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資訊操弄,改善公共討論,強化民主韌性

2023 台灣資訊環境行動政策建議書

  • 作者 =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 發布 = 2023.2.23 12:00

A. 簡介

A.1 研究目的

  1. 以 2018 年選舉及公投作為起始時間點,了解資訊操弄對台灣選舉、公投、公共討論及整體資訊環境的影響。
  2. 針對防治資訊操弄、改善公共討論、強化台灣資訊環境及民主韌性,對台灣社會各界提出建議。

A.2 研究方法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及美國國際⺠主協會 NDI 合作規劃執行為期 1 年的研究專案,整理 2018 至 2021 年間各次台灣選舉及公投相關研究觀察,以文獻回顧、學者諮詢、焦點團體訪談為 3 項研究方法。

1. 文獻回顧

本次研究回顧國內外跨領域相關學術論文、新聞報導、研究報告,整理各項影響台灣選舉及公投結果的因素,探討各項因素和資訊操弄之間的互動關係。

2. 學者諮詢

本次研究邀集 6 位跨領域學者組成工作小組,不定期將研究成果交付審閱,並透過實體或線上會談蒐集學者意見,修訂研究方向及報告內容。受諮詢學者領域包括資訊工程學、社會學、政治學、新聞學。

3. 焦點團體訪談

本次研究在台灣台北、台中、台南、高雄、花蓮 5 地,共執行 10 次焦點團體訪談及 2 次個別訪談,共 38 位受訪者,其職業別包括跨政黨民意代表、民意代表幕僚、政黨黨務主管、事實查核工作者、新聞媒體工作者、議題團體工作者、地方公民組織工作者、開源社群參與者、大學異議性社團參與者,背景多元,且與公眾討論緊密相關。受訪者的選擇採立意抽樣,訪談為半結構式,設定具目的性的開放性訪談綱要,並依據受訪者的回答內容彈性調整訪談問題。

B. 分析

B.1 資訊操弄案例及影響

文獻回顧指出,施政績效、政黨認同、候選人形象、公共議題、資訊環境 5 項因素會影響台灣民眾的政治選擇,進而影響台灣選舉及公投結果。本次研究進一步透過上述 3 項研究方法,確認 2018 至 2021 年間確實發生多起資訊操弄案例,並判定其內容足以影響部分閱聽人對各項公共事務的認識,其中包括施政績效、政黨認同、候選人形象、公共議題、資訊環境。

綜合上述,資訊操弄會透過 5 項因素間接影響台灣選舉及公投結果。

2018 至 2021 年間,資訊操弄持續存在,影響閱聽人對施政績效、政黨認同、候選人形象、公共議題、資訊環境的認識,進而影響台灣選舉及公投結果。以下簡要條列 2018 至 2021 年間影響 5 項因素部分資訊操弄案例,共 58 項,包括年份、背景、案例內容、評量結果,以及參與案例的部分特殊行為者。

