢量,深色為被判斷為「謠言或個人意見」訊息的查詢量,淺色為其他回報訊息的查詢量。
那麼,到底是哪些謠言,在此次本土疫情期間佔據民眾的注意力呢?IORG 針對 COVID-19 疫情、「疫苗」、「共存」、「篩檢」4 項議題相關訊息「群集」,各自選出查詢量前 3 名的「謠言或個人意見」群集,提出以下觀察。
疫情謠言:虛構補助政策、錯誤科學資訊
COVID-19 疫情相關,最受關注的是虛構政府補助政策的謠言,次 2 則訊息含有錯誤的科學資訊。
查詢量最高的謠言為 covid_495,虛構「勞工補助金」政策,並附帶嘲諷的迷因圖片。這並不是今年的新生謠言,而是既存謠言的變體,早在疫情之初 2020 年 4 月,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就將此訊息判定為錯誤,衛福部也於去年 2021 年 5 月澄清,並警告轉傳假訊息將依法開罰。IORG 也在本期使用的 Cofacts 資料集中找到類似的其他版本,除了發放時間、補助金額有所不同,發放單位更是包括勞動部、司法院、行政院,皆可判定為「包含錯誤內容」。
covid_2761 摘錄呂丹宜女士的發言,其中包含錯誤科學資訊,訊息以「科學家」、「前副總統呂秀蓮的姪女」增加可信度,並以「實驗針劑」、「強制施打」,製造政府防疫政策侵害人民身體健康的印象,可能造成讀者的恐懼及對政府的不信任,可判定為「包含錯誤內容」、「不當訴諸權威」、「引起情緒」。早在 2021 年 12 月 24 日, Cofacts 就已收到同一主題的回報訊息。
covid_130 則宣稱「新的防疫觀念」,根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查核報告,訊息內容並非「劉永慶醫師提供」,可判定為「錯誤來源」。此一訊息亦有多個版本,宣稱來自「醫師」、「局長」、「議會」,根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皆為「錯誤來源」、「不當訴諸權威」。
群集 | 主旨 | 訊息可信度評量 | 最早回報日期 | 查詢量 |
---|---|---|---|---|
covid_495 | 勞工補助金 🔗 |
| 2022-04-10 | 46,565 |
covid_2761 | 取消實驗針劑護照、停止強制施打實驗針劑 🔗 |
| 2022-01-29 | 45,030 |
covid_130 | 新的防疫觀念:染疫視為第四劑疫苗、小孩發燒兩天會退、沒事不用快篩 🔗 |
| 2022-04-15 | 36,422 |
查詢次數最高的 COVID-19 疫情謠言或個人意見。表格所附連結為各群集中查詢量最高的 Cofacts 回報訊息,作為該群集的代表。
疫苗謠言:錯誤科學資訊,可能加深恐懼
疫苗相關謠言,查詢量最高的前 3 名都含有錯誤的科學資訊。
vaccine_667 同 covid_2761,以及 vaccine_78,內容都和疫苗接種直接相關,包含「石墨烯」、「自然免疫」相關的錯誤科學資訊,宣稱接種疫苗者「免疫體不完整」,並錯誤描述多國防疫政策,可能加深民眾對於疫苗的恐懼,對各國防疫政策有錯誤的印象,影響民眾疫苗接種意願,可以判定為「包含錯誤內容」、「引起情緒」。
vaccine_94 同 covid_130,將染疫視為第四劑疫苗,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報告並未查核此所發,可能是訊息原作者的個人意見,且訊息並未提供證據,可判定為「沒有證據」、「不當訴諸權威」。
群集 | 主旨 | 訊息可信度評量 | 最早回報日期 | 查詢量 |
---|---|---|---|---|
vaccine_667 | 取消實驗針劑護照、停止強制施打實驗針劑 🔗 |
| 2022-01-29 | 45,030 |
vaccine_94 | 新的防疫觀念:染疫視為第四劑疫苗、小孩發燒兩天會退、沒事不用快篩 🔗 |
| 2022-04-15 | 36,422 |
vaccine_78 | 沒打疫苗的人勝利了,你們的免疫體是完整的! 🔗 |
| 2022-02-18 | 21,557 |
查詢次數最高的疫苗謠言或個人意見。表格所附連結為各群集中查詢量最高的 Cofacts 回報訊息,作為該群集的代表。
共存謠言:錯誤科學資訊、批判政府圖利
共存相關謠言,查詢量前 3 名皆對「共存」政策持支持或中性立場。
coexist_2 同 covid_130、vaccine_94,以錯誤科學資訊支持「共存」。coexist_46 以「香港台人」「在香港的親身經歷」支持「共存」,可判定為「無法證實的來源」。
coexist_3 則是 Facebook 粉專「黃智賢世界」今年 2022 年 4 月 30 日的貼文,訊息將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醫療器材進口管制解讀為「官方壟斷」,以「賺不夠」、「躺賺」,可能引起讀者對政府、財團既有的不信任,並未提供證據,即指控台灣政府圖利特定廠商,可判定為「沒有證據」、「引起情緒」、「陰謀論」。
群集 | 主旨 | 訊息可信度評量 | 最早回報日期 | 查詢量 |
---|---|---|---|---|
coexist_2 | 新的防疫觀念:染疫視為第四劑疫苗、小孩發燒兩天會退、沒事不用快篩 🔗 |
| 2022-04-15 | 36,422 |
coexist_46 | 香港台人的染疫經驗 🔗 |
