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繼 2023 年 2 月、2023 年 10 月兩次全國民調後,於 2024 年 11 月 19-30 日再次透過全國民意調查追蹤台灣民眾的媒體使用行為、政治態度、對資訊操弄論述的認同度等。調查內容包括民眾社群媒體使用概況、YouTube 新聞使用概況、對美國、中國的好感度、美國相關論述認同程度、民主支持及數位人權認知。
社交媒體、通訊軟體及影音平台使用
- LINE、YouTube、Facebook 使用率皆超過 70%,YouTube 使用比例超過 Facebook,顯示台灣民眾接觸的資訊轉向影音形式的內容。
- TikTok 使用者年齡層分散,不限於年輕人。
- Threads 使用者集中於年輕族群,20 至 29 歲的族群有 63.6% 的使用者,並隨年齡升高而有下降現象。
- Facebook、YouTube 公共事務訊息傳播「廣度」最高,34.2% 受訪者表示常在兩個平台看見公共事務訊息。
- Threads、TikTok 使用行為仍偏非公共議題導向,或平台上的內容較不被受訪者視為公共事務相關資訊。
YouTube 新聞使用
- YouTube 新聞傳播重要性增加,民眾透過 YouTube 接收新聞的比例從前一年的 39.1% 上升至 2024 年的 46.4%。同時,有 19.8% 的使用者以 YouTube 作為主要新聞接收管道。
- 四成民眾不聚焦特定媒體集團,單一媒體集團收看比例整體較 2023 年下降。
美國、中國好感度
- 美國總統大選後民眾對美國、中國好感度分佈未出現大幅度波動,美國好感度平均 5.77 分,中國好感度平均 3.68 分,與 2023 年調查結果相近。
- 傾美比例仍高於傾中,65% 民眾給美國分數大於中國,21.4% 給兩國分數相同,13.6% 給中國分數大於美國。
- YouTube 各媒體集團觀眾立場與選前分佈相同,三立最傾美反中,旺中最傾中反美。
- 旺中觀眾是唯一對中好感超過美國的媒體,且其觀眾對美好感從台灣選前的 3.53 分上升至選後的 5.3 分,與其他媒體相近,顯示旺中在選前的內容可能使其受眾對美國更負面。
- 無論在國家安全或經濟發展,認為美國對台灣有正面影響的比例均超過六成,高於認為中國對台在國安及經濟有正面影響者的 12.4% 及 42.2%。
- 台灣民眾並未將兩岸的經濟與安全議題視為一體,超過 80% 的人認為中國對台灣的國家安全有負面影響,但有 42.2% 認為中國對台灣的經濟有正面影響。
- 對美國的好感主要來自美國對台灣提供的安全保障,對中國的好感度則更多來自中國提供台灣的經濟利益。中國對台經濟讓利可能提高民眾對中國好感,同時「國防靠美國,經濟靠中國」的說法獲得部分台灣民眾肯定。
疑美論與對國防預算提高的態度
- 對於疑美論的認同程度持續存在高度黨派差異,顯示民眾對於我國政府外交方向的偏好具有高度分歧,在分立政府的政治現實下,將對我國的外交工作形成挑戰。
- 59.1% 民眾認為若美國總統川普要求台灣增加國防預算,也支持政府編列更多國防預算,三大政黨中僅國民黨認同者不支持的比例過半(55.3% 不支持)。
- 相比國防安全研究院的調查,當提及「加稅」時,48.7% 的受訪者贊成加稅提高國防預算(央廣),IORG 調查題目則未提及「加稅」,而是強調美國的角色。顯示民眾在對國防預算的態度上更偏向民生層面考量,當國防預算涉及自身財產權益時則支持增加的比例較低。
- 未來應留意連結國防與民生議題的資訊操弄。當增加國防預算與「加稅」等民生議題一同提及,則支持的比例可能因此下降。過去中共與其協力者曾將軍購、台美關係與台灣民生議題連結進行資訊操弄,待川普就任後,相關可疑論述可能再度出現。DA.42、DA.80、DA.82
因選舉而加劇的政治極化現象,如媒體使用比例、特定媒體受眾的美中好感度、疑美論在 2024 年選後皆有所下降
- 競選期間立場較鮮明的媒體集團(如旺中、三立、TVBS)觀眾比例,2024 年選後均比前一年下降。反之,民眾對於不特定媒體集團的使用比例則更為上升。這可能是因為選舉競爭加劇政治極化(Bassan-Nygate & Weiss, 2022)的現象,在選後影響較小。
- 各政黨支持者的媒體使用比例,選後也更為分散。儘管各政黨支持者仍有特定媒體偏好,如民進黨使用者偏好三立,但國民黨及民眾黨支持者則幾乎不看三立。
- 各政黨對美、中好感度的差距在 2024 年選後皆減少,再度印證政治極化程度在競選期間更高,在非選舉年間則降低。