1. 施政績效

年份

背景

案例

評量結果

特殊行為者

資料來源

2018

選舉期間

鳳梨滯銷傾倒水池

  • 變造內容

2018

選舉期間

假農民、漁民分享個人經驗

  • 變造來源
  • 台灣新聞媒體

2018

選舉期間

兩岸關係不佳導致水果價格暴跌

  • 不當因果關係
  • 以偏概全
  • 中共

2018

選舉期間

政府霸凌學童,學校教育強迫練習自慰

  • 包含錯誤內容

2019

補選期間

200 萬噸文旦倒水庫

  • 包含錯誤內容
  • 中天主播王又正

2020

COVID-19 疫情初期

政府禁武漢班機不禁美國班機

  • 錯誤類比
  • 趙少康

2020

索羅門、吉里巴斯與我國斷交

政府外交無能

  • 不當因果關係
  • 台灣新聞媒體

2020

台美軍購

台灣買美國的庫存武器、破銅爛鐵、價格過高

  • 來源不具專業
  • 以偏概全
  • 中共

2021

COVID-19 疫情期間

AZ 疫苗有問題

  • 待科學驗證
  • 中共
  • 匿名粉專

2021

台美軍購

台灣要疫苗不要武器

  • 以偏概全
  • 中共

2021

台灣申請加入 CPTPP 晚於中國

政府怠惰拖延打假球

  • 沒有證據
  • 匿名粉專

2021

公投期間

政府宣傳公投,是違反行政中立

  • 錯誤類比
  • 柯文哲
  • 趙少康
  • 台灣新聞媒體
  • 中共

2021

公投後

明年一定會缺電

  • 沒有證據
  • 郭台銘

2021

COVID-19 疫情期間,北農群聚確診案後

北部全聯都有病毒不要去

  • 包含錯誤內容
  • 網友

2. 政黨認同

年份

背景

案例

評量結果

特殊行為者

資料來源

2018

選舉期間

台灣是鐵幕國家,媒體掩蓋真相

  • 變造內容

2018

選舉期間

民進黨大搞同性戀的事

  • 不當因果關係
  • 周錫偉

2018

不特定場合

綠共

  • 錯誤類比
  • 蔣萬安

2020

選舉期間

陳菊貪污

  • 沒有證據
  • 中國媒體

2020

選舉前

民進黨沒收公投

  • 包含錯誤內容
  • 不當因果關係
  • 聯合報
  • 國民黨
  • 反同團體

2020

選舉期間

民進黨做票

  • 沒有證據

2020

利用總統專機職權走私香菸入境事件

總統府縱容貪污

  • 沒有證據

2020

利用總統專機職權走私香菸入境事件

總統府稱「超買」;新聞媒體稱「定調」

  • 以偏概全

2021

香港蘋果被迫停刊

民進黨關中天、挺香港蘋果雙標

  • 包含錯誤內容
  • 錯誤類比
  • 台灣內容農場
  • 中共

2021

不特定場合

塔綠班

  • 錯誤類比
  • 黃暐瀚
  • 高虹安
  • 朱學恆

2021

不特定場合

綠畜

  • 非人化
  • 黃暐瀚
  • 高虹安
  • 朱學恆

2021

美國總統拜登愛犬離世,蔡英文總統發文哀悼

台灣人不如美國狗

  • 錯誤類比
  • 台灣新聞媒體
  • 中共

2021

公投期間

公投做票

  • 沒有證據

3. 候選人形象

年份

背景

案例

評量結果

特殊行為者

資料來源

2018

選舉期間

大量民生主題社團或粉專轉變主題支持韓國瑜

  • 集團式行為
  • 匿名社團
  • 匿名粉專
  • 受訪者

2018

選舉期間

同婚會使愛滋病傳播,蔡英文創立的公司會得利

  • 陰謀論

2018

選舉期間

票投 A 候選人就是支持 B 政治人物

  • 不當因果關係
  • 過度簡化
  • 國民黨
  • 民進黨

2020

選舉期間

選錯人,未來不知父親是男或女

  • 沒有因果關係
  • 洪秀柱

2020

選舉期間

男人娶男人,女人嫁女人,這是邱議瑩強推同意

  • 以偏概全
  • 王齡嬌

2020

選舉期間

蔡英文貪污腐敗

  • 沒有證據
  • 韓國瑜

2020

選舉期間

蔡英文假論文;假博士

  • 包含錯誤內容
  • 彭文正
  • 統促黨
  • 中共

2020

選舉期間

韓國瑜爬樹、填充樹洞無助登革熱防疫;韓國瑜腦袋有洞

  • 以偏概全
  • 證據不足
  • 徐永明
  • 民進黨議員
  • 台灣新聞媒體

2020

選舉期間

愛河變色,韓國瑜只想選總統,市政擺爛

  • 不當因果關係
  • 台灣基進

2020

選舉期間

韓國瑜和新莊王小姐有私生子

  • 無法證實的內容
  • 台灣新聞媒體
  • 受訪者

2021

罷免期間

黃捷母親在中國賣茶葉

  • 包含錯誤內容
  • 統促黨
  • 中共

4. 公共議題

年份

背景

案例

評量結果

特殊行為者

資料來源

2018

公投期間

同婚滅絕人類

  • 沒有證據
  • 反同團體

2018

公投期間

同婚會使愛滋病傳播

  • 沒有證據
  • 反同團體

2018

公投期間

同婚會讓父母權益受損

  • 沒有因果關係
  • 反同團體

2018

公投期間

投票通知單夾帶公投宣傳小抄

  • 過度簡化
  • 反同團體
  • 苗栗縣地方官員