| 2022-04-17 | 3,958 |
coexist_3 | 黃智賢:政府阻擋快篩進口、圖利特定廠商 🔗 |
| 2022-05-01 | 2,742 |
查詢次數最高的共存謠言或個人意見。表格所附連結為各群集中查詢量最高的 Cofacts 回報訊息,作為該群集的代表。
篩檢謠言:虛構篩檢政策,可能加深不滿
篩檢相關謠言,查詢量前 3 名皆傳遞錯誤的篩檢相關政策。
rapid_test_64 同 covid_130、vaccine_94、coexist_2,內容誤導民眾對使用快篩的評估。
rapid_test_10 及 rapid_test_26 則虛構不存在的篩檢政策。rapid_test_10 描述的公費篩檢資格和實際政策不符;rapid_test_26 則是誤導民眾可以代領家人的公費快篩。若民眾對政策的認識與實際狀況有落差,在疫情嚴峻、維護親友健康的壓力之下,可能加深民眾不滿情緒。
群集 | 主旨 | 訊息可信度評量 | 最早回報日期 | 查詢量 |
---|---|---|---|---|
rapid_test_64 | 新的防疫觀念:染疫視為第四劑疫苗、小孩發燒兩天會退、沒事不用快篩 🔗 |
| 2022-04-15 | 36,422 |
rapid_test_10 | 簡訊實聯制:只有收到簡訊那位是公費 🔗 |
| 2022-04-14 | 21,373 |
rapid_test_26 | 可以代領家人的公費快篩 🔗 |
| 2022-04-22 | 13,344 |
查詢次數最高的快篩謠言或個人意見。表格所附連結為各群集中查詢量最高的 Cofacts 回報訊息,作為該群集的代表。
IORG 觀點
觀察回報訊息數量、「謠言或個人意見」佔比,「疫苗」都是 2022 年 3 月 19 日至 5 月 13 日期間 COVID-19 疫情之下規模最大的議題。
本期大部份查詢量高,進入各議題前 3 名的謠言都包含錯誤內容,並且常常使用名人姓名或專業頭銜,「不當訴諸權威」增加可信度。「新的防疫觀念」謠言(covid_130、vaccine_94、coexist_2、rapid_test_64)內容有多個版本,使用多項名人姓名或專業頭銜,內容涵蓋議題為本期週報範例之中最廣的一則,同時包含疫苗、共存、篩檢,獲得的可疑標籤、資訊操弄標籤也最多,包括「錯誤來源」、「包含錯誤內容」、「沒有證據」、「不當訴諸權威」,而「取消實驗針劑護照」謠言(covid_2761、vaccine_667)亦有「不當訴諸權威」。
本期各議題查詢量前 3 名的謠言範例多為 2022 年 3 月 19 日以後回報至 Cofacts 的新生謠言,但不能完全排除在此之前已有類似謠言在台灣資訊環境中流傳,例如本期查詢量最多的「勞工補助金」(covid_495)、「新的防疫觀念」(covid_130)、「取消實驗針劑護照」(covid_2761)都是既有謠言的變體。即使已經存在事實查核及各種澄清資訊,仍能觀測到這些謠言的傳播。IORG 認為,應是封閉聊天群組和公開社交平台的生態及使用者習慣差異,造成事實查核或稱澄清無法有效進入封閉群組,改變讀者觀點。本期週報應用 IORG 自行開發並已發表之演算法,指認多項新生謠言,同時確立既有謠言仍在台灣資訊環境中流傳。IORG 將會和公民社會伙伴協力,改良研究方法,和讀者一起深入認識台灣資訊環境。
研究方法
資料時間區間
2022 年 3 月 19 日至 5 月 13 日
查詢量資料擷取時間
2022 年 5 月 19 日
資料來源
- Cofacts 真的假的
- Our World in Data
文本處理
經特定議題搜尋條件篩選後,選定議題相關訊息,以 CkipTagger 斷詞,留下字詞長度大於 2 且皆為漢字的字詞,接續使用 IORG 自行開發並已發表之演算法,結合 HAC 及 KNN 對訊息文本進行集群分析(clustering)(詳見參考資料連結),將相似的訊息歸類在同一個群集(cluster),並給予每一群集獨特之編號標籤(例如 covid_495、vaccine_667),以便識別。
針對 COVID-19 疫情、「疫苗」、「共存」、「篩檢」4 項議題,皆以上述方式做相同處理,
群集查詢量
Cofacts 平台提供每一則回報訊息透過 cofacts.tw 網站瀏覽之累積次數及人數,亦提供透過 Cofacts LINE 機器人查閱之累積次數及人數。將屬於同一群集所有回報訊息的所有瀏覽查閱次數及人數加總,即為該群集的查詢量。
- Wang AW, Lan J, Wang M, Yu C. The Evolution of Rumors on a Closed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 During COVID-19: Algorithm Development and Content Study. JMIR Med Inform 2021;9(11):e30467. Doi: 10.2196/30467
附錄
IORG 資訊操弄心慌週報所使用的台灣新聞媒體報導資料,部分來自 g0v 社群專案 0archive 的「0archive 零時檔案局公開資料集」。
IORG 資訊操弄心慌週報所使用的 Cofacts 資料,由 Cofacts 真的假的工作小組 Cofacts WG 以創用 CC 姓名標示 – 相同方式分享 CC BY-SA 4.0 條款授權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