- 與 2023 年相比,認同「政府親美是在挑釁中國,會引起兩岸戰爭」的比例從 41.2% 下降至 34.7%,可能是因為選舉期間相關競選口號傳播熱度高,同時政治極化程度也更高。
經濟、國安、民主的台灣失敗論:近半民眾對台灣經濟與國家安全前景較悲觀,超過八成對民主發展方面則較有信心
- 台灣資訊環境中的資訊操弄經常存在一種「台灣失敗論」的論述,這類論述透過否定台灣在經濟、安全、民主等各方面發展前景,試圖使讀者對台灣各方面失去信心。DA.82、DA.86
- 調查結果顯示 46.6% 的民眾對台灣的經濟、國家安全前景不具信心,可能具有認同經濟與國家安全方面台灣失敗論論述的傾向。
- 相對經濟與國安前景,民眾對台灣民主發展較具信心,有台灣民主失敗論傾向的比例為 21.7%。
- 「低政治效能感」、「討厭民進黨」、「非台灣人認同」者更可能認同台灣失敗論,如何讓公民相信政府能有效回應訴求、降低對執政黨的厭惡,並且加強公民對台灣主體性的認同,將是能否有效對抗台灣失敗論的關鍵。
民主支持態度
- 56% 民眾同意民主體制總是比其他體制好,44% 接受民主體制以外的選項,相較 2023 年調查變化不大。台灣民眾對民主政體支持度在新政府、新國會的現狀下尚屬穩定。
- 以 0-10 分表示居住在民主國家的重要性,民眾平均為 8.36 分,且超過一半給 9 分以上。
- 台灣民眾對於民主的支持度呈現矛盾的情緒,一方面覺得居住在民主國家非常重要,一方面又有超過四成接受非民主體制。多數民眾或能同意民主優先於威權體制,但在某些情況下,不同程度的專權制度仍會被接受。
數位參與及數位人權:主觀上對自己數位參與能力較無信心的民眾超過半數,不認同網路能讓人參與公共討論、能獲取正確且多元資訊者顯著具有民主失敗論傾向
- 不到半數(42.4%)民眾同意自己有能力透過網路參與討論公共事務。
- 55.4% 的民眾同意當前網路環境能提供參與公共事務討論的管道。
- 約六成民眾不同意從網路能獲取正確且多元的資訊。
- 台灣民眾雖然過半肯定網路環境能提供參與管道,但對於自身數位參與的效能感以及網路環境提供的訊息內容仍較不具信心。在數位人權的保障上,如何提升資訊環境的內容品質,讓每一位公民在數位參與中更具自信,將是政府與各平台需要投入關注的課題。
- 民眾主觀上對於資訊環境的品質與其對台灣民主的信心顯著相關,「不同意網路環境能讓人參與討論」、「不同意網路能獲取正確多元訊息」者,有更高比例具有民主失敗論傾向。顯示資訊環境中數位人權的保障不只是確保了民眾在正確訊息獲取上的權利,更與抵抗資訊操弄,避免可疑訊息破壞我國民主運作顯著相關。
TikTok 使用者:主觀上對自己數位參與能力較有信心、更認同疑美論、對中國好感度顯著較高、更認同中國對台經濟有正面影響、具有台灣經濟失敗論的傾向
- TikTok 使用者在主觀上對於自己透過網路參與公共討論的能力更有信心,也更同意目前的網路環境能讓其參與公共討論。
- 在資訊內容上,TikTok 使用者與非使用者認知則沒有顯著差異,皆有約 60% 不同意網路能取得正確且多元的資訊。
- TikTok 使用者對中國好感度較高,平均給予中國 4.2 分,顯著高於非使用者的 3.4 分。
- TikTok 使用者有更高比例肯定中國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影響。50% 的 TikTok 使用者認為中國對台灣的經濟有正面影響。
- TikTok 使用者認同「政府親美是挑釁中國,會引起戰爭」這一疑美論述的比例較高。而在對提高國防預算的態度上則與非使用者沒有顯著差異。
- 51.9% TikTok 使用者具有台灣經濟失敗論的傾向,比例顯著高於非使用者的 43.6%。
- TikTok 使用者對中國好感度更高,更肯定中國對台經濟的正面影響,同時也較可能受到台灣經濟失敗論的資訊操弄,例如受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好故事」影響而對台灣經濟前景失去信心。
1. 社交媒體、通訊軟體及影音平台使用
1.1 LINE、YouTube、Facebook 為使用率最高的三個平台,比例皆超過 70%,YouTube 使用比例超過 Facebook,顯示民眾接觸的資訊轉向影音形式內容
- 調查分別詢問民眾常不常在 Facebook、LINE、YouTube、Threads、TikTok(抖音) 等 5 個平台看到公共事務相關訊息。若受訪者表示沒有使用該平台,則紀錄為「沒有使用」。
- 調查結果顯示在 5 個平台中,87.6% 的民眾都有使用 LINE,其後依序是 YouTube(78.3%)、Facebook(73.6%)、TikTok(34.8%)、Threads(29.4%)。