2018

公投期間

同婚修法會修改稱謂;只能叫雙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會消失

  • 沒有因果關係
  • 反同團體

2020

同性婚姻合法化

絕子絕孫;無法抱孫;斷家族香火

  • 沒有因果關係
  • 反同團體
  • 國民黨特定區域立委候選人

2020

選舉期間

蔡政府金援香港暴民

  • 沒有證據
  • 境外帳號

2021

公投期間

進口萊豬犧牲民眾健康

  • 沒有證據
  • 國民黨

2021

公投期間

反萊豬就是反美豬

  • 錯誤類比
  • 民進黨

5. 資訊環境

年份

背景

案例

評量結果

特殊行為者

資料來源

2018

公投期間

在反核粉專或反核人士臉書群聚留言,重複張貼內容相同的訊息

  • 大量訊息
  • 擁核人士
  • 受訪者

2018

公投期間

投入大量資源透過新聞媒體、社交平台、街頭宣傳、人際關係散播資訊操弄

  • 集團式行為
  • 反同團體
  • 受訪者

2018

公投期間

資助反同團體購買大量電視廣告

  • 境外介入
  • 美國保守派教會
  • 受訪者

2018

選舉期間

韓國瑜獲得高度且重複曝光

  • 大量訊息
  • 台灣新聞媒體
  • 受訪者

2018

選舉期間

提高韓國瑜整體網路聲量

  • 境外介入
  • 受僱帳號
  • 境外帳號
  • 受訪者

2018

不特定場合

資訊操弄跨平台傳播放大

  • 跨平台聚合效應
  • 社交平台
  • 仿新聞網站
  • 台灣媒體
  • 中國媒體
  • 林照真 2022

2020

選舉期間

以僱員經營網路社群,僱用帳號傳播特定內容或互動,包括資訊操弄

  • 集團式行為
  • 受僱帳號
  • 各政黨
  • 各政治行銷公司
  • 受訪者

2020

選舉期間

極化現象加劇

  • 分眾推薦演算法
  • 社交平台
  • 受訪者

2021

公投期間

以大量簡化口號及圖卡動員選民

  • 過度簡化
  • 主要政黨

2021

公投期間

批評民進黨網軍、濫權,協助國民黨公投宣傳

  • 境外介入
  • 中共

2021

公投期間

多個匿名粉專短時間大量分享內容農場文章

  • 集團式分享
  • 匿名粉專

B.2 公共討論面臨的挑戰

1. 資訊環境受少數私有網路平台影響,充斥碎片化資訊,民眾受自我身分或政黨認同影響,依賴意見領袖,且長期缺乏驗證資訊品質及判定可信度的方法,不利發展良性公共討論

台灣資訊環境自由而多元,普及的廣電、網路通訊使資訊得以自由流通,也帶來連結,任何人都能為自己發聲,也更容易找到各種資訊,包括符合自我認同但不盡然可信的資訊。

近年來,民眾在網路上獲得資訊及互動行為高度集中於少數私有網路平台,網路平台以獲利為目標,以個人資料驅動分眾推薦演算法掌控使用者可見的資訊,亦有個人資料濫用的狀況。另外,多數網路平台允許匿名言論,帶來自由,也帶來問題。有受訪者表示,現在主流的網路平台並非為了公共討論而設計,不適合公共討論,既有平台的機制設計也可能會阻礙良性公共討論。

網路資訊環境的蓬勃發展,伴隨而來的是資訊碎片化的現象,簡化的資訊充斥資訊環境。於此同時,民眾受自我身分或政黨認同影響,依賴各種意見領袖、網紅,或各種資格參差不齊的權威,缺乏具公信力的資訊品質驗證機制,亦缺乏可行的資訊可信度判定方法。上述現象,皆不利於良性公共討論的發展。

2. 公共討論漸趨困難,特別是網路平台上公開的公共討論,常見激化、情緒化言論,互動停留在身分認同及立場,而非提出事實、辯論觀點,社會各界對公共討論參與程度降低

近年來,公共討論漸趨困難,其中又以網路平台上公開的公共討論特別困難,多位受訪者都提出這樣的觀察。

網路平台上常見的激化、情緒化言論,是許多人共同的生活經驗。在台灣,涉及政黨或選舉的公共討論容易陷入二元對立,政黨或身分認同往往優先於,甚至取代了實質討論。網路平台鼓勵偏好類似的使用者集結,也造成立場相近的使用者集結,可能放大了這樣的效果。多位受訪者表示,在網路平台上的互動常在確認身分認同、鞏固立場、回應情緒,而非提出事實、辯論觀點。在對立明顯的狀況下,政治人物或議題團體趨於無法避免對公共議題表態,如果其意見和主流意見不同,也更容易被立場相似但較為極端的群眾批評,使相似立場群體內部意見趨於一致且偏向極端。

綜合觀察,社會各界對公共討論參與程度正在降低,態度轉趨保守、冷淡、疲乏。有受訪者提到,民眾參與政治的熱情不如以往,也有受訪者表示,民眾對篇幅較長的資訊正逐漸失去耐心。同志族群及盟友歷經同性婚姻運動頻繁動員,對公共參與呈現疲乏狀態。近年來,對抗性社會運動減少使政治效能感降低,影音娛樂型社交平台普及創造大量替代性資訊,廣納多元資訊的教學內容及學校「不談政治」的習慣,使學生迴避判斷及對公共議題表態,而網路公共討論的日趨困難則讓一些公民組織避免公共議題透過網路公共化,而改採閉門的利害關係人會議。另外,也有民意代表受訪時表示,縣市議會關於市政議題的辯論正在減少,有政治幕僚受訪時則表示,需要考慮選票結構的地方政治人物對公共議題的態度順應政黨中央決策,表態趨向消極,避免直接面對群眾。上述案例,皆使公共討論的參與程度降低,而當公共討論的參與程度降低,涵容程度降低,民主體制的正當性也會隨之降低。

