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中國對台人際滲透

IORG 中國對台影響力作戰研究

4 個滲透目標群體

IORG 選定青年(D.1)、民間信仰(D.2)、村里長(D.3)、台幹(D.4)4 個滲透目標群體,以文獻回顧、深度訪談方法進行研究,摘要如下。

創新、創業漸成主軸,吸引青年

在青年群體,短期、淺碟的交流活動因被認為效益不高,已不是對台青年工作的重點。近期,創新、創業計畫逐漸成為主軸,中國政府推出各種交流活動,設置創業基地,提出針對青年工作條件的惠台政策,吸引年輕人前往中國實習、工作。不過,40 歲以下青年世代的台灣主體性認同較為強烈,對台青年工作的成果仍待評估。(詳見 D.1

宗教、情感、經濟、國族認同 4 因素交互,中國官方對民間信仰著力甚深、成果明確

在民間信仰群體,中國政府長期、積極主導兩岸宗教交流,規模持續擴大。文化大革命後,中國大量佚失的宗教科儀在台灣存留,台灣宗教界人士得以藉此優勢與中國進行連結,以取得經濟或更高的文化利益。透過宗教、情感、經濟、國族認同四種因素的交互影響,民間信仰確實為中國著力甚深,且已有明確成果的滲透目標群體,而各種信仰聯誼人際組織的成立,即為滲透之明確成果。(詳見 D.2

村里長以「提供服務」自我說服、確有促成對中觀感轉變

村里長群體因「服務里民」,對低價旅遊行程有所需求,赴中旅遊的優惠套裝行程因而成為可供操作的施力點。另外,村里長們亦會以「自己只是基層,影響不了大局」自我說服,而由村里長組成的「基層聯盟」,也確實尚且無法看出其作為政黨的政治影響力。多位村里長認為: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多了解中國也沒什麼不好,針對村里長群體的人際滲透,確實能使人放鬆警戒,改變對中國的觀感。(詳見 D.3

中小型、大型台資、中資、外資企業台幹受政治力影響不一,近期回台、外移情況漸明

台幹群體 30 年間跟隨台商腳步前進中國,與台商有著不同的分殊發展。台資企業中,中小型企業的台幹為取得更多在地經濟利益,必須更緊密且靈活地連結當地政府官員,相較之下,大型企業的台幹與中國地方政府僅需維持官式關係,受政治壓力較低,這樣的關係長久以來未有明顯變化。在中國的中資新創企業為了提升全球化形象,會起用台籍幹部,但台幹仍難打入企業核心。而在外資企業工作的台幹則可能因有外資的保護傘,受政治力影響較小。在疫情及政治情勢緊縮的情況下,台商、台幹回流或外移的情況逐漸明顯。(詳見 D.4

6 項觀察

IORG 綜合比較 4 各滲透目標群體間滲透方法異同及其交互影響,提出以下 6 項觀察。

中央政府控制政策方針,地方政府靈活、活動頻繁

中國政府作為對台人際滲透的發動者,不同層級政府單位的角色、行為、強弱有所差異。地方政府對民間信仰(D.2)、中小型台商台幹(D.4)的滲透角色明確,主動積極舉辦交流、解釋法規。中央政府則定調「一代一線」,即「青年一代、基層一線」的政策,主導對青年(D.1)、村里長(D.3)的滲透,大型台商、外資企業(D.4)亦受中央政府政策影響較大。此一分野可能與中國對台滲透工作的發展脈絡有關,民間信仰、台商台幹的兩岸交流管道形成較早,而青年、基層工作的政策性宣示則較晚。

年長者、在中生活者、經濟弱勢者較易受影響;年輕人、在台生活者受影響程度較低

針對青年(D.1)、民間信仰(D.2)及村里長(D.3)的人際滲透,對象多為在台生活的台灣人。根據訪談,受訪者大多認為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並未發現因參與滲透而轉而認同「統一」。有受訪者因香港「反送中」運動或經歷交流時的言論控制,而體認自由民主的重要、開始質疑中國,亦確有部分受訪者因旅遊、交流活動、網路社交,與中國人連結,增進對中國的認識、情感,改變對中國的想法。