- 台灣民眾 YouTube 使用率超過 Facebook,除顯示 YouTube 在台灣資訊環境的重要性,也表示台灣民眾接觸的資訊逐漸轉向更多影音形式內容。
各平台使用比例。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本文各項數據分析皆使用扣除不知道及拒答等無反應選項後的數據,特此說明。
1.2 TikTok 使用者年齡層分散,不限於年輕人,Threads 使用者集中於 20 至 29 歲的年輕族群
- 以年齡層區分可以發現,Facebook、LINE、YouTube 三個平台使用率呈現相同趨勢,使用比例皆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
- 值得注意的是 Threads 與 TikTok,前者使用比例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的趨勢更明顯;後者在各年齡層的使用比率則相對接近。顯示 Threads 目前仍是年輕使用者較多的平台,但 TikTok 使用者則不限於年輕族群。
各年齡層使用 Facebook、LINE、YouTube、Threads、TikTok 的比例。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1.3 Facebook、YouTube 公共事務訊息傳播「廣度」最高,Threads、TikTok 使用行為仍偏非公共議題導向
- 各平台當中,透過 Facebook 與 YouTube 看到公共事務相關訊息的頻率相同,34.2% 的受訪者表示經常或有時在這兩個台上看到相關訊息。
- YouTube 與 Facebook 是 5 個平台中最容易看到時事訊息的平台,且民眾使用率皆超過 70%,可說是公共事務訊息傳播「廣度」最高的兩個平台。換言之,在 5 個線上平台當中,公共事務訊息最可能透過 YouTube 與 Facebook 被傳播出去。
- Threads 與 TikTok 上看到公共事務相關訊息的比例最低,不到一成的受訪者表示常在該平台上看到公共事務訊息,顯示兩個平台使用行為仍偏向非公共議題導向,或平台上的內容較不被受訪者視為公共事務相關資訊。
民眾在 Facebook、LINE、YouTube、Threads、TikTok 看到公共事務訊息的頻率。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2. YouTube 新聞使用
2.1 YouTube 新聞傳播重要性增加,近半民眾透過 YouTube 接收新聞
- 與 IORG 2023 年調查的趨勢相同,電視仍為台灣民眾最常用以獲得政治或公共相關議題的管道。其次則為 YouTube,近五分之一民眾以 YouTube 作為主要的新聞接收管道。
- 若不限於「最常用」的管道,則有 46.4% 的受訪者會在 YouTube 上看新聞,相較 IORG 2023 年調查的 39.1% 顯著增加。
- YouTube 在 2024 年持續作為新聞傳播的重要平台,除了有近半數民眾會使用 YouTube 看新聞之外,如前述有 34.2% 的民眾常在該平台上看到公共事務訊息,顯示無論是主動或被動接收資訊,YouTube 在新聞傳播功能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民眾主要新聞來源。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本文各項分析中所稱「顯著」指經統計檢定後,該分組數據顯著高於或低於其他分組。類別變項比較採用卡方檢定。連續變項比較,當分組僅有兩組時,使用的獨立樣本 t 檢定;三組以上比較時則使用 ANOVA 檢定。檢定方法信心水準皆設定為 95%,特此說明。
2.2 四成 YouTube 使用者不聚焦特定媒體集團,相較於競選期間的極化現象,非選舉年間單一媒體集團收看比例下降
- 40.6% YouTube 使用者表示沒有特別常看單一頻道的新聞,即未聚焦特定媒體集團。其他媒體集團頻道觀看比例合計達 19.1%,但個別集團佔比皆未超過 5%。
- 相較 IORG 2023 年的調查結果,旺中、TVBS、三立集團頻道的觀眾都有所下降,而茂德集團(包含東森新聞、關鍵時刻、東森財經新聞等頻道)與不特定集團觀眾比例則增加,其中不特定集團觀眾比例上升最多。
- 激烈的選舉競爭可能加劇政治極化或同溫層效應(Bassan-Nygate & Weiss, 2022),因此相較於 2023 年選前調查,競選期間立場較鮮明的媒體集團(如旺中、三立、TVBS)觀眾比例較高,到了非選舉年則有所下降。