3. 資訊操弄持續存在且維持在高點,資訊操弄不全來自於境外,資訊操弄的型態不只是錯誤內容,更有具操弄特性的傳播行為及環境機制,破壞台灣公共討論的信任基礎

近年來,資訊操弄持續存在於台灣資訊空間,且維持在高點,多位受訪者都提出這樣的觀察,也有來自公民組織的受訪者認為,以往只存在於選舉期間的公共討論負面狀態,已經成為常態,資訊環境中充斥各樣的資訊操弄,包括來自境外及國內的資訊操弄。

2018 年選舉之後,各政黨、政治人物多致力於經營網路社群,以提升人物或政黨傳播熱度及形象為目的,且針對不同群體調整經營策略。有基層政治工作者在受訪時認為,這是受到 2018 年選舉期間特定候選人的宣傳策略啟發。2020 年選舉期間,多位受訪者提及政府各部會大量採用圖卡、迷因,單向宣傳施政績效,使用簡化的資訊、口號,可能包含資訊操弄。

台灣的新聞媒體機構以追求利益為目標,忽略報導的真實、嚴謹、獨立,缺乏查證機制及文化,使資訊環境充斥煽情、聳動、品質低落的內容,多位受訪者提及 2018 選舉期間針對候選人大量且重複的報導,間接影響選舉結果。當特定傳統媒體轉換至網路平台,對其閱聽眾仍保有一定的影響力,而內容同時變得更聳動,更容易出現資訊操弄。地方新聞媒體則存在與地方政府、民意代表、私人企業的共生關係,進一步危害新聞媒體獨立性及其報導可信度。

網路匿名帳號不分政治立場,常散播立場極端的言論。匿名極端言論容易引起關注、加劇對立,對公共討論造成傷害,且無法究責。有的匿名粉專管理員在理解訊息可能包含資訊操弄的狀況下,仍然逕行發布。另外,內容農場刊登來源不明、品質低落的文章,並常態獲得匿名粉專的群聚分享。內容農場及匿名粉專群的固定組合,以集團行為刻意提高特定主題在網路平台上的傳播熱度。

政黨、政治人物、新聞媒體,以及其他內容生產者,常見迎合平台機制、閱聽人族群喜好,調整內容產製及行銷策略,優先考量點閱等使用者互動指標,這樣的行為容易產生資訊操弄。

來自境外的資訊操弄,持續在台灣資訊環境傳播。中共官方機構、官方媒體在台灣選舉及其他重大事件期間散播資訊操弄,強化台灣民主治理、國際民主同盟的負面形象。台灣特定人士或媒體放大中共言論,中共亦放大台灣特定媒體、名人、「島內網民」、匿名粉專、被盜帳號言論,持續擴大同溫層。另外,有受訪者指出 2018 年公投期間由反同團體購買的大量電視廣告,受到美國保守派教會的資助。

資訊操弄的型態多樣,嚴重程度不一,且持續推陳出新。不只是錯誤內容,包括各種有問題的資訊來源、訊息內容、推論過程,以及具操弄特性的傳播行為及環境機制,正在破壞公共討論的信任基礎。

分類

資訊來源

事實內容

推論過程

傳播行為

環境機制

操弄

  • 假造來源
  • 冒充事實查核
  • 包含錯誤內容
  • 變造內容
  • 移花接木
  • 不當字幕
  • Deepfake
  • 沒有證據
  • 證據不足
  • 沒有因果關係
  • 以偏概全
  • 過度簡化
  • 錯誤類比
  • 邏輯錯誤
  • 陰謀論
  • 集團式分享
  • 集團式行為
  • 受僱帳號
  • 受操控帳號
  • 受盜用帳號
  • 機器人
  • 釣魚
  • 個人資料濫用

可疑

  • 沒有提供來源
  • 無法證實來源
  • 匿名來源
  • 錯誤來源
  • 來源不具專業
  • 來源經驗上不可信
  • 島內網民
  • 中共宣傳
  • 無法證實內容
  • 脫離情境
  • 尚待科學驗證
  • 尚待司法調查
  • 不當因果關係
  • 不當訴諸權威
  • 引起恐懼
  • 引起仇恨
  • 引起不信任
  • 引起情緒
  • 好戰
  • 外部治理論
  • 權威論述
  • 舊謠言
  • 大量訊息
  • 群聚發文
  • 威權介入
  • 威權協力
  • 威權發起
  • 中共介入
  • 中共協力
  • 中共發起
  • 中俄協力
  • 跨平台聚合效應

注意

  • 政府宣傳
  • 非人化
  • 取綽號
  • 性別刻板印象
  • 宣稱長期現象
  • 宣稱簡單易懂
  • 宣稱真相
  • 宣稱媒體掩蓋真相
  • 宣稱新法規政策
  • 呼籲轉傳
  • 提供連結
  • 訴諸權威
  • 全程命題
  • 疑美論
  • 疑日論
  • 疑台論
  • 境外介入
  • 分眾推薦演算法
  • 分眾行銷