身在中國的台幹(D.4)、赴中創業的青年(D.1)有審查自身言論、不願對政治事務積極表態、甚至不願回台投票的情形,以避免被他人探詢政治傾向。以 40 歲劃分,年長、年輕世代對中國的看法有明顯落差。40 歲以上,長年在中國工作、居住、有家庭事實,與中國形成綿密的連結;40 歲以下,不論是否支持民主進步黨,多具有明確台灣主體意識。前往中國,是為了賺錢,多會設定期限,不願長期居留,希望能前往其他國家或返台工作。另外,社會、經濟條件弱勢、在台職場競爭力較低者,較容易受到中國各種經濟誘因影響(D.1)。

基層「雙層結構」有助組織者於接受中國利益時自我說服

宮廟主事者及其信眾、村里長及其村里民,「服務提供者」對「服務接受者」的責任、「服務接受者」對「服務提供者」的期待互相回饋、強化。這樣的「雙層結構」有助於組織者自我說服,接受中國提供的利益。

宮廟、村里,皆為中國政府對台人際滲透政策「基層一線」的對象。對民間信仰的宮廟主事者而言,中國提供的資源能吸引信眾,有助鞏固該宮廟的地方信仰權威。對村里長而言,選民服務需求繁雜,而公務資源有限,在勝選壓力下,中國提供的各類資源常能突破村里長心防。

基層組織交流,由宮廟主事者、村里長──「服務提供者」作為中介,與中國方面協調,使信眾、村里民──「服務接受者」獲得各類利益,如低價旅遊行程。無論服務提供者是否能獲取利益,他們皆可以「這是公共服務,而非圖利個人」為理由,自我說服。

三中」、「一線」目標群體高度重疊,滲透行為多管齊下、交互影響

中國政府過去「三中一青」政策的三中──中小企業、中南部、中低收入,與現今「一代一線」的一線──基層,其指涉對象高度重疊,與 IORG 所研究的民間信仰(D.2)、村里長(D.3)、中小型台商台幹(D.4)3 個目標群體相關。另外,「一青」、「一代」也是重疊的群體,新創企業多為青年,而中國政府所提對中投資或赴中就業的政策,也特別針對青年群體提出「優惠」(D.1)。

針對不同目標群體的人際滲透行為,可能交互影響。例如,針對「三中」、「一線」設計的參訪行程,宮廟就可能作為景點,交流同時,也會參訪宮廟所在的村里,而當地村里長也常是宮廟的重要幹部。在中國,中小型台商的在地經濟利益也與台灣參訪團有關,例如,當地原料、商品進出口、提供落地食宿、交通服務,或經營觀光工廠招待參訪團。這些經濟行為金額不大,但足以讓中小型台商獲取利潤。其中,亦可見中國毫不掩飾的政治意圖,海協會會長曾透過大甲鎮瀾宮牽線,在里長座談表達希望支持「有利兩岸」特定總統候選人(D.1)。

受疫情、美中關係影響,在中者回台意願強烈,在台者交流頻率驟降

根據訪談,受疫情、中美關係影響較大的群體是在中國工作的台幹(D.4)。受控制程度增加、商業利益下降,使在中營運的政治壓力增加、誘因降低,許多台商紛紛尋求回台投資,或赴東南亞等地設廠,台幹則因隔離措施,選擇回台後不再回中國工作,預定赴中工作的台幹亦有延遲出發的情形。

根據台灣防疫政策,中國籍人士僅持有居留證、國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專案許可者可入境,兩岸青年、民間信仰、村里長交流規模急遽縮減,實體交流幾乎停止。例如,原訂 2020 年 3 月舉辦的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即因中國人無法入境,廟方預估減少 3,000 人參加。同時,網路交流重要性提高,例如,無法實體參訪的道教宗教團體即於 2020 年 11 月舉辦了首次線上論壇「第十二屆海峽兩岸道文化論壇」。台商返台、網路交流因疫情加速,目前未見停歇。如何改變中國對台滲透政策,須持續觀察。