民眾在 YouTube 上最常看的媒體集團。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2.3 各黨派支持者聚焦 YouTube 單一主流媒體集團的比例較選前下降,各黨派媒體選擇趨於分散
- 茂德集團頻道是國民黨、民眾黨最常看的 YouTube 媒體集團,民進黨使用者則是三立集團。
- 整體來說,各黨派觀看不特定集團的比例都較 IORG 2023 年的調查結果有所上升,顯示在非競選期間,媒體收視的同溫層現象有所減緩。
各政黨 YouTube 使用者常看的媒體集團。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3. 美國、中國好感度
3.1 台灣民眾對美國、中國好感度分佈穩定,傾美比例仍高於傾中,國民黨支持者對中好感仍高於對美好感
- 針對民眾對美國與中國的態度採用情感溫度計(feeling thermometer)的方式,請受訪者以 0 到 10 分的,0 代表非常不喜歡;10 代表非常喜歡來表達受訪者對兩國的態度。
- 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對美國的好感度高於中國,給美國平均 5.77 分,給中國平均 3.68 分。
- 將美國與中國好感度相減,65% 民眾屬於傾美派(給美國的分數大於中國);21.4% 屬於中間派(給兩國的分數相同);13.6% 屬於傾中派(給中國的分數大於美國)。
- 比較 IORG 2023 年 2 月、2023 年 10 月、2024 年調查結果,無論對美中好感度或傾向比例皆無大幅度變化。而 2024 年調查時間為美國大選結束後,顯示在美國總統選舉結束後,台灣民眾對美、中兩大國的態度尚屬穩定,並未因美國領導者即將輪替而出現波動。
- 各政黨支持者對兩國的好感度差距相較台灣總統大選前(2023 年)都減少,印證政治極化程度在競選期間更高(Bassan-Nygate & Weiss, 2022),在非選舉年間則降低。
- 國民黨支持者仍是三個政黨中唯一對中國好感超越對美好感的群體。
民眾與各政黨支持者對美國及中國好感度,其中給美國分數大於中國者歸類為「傾美」,給中國分數大於美國者歸為「傾中」,兩國分數相等者歸為「中間」。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3.2 旺中觀眾是唯一對中好感超過美國的媒體,且其觀眾對美好感從台灣選前的 3.53 分上升至選後的 5.3 分,與其他媒體相近,顯示旺中在選前的內容可能使其受眾對美國更負面。
- 不同媒體集團的新聞報導可能形塑民眾對美、中兩國的觀感。以給兩國的平均分數差值來看,各媒體集團的觀眾從最「傾美」到最「傾中」的排序與 2023 年相同,仍為:三立(最傾美反中)、其他集團、茂德、不特定集團、TVBS、旺中(最傾中反美)。
- 旺中集團的觀眾是唯一對中好感度大於對美的媒體,同時比較台灣選舉期間與非選舉期間,旺中集團觀眾對美的好感度落差最大,從選前的 3.53 分上升至選後的 5.3 分,與其他媒體觀眾相近。這可能顯示台灣選舉期間,旺中集團的新聞內容使其受眾對美國好感更加負面。
YouTube 上各媒體集團觀眾對美中好感度平均分數。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3.3 超過 6 成民眾認為美國在國安及經濟對台灣有正面影響,反之,認為中國對台在國安及經濟有正面影響者僅有 12.4% 及 42.2%;同時,中國對台經濟讓利可能有助提升台灣民眾對中好感,「國防靠美國,經濟靠中國」獲得部分民眾肯定
- 對美國與中國的好感度可能來自民眾對兩國不同層面的評估,為了釐清台灣民眾對兩國的印象與哪些面向的態度相關,本次調查進一步詢問受訪者認為兩國對台灣「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層面是否具有正負面影響。
- 無論在國家安全或經濟發展層面,認為美國對台灣有正面影響的比例皆高於中國。63.4% 民眾認為美國對台灣的國防安全有正面影響,68.8% 認為美國對台灣經濟發展有正面影響。
- 中國對台影響則呈現分歧的結果。83% 的民眾都認為中國對台灣的國家安全有負面影響,且超過一半認為是非常負面的影響。而在經濟發展方面,53% 的民眾認為中國對台灣有負面影響,42.2% 認為有正面影響。