4. 資訊操弄影響閱聽人對公共事務的認識,妨礙良性公共討論,加劇社會對立、極化,間接影響政治人物及政黨決策、選舉及公投結果

資訊操弄持續在台灣資訊環境傳播,影響閱聽人對公共事務的認識。綜合受訪者意見,資訊操弄的持續存在,確實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包括妨礙可信資訊的傳播、講道理的公共討論、加劇社會對立、加速極化現象。

另外,從受訪者分享的案例可知,國內及境外的資訊操弄皆會影響政治人物及政黨的決策,使其在公眾溝通面臨兩難,在政策制定上偏向單一或極端,無法有效反映支持者的多元意見。

5. 台灣社會各界應對資訊操弄遭遇困難,無法有效防治資訊操弄、改善公共討論

民意調查顯示,多數民眾期待政府主動防治資訊操弄,不過多位受訪者提出,防治資訊操弄,政府相關作為迄今成效有限。同時,有受訪者認為政府管制有侵害言論自由的疑慮,也有受訪者提醒行政裁量容易引起民眾反感,認為政府濫用權力,處罰不符比例,或所為私利或政黨利益。另外,有政治工作者受訪時表示,資訊操弄的立法管制目前並不為立法委員所普遍接受,因此也就沒有進展。

事實查核是防治資訊操弄的基礎工程,相關工作遭遇困難。雖然事實查核的概念已廣為人知,事實查核報告及機構的公信力,仍尚未完全建立。從事事實查核工作的受訪者表示,當代資訊傳播管道、形式多元,造成查核工作成本提高,是事實查核的困境之一。另外,也有受訪者提到,事實查核無法解決所有類型的資訊操弄。

資訊判讀能力是判斷各式訊息可信程度的關鍵,也是參與公共討論的重要技能,卻缺乏學校教育的支持。在現行課綱(俗稱 108 課綱)實施前,相關主題在 6 至 18 歲的國民基本教育之中幾乎不存在,有教育工作者在受訪時舉例,為期 3 年的高中教育,僅有公民 1 科有 1 節課(約 1 小時)關於「媒體」及「公共意見形成」。現行課綱於 2019 年 9 月起實施,至 2022 年 8 月已屆滿 3 年,新課綱規定「媒體及資訊素養」為 9 項核心素養之一,必須融入各領域教學。然而,教育主管機關缺乏檢核機制、學校及教師缺乏動機、有動機的教師缺乏訓練、專業知識,也缺乏和具備專業公民組織的連結,學生以考試優先、預設學校教育和生活脫鉤的心理因素,以及學校「不談政治」的習慣,都造成推動資訊判讀教育的困難。

B.3 強化資訊環境的契機

1. 多數民眾及政府機關對資訊操弄已有防範意識

多位受訪者認為,多數民眾及政府機關對資訊操弄已有所警覺。

對民眾而言,網路謠言長期存在,而 2020 年自中國武漢開始的 COVID-19 疫情期間,各種資訊操弄流傳,關乎健康及生命,讓民眾對資訊操弄更有意識。有受訪者認為,假訊息已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也有受訪者表示,政治人物的簡化口號效果已不如以往,不一定能夠說服選民。

對政府而言,儘管各項作為效果不一,行政院已制定因應準則,提出修法或立法,中央政府各部會及地方政府亦多設有即時資訊澄清服務,皆可解讀為我國政府對資訊操弄的防範意識及制度化作為。

2. 部分政治人物及幕僚已理解自身行為會妨礙公共討論,尚未改變行為模式;有政治人物透過開放政府制度促進公共討論的案例,案例未能延續,亦未見他人仿效

有政治人物於受訪時表示,為了追求曝光,在網路社群經營上必然會迎合使用者偏好,調整內容經營策略,也知道這可能帶來資訊操弄。也有政治幕僚在受訪時分享自己在網路上參與公共討論的經驗,認為對方的政治立場及身分認同的確影響自己是否將其意見納入考量。

有受訪者提及過去參與地方政府青年影子議會的經驗,地方民選首長推動並持續參與開放政府制度,創造參與者對政策表達意見的誘因,進一步促使參與者回到自身社群,帶動公共討論,這樣的案例獲得受訪者的肯定。不過,受訪者也說,在下屆地方首長上任後,這樣的制度即未能延續,後續也沒有觀察到其他類似的案例。

3. 事實查核在部分狀況有助防治資訊操弄,部分狀況則否;烏克蘭記者、香港民主運動者在極端環境下持續傳播基於正確事實的新聞報導及資訊,維繫信任

事實查核可能有助降低資訊操弄在公開平台的傳播。過去案例顯示,事實查核結果發布後,公開平台上相關的資訊操弄數量隨之減少,相反的,經查核為錯誤的資訊,則會在封閉平台上反覆出現。另外,亦有研究指出,在公開平台上,事實查核用以修正有偏差的認知,而封閉平台上,事實查核則會被用於強化既定認知,而無助提升資訊判讀能力。