海峽論壇」可視為中國對台人際滲透年度成果發表會

根據官方資訊、新聞報導,已舉辦 12 年的年度「海峽論壇」,其主辦及參與之台灣單位從政黨、商業機構、宗教組織、人民團體,不一而足,應可視為中國對台人際滲透的年度成果發表會。如觀察目前 IORG 人際滲透研究 4 個目標群體的單位,可發現屬於青年的「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十大傑出青年協會」,屬於民間信仰的「台灣媽祖聯誼會」、屬於基層的「臺灣鄉鎮市民代表會聯合總會」,另有代表在中台商、台幹的中國單位「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全国台企联)。另外,農、漁業團體、新聞媒體等,亦參與其中。

「海峽論壇」架構分眾,子論壇主題分類包括「青年」、「基層」、「文化」、「經濟」,內容不脫中國主導的各種兩岸交流成果。多方稱為「規模最大的民間交流平台」,但在中國主辦單位由國台辦居首,歷屆出席最高階官員皆為全國政協主席,官方色彩濃厚。台灣方面,2009 至 2019 年間 11 屆中,有 10 屆由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帶領出席,2017 年更由時任主席洪秀柱出席。2020 年,因中國官媒《央視》報導引發爭議,中國國民黨首次缺席。「海峽論壇」影響力的後續變化,值得觀察。

滲透持續發酵,抵抗侵略要靠公民社會

自 1979 年,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對台政策轉為「和平統一」至今,中國對台的人際滲透已進行超過 40 年,方法及內容與時俱進,大致維持「以文化、經濟影響政治」的模式,也就是:

以文化進行召喚,以經濟作為誘因,試圖改變政治認同,進而改變政治行為。

中國對台人際滲透模式。IORG 製圖。

其中,文化、經濟,彼此經常互為因果。以青年群體為例,因台灣、中國文化內容有相近之處,創業青年得以假設中國廣大的內容市場可為其所用(D.1);民間信仰交流時,台灣、中國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對象,其歷史記憶可作為號召,而籌辦交流的過程之中,不論是旅遊行程,或後續廟宇重建工程,皆有經濟利益(D.2);在台商、台幹案例中,因華語作為中國、台灣的互通語言,使不諳其他外語的台灣人赴中工作的門檻較他處為低,因而有機會在中國從事在地業務、小規模進出口貿易,語言互通、文化相近、回台機會較高,使眾多台幹願意赴中工作(D.4)。

在試圖改變政治行為上,2016 總統大選前,海協會會長藉交流活動向台灣村里長表達希望其支持「對兩岸交流有利的候選人」,為具體案例(D.1)。雖然投票結果並未符合中國期待,但此一案例仍可證明中國政府確有改變台灣人政治行為之意圖。另外,赴中工作、久居中國的年輕台幹逐漸認同中國的防疫作為(D.4),過去拒絕赴中的村里長,在去過一次中國後,積極與對岸往來(D.3),也可視為「對中國的想像改變」的具體案例。

解讀此一中國對台人際滲透模式,政治行為是否改變,不應為滲透是否有效之判斷依據,意即,不應以被滲透群體是否投票給中國希望的候選人判斷滲透是否有效。相對的,應注意「終極統一」進程中存在哪些要件,而這些要件是否已逐步落實,例如,文化上認同中國、經濟上依賴中國,最後,不得不在政治選擇上做出中國期待的結果──不費兵刃,併吞台灣。

中國對台滲透的效果正持續發生,而台灣的公民社會也已意識到這此一危機,2013 年開始的反服貿運動即可視為其表徵。在「抗中」浪潮中,台灣的政治力反為社會力所帶領、前行,這也與政治部門為獲取龐大利益以維持影響力,藍、綠都可能與中國保持不同程度的友好關係有關。唯有公民社會持續確實理解中國對台滲透情形,並積極主動防禦,台灣才有可能繼續朝向民主自由、獨立國家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