- 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民眾並未將兩岸的經濟與安全議題視為一體,雖然多數都認為中國對台灣的安全具有威脅,但仍有近半數認為中國對台經濟發展有幫助。
美、中兩國對台灣國家安全及經濟發展的影響。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 最後以皮爾森積差相關(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發現,「美國對台安全影響」與對美好感度相關係數最高, 顯示對美國的好感主要來自美國對台灣提供的安全保障。
- 「中國對台經濟影響」與對中好感度相關係數最高,顯示對中國的好感度主要來自中國提供台灣的經濟利益。「中國對台安全影響」的相關係數與經濟影響接近,應是受到少數(13.4%)認為中國對台安全有正面影響的離群值影響。
- 綜合來說,「國防靠美國,經濟靠中國」的說法獲得部分台灣民眾肯定。
相關係數 | 美國 - 台灣國安 | 美國 - 台灣經濟 | 中國 - 台灣國安 | 中國 - 台灣經濟 |
---|---|---|---|---|
美國好感 | 0.57 | 0.41 | -0.26 | -0.24 |
中國好感 | -0.35 | -0.26 | 0.43 | 0.45 |
美、中好感度與對台影響相關係數列表,相關係數為正值表示對台灣影響越正面,則對該國好感度越高。所有相關係數皆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05)。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4. 疑美論與對國防預算提高的態度
4.1 認同「親美會戰爭」的比例在選後下降,各黨派對政府外交方向仍存在高度分歧,在分立政府下將形成挑戰
- 訴諸戰爭的疑美論(靠近美國會引起戰爭、美國把台灣變成戰場)不僅在 2024 年台灣總統大選中成為競選的口號之一(BBC),在選後也持續在美國大選、中共軍演等事件中被傳播 DA.79 DA.85。本次調查因此延續 2023 年調查,詢問受訪者對於「政府親美是在挑釁中國,會引起兩岸戰爭」的認同程度。
- 與 IORG 2023 年調查結果相比,認同「政府親美是在挑釁中國,會引起兩岸戰爭」的比例從 41.2% 下降至 34.7%,可能是因為選舉期間相關競選口號傳播熱度高所致。
- 以政黨認同交叉分析發現,與 2023 年趨勢相同,民進黨支持者對此論述的認同程度最低,民眾黨與國民黨支持者則有過半比例認同此論述。
- 對疑美論的認同程度不僅與對美國的信任有關,也與民眾對台灣政府外交方向的態度有關。對於疑美論的認同程度持續存在高度黨派差異,顯示民眾對於我國政府外交方向的偏好具有高度分歧,在當前分立政府的情況下,將對我國的外交工作形成挑戰。
疑美論認同程度。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4.2 近六成民眾在美國要求下仍支持增加國防預算,連結民生與國防預算的資訊操弄更需留意
- 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熱門議題之一為川普(Donald Trump)的「保護費」說 DA.84。在川普確定當選新任美國總統後,可以預期美方要求台灣增加軍費支出的相關議題應會再度受到關注。
- 本次調查以「如果川普要求台灣增加國防預算,請問您支不支持政府編列更多國防預算?」探詢民眾對於台灣因應美國要求而增加國防預算的態度。
- 調查結果顯示,即使是應美方要求也支持政府編列更多國防預算的受訪者比例為 59.1%,不支持為 40.9%。整體而言即使提及美國的角色,支持增加國防預算的民眾仍偏向多數。
- 相比國防安全研究院 2024 年 10 月的調查,48.7% 的受訪者贊成加稅提高國防預算,45.8% 不贊成(央廣),IORG 本次調查題目未提及「加稅」,而是強調美國的角色。這顯示民眾在增加國防預算的態度上,可能更偏向民生層次的考量,當國防預算涉及自身財產權益時則支持增加的比例較低。
- 32% 國民黨支持者支持政府編列更多國防預算,相較其他黨派支持者顯著較低。民進黨支持者則相對其他黨派顯著更支持政府編列更多國防預算,支持比例達 81.7%。
- 整體而言,雖有近六成民眾即使是在川普要求下,仍支持政府編列更多國防預算。然而此態度仍呈現高度黨派歧異,且當增加國防預算與「加稅」等民生議題一同提及,則支持的比例可能因此下降。
- 過去中共與其協力者就曾將軍購、台美及兩岸關係與台灣民生議題連結進行資訊操弄,待川普就任後,國防連結民生的可疑論述可能再度出現。DA.42、DA.80、DA.82