在台灣,第三方事實查核已行之有年,為多數民眾知曉。有受訪者表示,事實查核報告開始出現在身旁親友在通訊軟體的對話群組,其中又以生活類別的事實查核,最被普遍接受。多個公開社交平台已初步整合事實查核相關機制,在封閉平台上,則必須仰賴第三方工具,使用流程仍多有摩擦。

在台灣以外,面對更大的挑戰,事實查核仍然獲得公民及新聞工作者的實踐。香港民主運動參與者在面臨國家暴力狀況下,堅持傳播正確資訊,避免未經證實的資訊激化情緒。戰爭期間,烏克蘭新聞媒體對於政府官方發佈的訊息仍會仔細求證,因為政府發布的消息若與事實不符,將威脅民眾的生命安全。

4. 實體討論有助良性公共討論,相對可行,有成功案例,仍缺乏空間、資源、方法、能力、誘因、習慣養成

多位受訪者提出,相較於網路公共討論,實體公共討論仍具有可行性,且較有機會成為實質討論。相較於網路,實體公共討論有其優勢。有受訪者認為,面對面的對話,可以看得到人,知道當下提供資訊的人是誰,另外,面對面的對話之中,即使不認同對方的意見,也會比較客氣,降低對立的可能性。有地方公民組織受訪者提及為了高中學生舉辦的公共議題讀書會,也提及地方協力維護社區聚會的據點,都是實體討論有助良性公共討論的實際案例。

多位公民運動者受訪時表示,COVID-19 疫情迫使公民聚會線上化,討論效果大幅降低,因而更加認同實體討論的必要性,也是他們目前工作的重點,地方社區組織者亦認為,推廣地方公共議題必須回歸地方社群及實體空間經營。

不過,實體公共討論也有其挑戰。有受訪者提醒,實體公共討論需要空間和資源,參與者則需要具備方法和能力,這些因素會阻礙對話形成,另外,實體討論也會受到傳染病防治措施的限制。也有受訪者提醒,實體公共討論的參與者常是接受訊息管道相近或政治立場相近的人,而無法接觸立場不同的人。

有公民運動者認為,推動實體公共討論,會帶動地方社區對議題的廣泛討論,促成地方政府制度上的改變,亦即運動本身不一定成功,良性公共討論也能為公民社會留下參與的經驗以及良性的制度變革。

推動實體公共討論,開放空間、培養能力、創造誘因、養成參與習慣是關鍵。關於接觸立場不同的人,有受訪者認為妥善運用公共空間可能有幫助,例如在香港民主運動中頻繁出現的「連儂牆」,就是可以參考的作法。

5. 從教育開始:從資訊判讀教育開始防治資訊操弄、改善公共討論,公民社會行動已有初步成果,教師培力及機構支持仍須持續擴大

多位受訪者提出,提升個人的資訊判讀能力,亦即對各類資訊操弄的識別能力,是防治資訊操弄最重要且根本的方式,而資訊判讀能力可以且必須透過有意識的練習來提升。

現行課綱施行以來,部分教師更有空間在校園拓展公共空間,學生更有動機在校園參與公共討論。有受訪者指出,具備公民意識的年輕高中教師近年的努力,使部分高中學生的公共討論參與程度提高。相對於大學異議性社團的參與轉弱,有公民組織受訪者認為高中生因為學校教育尚未分科,公共參與程度更高,特別是具有地域特性的在地議題,呼應學生的在地連結,能有效連結高中學生。

然而,學校教師在校園內推動資訊判讀相關課程或是實踐公共討論,都需要不同於既有教育專業的專業知識及技能,需要進一步培力,同時,教師也需要學校支持,以克服學校「不談政治」的習慣。

6. 信任是關鍵:維繫信任關係、加強情感溝通、訴求共同經驗、尋找共同利益有助於建立連結、降低對立,以信任關係帶入資訊判讀方法及過程,促進良性公共討論

多位受訪者提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有助於個人表達並理解彼此的想法,是資訊是否會被對方接受的關鍵,也是開啟對話的關鍵。也有受訪者建議,在相異立場之間,訴求共同經驗、尋找共同利益,有助於降低緊張、減少對立升高的機會。先尋找共識,再嘗試釐清分歧,良性公共討論較可能發生。

有受訪者提及,在倡議香港民主議題時,有公民組織會先以香港電影、茶餐廳等流行文化來引起閱聽人的興趣,再從流行文化連結社會現況,進而帶入公共議題,而這樣的做法已看到初步成效,因此建議各類公共議題工作者可以透過實際情境連結議題和閱聽人的生活經驗,觸發思考及對話。

也有受訪者提醒,生活中基於信任關係促成的對話、群體共識,不一定都是基於可信的資訊,同時,多位受訪者皆有提及在親友對話間帶入事實查核曾遇到阻礙。因此,以信任關係為基礎,在對話中帶入資訊判讀的方法及過程(而非直接帶入事實查核的結果),可能可以更有效的促進良性公共討論。

