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摘要
- 選後,公投議題在台傳播熱度快速下降,中共官方、官媒熱度短暫上升,維持 1 週後下降。
- 不同公投議題的 Facebook 非原生內容來自中共的比例不同,隨著台灣民眾在 11 月 23 日對公投的關心程度開始提高,來自中共的 Facebook 非原生內容比例逐漸下降。12 月 18 日選後,公投 Facebook 傳播熱度下降,來自中共的 Facebook 非原生內容比例也隨之提高。 IORG 認為,台灣民眾的關心有助於減少中共官方、官媒內容進入台灣資訊空間的比例。
- 過去 IORG 分析公投議題傳播狀況,中共官媒、微博 2 項中國資料來源,雖與台灣資訊空間在討論熱度趨勢上呈現正相關,以相關係數來看,多和 Facebook「連動」程度較高。而 12 月的資料顯示,中共「連動」台灣資訊空間程度提高,並以台灣新聞「連動」程度最高。
- 以 12 月 18 日公投投票日為界,選前、選後比較,中共官方、官媒最常引用的台灣新聞媒體前 3 名均為旺中、聯合、中央社。中共引用台灣新聞媒體的整體比例無太大變化,但在選後,獲中共引用前 3 名的比例都有提高。比較選前、選後,中共引用旺中的比例從 50.91% 提高到 62.37%、引用聯合的比例從 22.86% 提高到 32.88%,顯示中共官方、官媒在公投結束後,更傾向引述符合官方論點的台灣新聞媒體,強化其同溫層。
研究範圍
本報告根據 IORG 資料庫 2021 年 12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間所蒐集約 1,650 萬則即時訊息、社交媒體貼文、新聞報導內容,包括 g0v 0archive 專案約 14.4 萬則台灣新聞開放資料,探討 2021 年公投 4 案相關華語內容的傳播情形。
報告用語 | 符合關鍵詞聯集的搜尋條件 |
---|---|
提及公投 |
|
關於核四 |
|
關於萊豬 |
|
關於公投綁大選 |
|
關於藻礁 |
|
IORG 訂定「提及公投」及 4 項公投議題「關於核四」、「關於萊豬」、「關於公投綁大選」、「關於藻礁」的搜尋條件。IORG 製表。
資料來源 | 總數 | 提及公投 | 核四 | 萊豬 | 公投綁大選 | 藻礁 |
---|---|---|---|---|---|---|
LINE | 1,218,113 | 7,417 | 3,309 | 6,310 | 392 | 1,853 |
9,829,319 | 34,701 | 7,618 | 9,387 | 3,162 | 7,156 | |
台灣新聞 | 144,186 | 11,084 | 2,905 | 3,419 | 1,615 | 2,498 |
中共 | 60,011 | 1,386 | 537 | 801 | 343 | 455 |
微博 | 5,392,856 | 874 | 154 | 293 | 64 | 149 |
總計 | 16,644,485 | 55,462 | 14,523 | 20,210 | 5,576 | 12,111 |
2021 年 12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間各項公投議題在各資料來源的貼文數。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IORG 製表。
台灣公投議題熱度在公投結束後快速下降,中共官方、官媒依然關心
以 IORG 資料庫觀察 12 月 1-31 日間各項議題的傳播熱度來看,除了微博和 Facebook 上的核四討論之外,不論是以台灣受眾為主的 Facebook 、台灣新聞或是 LINE,抑或是中共官方、官媒都是在 12 月 18 日選舉當天對於公投議題的討論熱度達到最高峰。
Facebook、台灣新聞、 LINE 訊息和微博在選後關於公投議題的討論熱度都快速下降,而中共官方、官媒則在 12 月 18 日後進入一個討論熱度的高原期,直到 12 月 23 日才有明顯下降。而此高原期的討論甚至比選前對於台灣公投議題的討論還多。
IORG 認為台灣資訊空間在選後對於公投討論熱度快速下降原因在於選前的宣傳、拉票等文章在選後都銷聲匿跡,整體熱度自然大幅下降。而中共官方、官媒對台灣的關心應有一個基本量,在公投選後台灣尚無其他新議題時,討論熱度便持續停留在對於公投議題的討論。
台灣民眾的關心,有助於減少中共官方、官媒內容傳入台灣