對川普要求增加國防預算的態度。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5. 經濟、國安、民主的台灣失敗論
5.1 四成民眾不看好台灣經濟、國防安全前景,對民主發展前景則相對樂觀
- 台灣資訊環境中的資訊操弄經常存在一種「台灣失敗論」的論述,這類論述透過否定台灣在經濟、安全、民主等各方面發展前景,試圖使讀者對台灣各方面失去信心。例如宣稱台灣會因為民生物資短缺導致「中共根本不用打」就會戰敗的說法。DA.82
- 為了探索台灣民眾具有「台灣失敗論」態度的比例,本次調查詢問民眾對於台灣在經濟、安全與民主三方面現況與未來發展的評估,並建構出六種類型如下表。其中認為「台灣現在不好,以後也一樣不好」或「現在不好,以後會變更差」的類型 5、6 即定義為具有台灣失敗論的傾向。而類型 3 雖對台灣現況抱持正面看法,但對未來則持否定態度,因此仍可能接受台灣失敗論的說法,屬於潛在失敗論傾向。
- 以下分析所提及具有台灣(經濟、國安、民主)失敗論傾向的數據,皆為類型 3、5、6 總和比例。
現在情況 | 未來情況 | 類型 |
---|---|---|
好 | 變好 | 1 |
一樣 | 2 | |
變差 | 3(潛在台灣失敗論) | |
不好 | 變好 | 4 |
一樣 | 5(台灣失敗論) | |
變差 | 6(台灣失敗論) |
台灣失敗論傾向測量定義。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 調查發現對台灣的經濟與國家安全層面抱有失敗論傾向的比例相同,都是 46.6%。
- 對台灣民主發展抱有失敗論傾向的比例為 21.7%,且多數民眾都認為台灣目前還算民主,未來也不會變化。
- 無論是經濟、國安、民主,各年齡層之間具有失敗論傾向的比例都沒有出現顯著差異,與整體比例接近。
- 整體而言,近半民眾對台灣經濟與國家安全前景較悲觀,但對民主發展方面則相對有自信。
經濟、國家安全、民主面向台灣失敗論傾向比例。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5.2 低政治效能感、討厭民進黨、非台灣人認同者更可能認同台灣失敗論,有效回應民眾訴求、強化台灣主體認同是對抗資訊操弄的關鍵
- 為了進一步理解哪些民眾可能更容易受到台灣失敗論的可疑論述影響,本次調查參考政治學選民研究領域相關理論,以「政治效能感」、「負面黨性」、「身份認同」三種政治態度來看哪些屬性的民眾更具有台灣失敗論的傾向。
- 政治效能感指「公民認為自己有能力影響政治過程的信念」(Weissberg, 1975),調查以詢問受訪者同不同意「政府官員不會在乎我們一般民眾的想法」這樣的說法來測量,回答同意及非常同意的歸類為「低政治效能感」,反之則為「高政治效能感」。
- 負面黨性指「討厭某個政黨的態度」(Abramowitz & Webster, 2016),調查參考莊淑媚、洪永泰(2011),以「請問在民進黨、國民黨和台灣民眾黨這些政黨中,有沒有哪一個政黨的候選人是您絕對不會投給他的?」來測量。
- 身份認同長期在台灣政治發揮重要作用,並且主要表現在「台灣 / 中國」意識的分歧(Wang, 2017)。本次調查以詢問受訪者「請問您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中國人,或者都是?」來測量。
政治態度 | 屬性 | 比例(%) |
---|---|---|
政治效能感 | 高 | 49.1 |
低 | 50.9 | |
負面黨性 | 沒有負面黨性(不討厭任一黨) | 39.0 |
討厭民進黨 | 23.3 | |
討厭國民黨 | 13.9 | |
討厭民眾黨 | 23.8 | |
身份認同 | 台灣人認同 | 61.3 |
中國人認同 | 3.4 | |
雙重認同 | 35.3 |
政治效能感、負面黨性、身份認同三種政治態度的分佈概況。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表。
- 分析結果發現無論是經濟、國安或民主方面,「政治效能感低」、「討厭民進黨」、「非台灣人認同者」都有更高比例具有台灣失敗論傾向,因此這三種共同政治態度可說是台灣失敗論共同的受眾屬性。
- 台灣失敗論相關的資訊操弄形塑讀者對台灣未來發展的負面觀感,同時引導民眾接受符合特定政治利益的說法,例如中共宣稱台灣民生問題可以透過統一解決 DA.42。如何讓公民相信政府回應訴求的能力、降低對執政黨的厭惡,並且加強公民對台灣主體性的認同,將會是能否有效對抗台灣失敗論的關鍵。