R. 行動政策建議

防治資訊操弄、改善公共討論、強化資訊環境 3 項目標,需要台灣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協力強化台灣民主韌性。根據分析結果及利害關係人回饋意見,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對台灣社會 9 項不同角色提出以下行動政策建議。

9 項台灣社會角色

  • 政府
  • 政黨
  • 政治人物
  • 新聞媒體
  • 社交平台
  • 研究機構
  • 學校及教育權責機構
  • 教育工作者
  • 公民個人

R.1 防治資訊操弄

  1. 政府應積極澄清涉及政策的錯誤訊息
  2. 政府管制資訊操弄,應符合憲法正當法律程序之要求,基於違法及違規內容或行為明確要件定義,以嚴重及緊急程度分層管制
  3. 政府應主動定期揭露管制資訊操弄的實際處分行為,並提供救濟機制
  4. 政黨、政治人物、新聞媒體、社交平台應降低傳播簡化資訊、拒絕放大極端言論
  5. 社交平台應停止個人資料濫用
  6. 社交平台限制使用者帳號或內容,事後應主動揭露,並提供救濟機制
  7. 研究機構應持續揭露資訊操弄科學證據
  8. 學校及教育權責機構應支持教育工作者,推動防治資訊操弄相關各項活動及課程
  9. 教育工作者應積極尋求專業經驗公民組織合作,推動事實查核、資訊可信度評量教育
  10. 社會各界應協力建構開放平台,追蹤觀察政治人物言論及新聞媒體報導內容
  11. 社會各界應支持具備專業能力及實務經驗的公民組織,協力推動分眾強化資訊判讀能力
  12. 公民個人應練習訊息可信度評量:拆解訊息,查證事實,衡量觀點,有意識練習從判定真假到判定可信,培養個人資訊判讀能力,減少資訊操弄對個人及整體社會影響
  13. 公民個人應清楚認知到匿名資訊來源無法驗證、無法課責,應謹慎面對
  14. 公民個人應降低依賴意見領袖、降低傳播匿名資訊、簡化資訊、拒絕放大極端言論

R.2 改善公共討論

  1. 政府、政黨及政治人物發布澄清資訊或從事宣傳,應以促進公共討論為首要目標,兼顧資訊易讀性及脈絡完整性
  2. 政府應擴大公民參與政治的各項開放政府機制,創造公民對政策及治理表達意見的動機,促成公共討論在不同群體內發生
  3. 政黨及政治人物應積極尋求具專業能力及實務經驗的公民組織合作,創造實體對話的機會
  4. 政治人物與民眾互動時,應主動創造練習面對不同意見的機會,練習改善公共討論
  5. 新聞媒體應落實內部事實查核,強化調查新聞,生產更多可信資訊,促進良性公共討論
  6. 社交平台應加強與平台使用者的雙向溝通,協力調整平台機制,傳播可信資訊,促進良性公共討論
  7. 研究機構應持續推進公共討論相關研究,普及科學研究成果,主動和公民組織及社會大眾展開交流對話
  8. 學校及教育權責機構應支持教育工作者,創造練習公共討論的場合,在校園內形成公共空間,改變「不談政治」的習慣
  9. 教育權責機構應於師資培訓加入資訊判讀能力、個人資料保護相關基礎知識及應用課程設計及實作方法
  10. 教育工作者應主動創造練習面對不同意見的機會,提供學生公民參與練習空間,同時注意師生權力位階關係
  11. 社會各界應維護校園、社區及其他實體空間,聚集資源及群眾,以開放協作培力更積極的公民社群,共同練習,促進良性公共討論
  12. 社會各界應協力形成資訊操弄議題共識、具公信力的資訊品質驗證機制、可行的資訊判讀方法
  13. 社會各界應協力研議開發替代性公共討論網路平台
  14. 公民個人應接受不同意見是民主社會常態,不消滅意見與自己不同的人
  15. 公民個人應以可驗證的來源、正確的事實、合理的推論為可信資訊,並以可信資訊為基礎積極參與公共討論
  16. 公民個人面對不同立場者,應尋找共同生活經驗、共同興趣、共同利益、共同認同,降低緊張關係,減緩極化趨勢,改善公共討論品質
  17. 公民個人應加強親友間情感溝通,維繫信任
  18. 公民個人應要求政府、學者、專家、其他機構及意見領袖提供充分證據及合理推論以支持其觀點