第 17 期週報指出,在 10 月 23 日陳柏惟罷免案後,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皆宣布投入 2021 年公投,而台灣資訊空間對於公投議題的討論中,不論是討論熱度或討論方式都發生很大的轉變,不只是討論熱度增加,討論方式也更多轉為多議題同時討論的形式。其中,中共官方、官媒使用語句進入 Facebook 的現象,也從 10 月 23 日前平均佔 Facebook 非原生內容的 25-30%,一路下降到選舉當日的 10-15%。然而隨著公投選舉結束,台灣資訊空間轉往其他議題的討論時,公投議題中中共官方、官媒語句傳入台灣資訊空間的比例又開始上升。
受限於圖表呈現上,若以每天中共官方、官媒傳入 Facebook 的語句比例計算,可能造成圖表波動增大,不利於判讀,因此呈現上以 4 月 1 日以來平均量呈現,因此在選後看似微幅上升,實際上在 12 月 24 日、 27 日、 28 日中共官方、官媒傳入 Facebook 的語句佔非原生內容在各議題都約為 50%。
IORG 認為從公投議題中,中共官方、官媒內容佔 Facebook 非原生內容在不同時間點的比例來看,台灣民眾的關心是抗衡中共官方、官媒內容在台灣資訊環境流竄的防火牆。不過也要小心,當台灣對公投議題討論熱度下降後,在選後的解讀和分析上,讓中共官方、官媒的資訊有可趁之機。然而,在不同議題間的比較中,較多人關心的萊豬反而中共官方、官媒傳入 Facebook 的訊息越多,IORG 認為中共官方、官媒是否介入特定議題及介入深淺仍然受限於其可對議題的發揮程度影響,但台灣民眾對單一的關注和討論仍可相當程度牽制中共官方、官媒。
IORG 也要提醒,雖然台灣民眾的介入有助於減少中共官方、官媒的訊息傳入 Facebook,但訊息傳入的比例少了,僅能代表受影響的機會變小了,至於是否會受影響、受影響的程度等問題,仍需更進一步的研究進行探討。
2021 年 4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間 Facebook 非原生內容來自中共官方、官媒的比例。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IORG 製表。
12 月,中共「連動」對象自 Facebook 轉為台灣新聞
相較於第 18 期週報分析 2021 年 4 月 1 日到 2021 年 12 月 12 日各資料來源間熱度趨勢相關係數,12 月間,中國、台灣各資料來源之間相關係數皆有提高。中國資料來源包括:中共官方、官媒、微博,台灣資料來源包括:台灣新聞、Facebook、LINE 群組。
IORG 在過去 3 期對於公投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共官方、官媒與台灣資訊空間熱度相關係數,多以與 Facebook 和台灣新聞較為緊密。而過去的數據顯示,中共官方、官媒在討論熱度上更接近 Facebook。然而從 12 月的資料來看,中共官方、官媒除公投綁大選議題外仍然維持熱度與 Facebook 較為密切外,不論公投的整體討論、核四議題、萊豬議題或藻礁議題的熱度都是與台灣新聞熱度界為密切。
2021 年 12 月 1 日至 31 日期間 4 項公投議題內容在 5 項資料來源間的每日貼文比例相關係數。資料來源:IORG 資料庫,IORG 製表。
公投後,中共官方、官媒加強引用旺中、聯合、中央社
中共官方、官媒在 2021 年 12 月,關於公投各議題共有 1,581 則文章,其中有 43.01%(680 則)引用或評論台灣新聞的報導內容。其中,引用比例最高的前 3 名為旺中集團(包含中時、中天、工商時報等)、聯合報系(包含聯合新聞網、經濟日報等)、中央社,其比例分別為 55.88%、27.21%、19.26%。中共官媒引用台灣新聞的排名並無變化,比例亦與第 18 期週報所提供,2020 年 4-12 月中的分析結果相差不大。
以 12 月 1 日到 12 月 18 日作為「選前」,12 月 19 日到 12 月 31 日作為「選後」比較,引用比例前 3 名的媒體並無變化,但有趣的是,中共官方、官媒引用第 1 名的旺中集團的比例從選前 50.91% 提高到選後 62.37%,而聯合報系則從 22.86% 提高到 32.88%,中央社也從 17.92% 提高到 21.02%。
第 18 期週報分析 4 月到 12 月中的資料,發現中共官方、官媒最喜歡引用旺中集團時便提醒「台灣讀者必須了解到旺中的新聞內容符合中共的官方立場。」而從選前選後的資料比對發現,中共官方、官媒在公投結束後,更加強引用符合中共官方論點的台灣新聞(如旺中集團旗下新聞媒體)。此舉可能無助理解台灣 2021 年的公投結果,反而可能加深中共官媒所在的同溫層,或許短期內對其宣傳工作有利,但長遠而言,可能讓中國人民無法了解台灣民眾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