台灣失敗論的受眾屬性。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6. 民主支持態度
6.1 對民主的支持度呈現矛盾的情緒,雖認為住在民主國家重要,但民主體制並非唯一選項
- 資訊操弄是否影響台灣民眾的民主支持是重要的研究議題,IORG 的調查因此將民主支持態度列入每年固定追蹤的題項之一。
- 調查結果發現 56% 的民眾同意民主體制總是比其他體制好,44% 則接受民主以外的選項。相比 IORG 2023 年調查結果為 41.3% 民眾接受民主以外選項,整體變化不大。
- 各年齡層之間,對民主體制的支持度並未出現顯著差異;以政黨認同區分,民進黨支持者相較中立、國民黨、民眾黨支持者,對民主體制支持度顯著更高。
- 本次調查另詢問受訪者以 0-10 分表達居住在民主國家的重要性,分數越高代表生或在民主國家越重要。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平均給 8.36 分,超過一半民眾給 9 分以上。
- 綜合以上,台灣民眾對於民主的支持度呈現矛盾的情緒,一方面覺得居住在民主國家非常重要,一方面又有超過四成並不將民主置於絕對優先的地位。多數民眾或能同意民主優先於威權體制,但在某些情況下,不同程度的專權制度仍會被接受。
民主支持態度。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7. 數位人權
7.1 民眾主觀上對自己數位參與能力較無信心,六成不同意網路能獲取正確且多元的資訊
- 除了關注台灣資訊環境中資訊操弄情況之外,透過民意調查的「自我報吿」(self-report)特性,可以了解民眾對於透過數位科技參與公共事務的效能感,在民眾主觀感受上是否獲得足夠的數位人權(digital human right)保障。
- 首先詢問受訪者同不同意「自己有能力透過網路參與討論公共事務」。結果顯示不到半數(42.4%)同意自己有能力透過網路參與討論公共事務。
- 針對網路環境是否能提供參與討論的管道,55.4% 的民眾同意「現在的網路環境能讓您參與討論公共事務」。
- 在內容上,詢問受訪者是否同意「從網路能讓我獲得正確而且多元的資訊」,結果顯示多數(60.6%)民眾並不同意從網路能獲取這樣的資訊。
- 整體而言,台灣民眾雖然過半肯定網路環境能提供參與公共事務討論的管道,但對於自身數位參與的效能感以及網路環境提供的訊息內容仍較不具信心。在數位人權的保障上,如何提升資訊環境的內容品質,讓每一位公民在數位參與中更具自信,將是政府與各平台需要投入關注的課題。
數位參與及數位人權。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7.2 民眾主觀上對於資訊環境的品質與其對台灣民主的信心顯著相關,民眾自認不同意網路環境能讓人參與討論、不同意網路能獲取正確多元訊息者,有更高比例具有民主失敗論傾向
- 進一步分析發現,不同意「網路環境能讓我參與公共討論」及「網路能獲得正確且多元資訊」者,有顯著更高的比例具有台灣民主失敗論的傾向。是否同意自己有能力透過網路參與討論則沒有顯著差異。
- 資訊環境中數位人權的保障並不只是確保了民眾在正確訊息獲取上的權利,更與抵抗資訊操弄,避免可疑訊息破壞我國民主運作顯著相關。提升資訊環境的品質,包含使網路環境更有利公民參與公共討論,並且使民眾得以取得正確且多元的資訊,將有助減少台灣民主失敗論的影響,提升民眾對我國民主的信心。
數位人權認知與台灣民主前景。其中數位參與及數位人權相關題目回答非常同意、同意者歸類為「同意」,回答非常不同意、不同意者歸類為「不同意」。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8. TikTok 使用相關
8.1 TikTok 使用者在主觀上更同意自己有能力透過網路參與討論、更同意網路環境能讓人參與討論
- TikTok 使用者相較非使用者,主觀上對於自己透過網路參與公共討論的能力更有信心,也更同意目前的網路環境能讓其參與公共討論。
- 在資訊內容上,TikTok 使用者與非使用者認知則沒有顯著差異,皆有約 60% 不同意網路能取得正確且多元的資訊。
TikTok 使用與數位人權認知。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8.2 TikTok 使用者對中國好感度更高、更肯定中國對台經濟影響、更認同疑美論,