R.3 強化資訊環境

  1. 政府應確保資訊環境治理立法過程運用或改善現有機制並落實公民參與
  2. 政府應加強並擴大政府開放資料及各項開放政府措施
  3. 政府應針對外國對我國實體、網路、認知空間的侵略行為提供更多可信的公開資訊
  4. 政黨應建立內部機制,應對極端意見及極端支持者
  5. 政黨及政治人物應以實體空間及其他資源長期穩定支持多元涵容的公共討論
  6. 新聞媒體、社交平台應建立公私協力、多方參與、具約束力的協同自律機制,包括公眾課責機制,落實開放透明
  7. 新聞媒體、社交平台應積極尋求研究機構、查核組織及社群合作,加強並公開對平台生態的事實理解,重建公信力
  8. 社交平台應強化個人資料保護
  9. 研究機構應持續強化科學研究能量,推進資訊環境相關研究,深化並公開對當代資訊環境及各角色間交互作用的事實理解
  10. 研究機構應維持研究工作獨立性,多元化研究經費及資源來源
  11. 研究機構應積極尋求社會各界協力,發展開放框架,推進嚴謹的跨領域研究工作
  12. 研究機構應積極貢獻科學素養教育,協力推動以可信研究為基礎的公民運動
  13. 學校及教育權責機構應打造友善環境、提供充足資源,支持教育工作者推動資訊環境相關活動及課程,並適時適度推動制度化,以利永續發展
  14. 教育工作者應使用科學研究及可信資訊製作教材或教案,推動資訊環境教育、數位公民教育
  15. 教育工作者應推動情緒察覺、同理、思辨、表達、對話的活動及課程
  16. 社會各界應將具備資訊判讀能力視為入學、求職、社交有利條件,創造獲得、判讀、傳播可信資訊的多元誘因
  17. 公民個人應基於科學研究及其他可信資訊增進對資訊環境的理解,包括具操弄特性的傳播行為及環境機制
  18. 公民個人應注意自己所支持的政黨是否被極端意見綁架
  19. 公民個人應關注隱私,進而加強保護個人資料,並要求社交平台加強保護使用者資料
  20. 公民個人應協力維護社區內的公共討論實體空間的存續及開放(榕樹下)(連儂牆)

結語

經過文獻回顧、學者諮詢、焦點團體訪談,本次研究得以確立資訊操弄的負面影響,包括

  1. 改變公眾對公共議題的認識、妨礙良性公共討論
  2. 加劇社會對立、極化、破壞信任
  3. 操弄政治人物及政黨決策
  4. 操弄選舉及公投結果

本次研究進一步列出資訊操弄間接影響台灣選舉及公投結果的 5 項因素、台灣公共討論面臨的 5 項挑戰、強化台灣資訊環境的 6 項契機。最後,針對防治資訊操弄、改善公共討論、強化資訊環境 3 項目標,本次研究對 9 項台灣社會角色共提出 52 項行動政策建議,供各界參考。

自 2018 年起,資訊操弄相關議題受到台灣各界廣泛關注,不過,社會各界對資訊操弄的認識仍有落差,對資訊操弄存在較有共識,而對其造成什麼危害,以及如何應對,仍缺乏共識。認為資訊操弄非常嚴重的民眾,可能會認為政府管制及民間行動速度及力道不足,因而支持或要求更高強度的各項措施,而認為資訊操弄並不嚴重的民眾,則同時可能會認為政府管制及民間行動缺乏其急迫性、必要性,因而進一步質疑其動機。

在台灣,資訊操弄涉及言論自由、國際關係,也連結政黨及身分認同,作為一項公共議題,其公共討論也同樣面對前述各項挑戰。關於防治資訊操弄,相關公共討論容易陷入立場表態,亦即支持某些行動即為特定政黨傾向或政治立場,妨礙實質討論。另外,「網軍」、「資訊戰」、「認知作戰」定義模糊,公眾人物發言常缺乏證據或嚴謹的研究支持,相關詞彙遭到濫用,用於攻擊不同意見者,造成更多對立,對相關領域的公信力造成傷害,弱化民主韌性。

民主國家的權力來自公民,知情的公民就是民主韌性的核心。公民參與政治,是民主的強項,而非弱點,越來越多人基於可信的資訊參與公共討論,透過多元管道形塑公共政策,政治效能感提升,心理擁有感提升,民主韌性進而得以獲得強化。資訊時代,資訊近用性大幅提高,也意味著資訊操弄可以直接影響全體國民的日常生活,全體國民都是利害關係人。因此,面對資訊操弄這項公共議題,公民基於可信資訊辨認有問題的言論、行為、機制,並透過公民參與機制凝聚社區共識及新的社會規範,是民主社會自我修復的重要過程。而於此由下而上的過程中,機構理應提供可信資訊,促成公民參與,協助共識形成。台灣面對內外挑戰,唯有以強化民主韌性為粗略共識,社會各界持續連結協作,發揮強大的公民社會力量,才能在民主道路上持續前進。

鳴謝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感謝下列學者及其他不具名的研究者,為這份行動政策建議書提供寶貴的意見。

  • 王宏恩
  • 王銘宏
  • 林宗弘
  • 賴俊鳴
  • 劉嘉薇

感謝名單按姓名筆畫排列