- TikTok 使用者與非使用者之間,對於美國的好感度沒有顯著差異,但在對中國的好感度上,TikTok 使用者平均給予中國 4.2 分,顯著高於非使用者的 3.4 分。此趨勢與 IORG 2023 年調查結果相同。
- 此外,TikTok 使用者有更高比例肯定中國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影響。半數(50%)的 TikTok 使用者認為中國對台灣的經濟有正面影響,顯著高於非使用者的比例(37.9%)。在美國對台經濟、國防,中國對台國防的影響層面,TikTok 使用者與非使用者態度則未出現顯著差異。
- TikTok 或抖音使用者,對台灣的經濟前景較無信心。51.9% TikTok 使用者具有台灣經濟失敗論的傾向。在台灣國防、民主失敗論方面,是否為 TikTok 使用者則沒有顯著差異。
- 最後在美國相關論述部分,與 IORG 2023 年調查結果相同,TikTok 使用者認同「政府親美是挑釁中國,會引起戰爭」這一疑美論述的比例較高。而在對提高國防預算的態度上則與非使用者沒有顯著差異。
- TikTok 使用者對台灣的經濟發展較無信心,同時對中國好感度更高,也更肯定中國對台的經濟影響。可能代表 TikTok 使用者更容易受到經濟相關資訊論述影響,並且因為當前兩岸官方的經濟交流較為冷淡,因而對台灣經濟前景失去信心。
TikTok 使用者的政治態度。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受訪者輪廓
受訪者生理性別、年齡層、教育程度與戶籍地區。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受訪者政黨認同分佈,以詢問受訪者「請問在民進黨、國民黨和台灣民眾黨這些政黨中,您覺得自己最接近哪一個政黨?」來測量,若受訪者回答都沒有,則追問有沒有偏向泛藍或 泛綠,若仍回答都沒有,則歸類為中立選民。資料來源:IORG 2024 台灣資訊環境調查;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製圖。
調查方法
- 調查母體:戶籍地在全台灣二十縣市(不含金門、連江)且年滿 20 歲之一般民眾。
- 調查單位: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民意及市場調查中心。
- 執行時間:2024 年 11 月 19 日至 11 月 30 日,平假日 18:30 至 21:30;假日 13:00 至 16:00 及 18:30 至 21:30。
- 經費來源: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 抽樣設計:依母體人口比例分配各縣市樣本數,利用住宅電話資料庫,採「尾數末兩碼隨機」方法抽取中選電話號碼。電話接聽後再以戶中抽樣法隨機選取戶中樣本,使每位合格的受訪者皆有公平中選的機會。
- 完成總樣本數 1,129,以 95% 的信心水準估計,最大抽樣誤差不超過正負 2.92%。
- 樣本代表性加權(weighting):由於採隨機抽樣所完成調查的樣本在人口特徵上可能與母體不一致,因此在調查完成後,根據母體資料,針對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與居住地區等變項進行樣本代表性加權。加權方法採「多變項反覆加權法」(raking)進行,加權後樣本與母體在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與居住地區分佈一致。
鳴謝
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劉嘉薇教授、中央研究院社會所林宗弘研究員、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李冠成助理研究員、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民意及市場調查中心皆對這份報告的完成有重大貢獻,特此鳴謝。
資料申請
IORG 歷次民意調查相關資料皆已開放申請,敬請由此前往填寫申請表單。
IORG 歡迎各界伙伴與我們協力改善台灣公共討論,強化台灣資訊環境,如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 data [at] iorg.tw 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